华丽的演出难掩出版业的弱势

华丽的演出难掩出版业的弱势

一、华丽表演难掩出版业虚弱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杜梦驰[1](2021)在《约翰·巴罗的中国观:对清代中国的观察与想象》文中指出

汪琬琦[2](2020)在《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作家以绝对的人数优势和庞大的创作数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创作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困境。但目前学界对地方作家的研究并不充分,从研究对象上看,对知名作家个案的研究多,对地方作家群体的研究少。从研究内容上看,单一的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多,地方作家的特征和困境研究少。即便是研究了地方作家存在的问题,也是描述现象多,揭示实质少。为此,笔者深入中部城市临淮,通过个案研究、实地研究、文本研究三种研究方法,筛选并建立了9个作家个案,从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产链条、作家生存状态三个维度对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进行描述分析。最后发现,临淮作协的许多功能濒临瘫痪,本该扶持作家发展的作协体制却成了临淮作家结构性压力的来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扩大经费来源、细化会员管理、开放资源系统、强化服务职能四个建议。

梁恋[3](2020)在《论叶广芩小说中的市井人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广芩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执着于描写市井生活、市井人物的作家之一。北京东城的市井人物是叶广芩市井书写的核心,在其创作生涯占据重要地位。叶广芩小说中的市井人物依据职业与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务实者与闲散者为代表的没落旗人,敢于担当的务实者主动走出家门,凭借辛勤的劳作肩负起家庭重担,而闲散者则忽视生活现状,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享乐与圆满;另一类是由手艺人和畸零人构成的市井小人物,其中,技艺高超的传统手艺人在命运的浮沉中坚守底线,凭借精湛的手艺谋求生存,而出宫的太监和受辱的伶人等特定时期的畸零人,时代变迁和个人残缺的性格因素导致了他们肉身沉重、精神困顿的生存境遇。叶广芩以温润的笔触描绘这些市井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信念,将其纳入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维度进行反思。叶广芩在小说中采用艺术化的表现方式来刻画市井人物。叶广芩在小说中融入与人物个性相符的诗词、戏曲、建筑等传统文化元素,借诗词意蕴渲染人物恬淡自守的个性特点,用戏曲来暗示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和悲剧性的命运走向,还将市井人物的生活史与城市的古建筑史勾连起来,找到人物与建筑之间的感情牵绊,通过建筑展现人物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叶广芩的小说通常以第一人称双重视角展开叙述,将理智旁观的成人视角与活泼自在的儿童视角结合起来,以成人带有反思性质的眼光追忆旗人家族中的传奇人物,以儿童的纯真口吻讲述胡同里市井平民的日常生活;小说还融合了传奇化与日常化的情节,一方面聚焦局部,将传奇人物人生中的经典事件和场景以片段化的呈现方式展现,另一方面关注整体,把市井平民的一生以平中见奇的方式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叶广芩小说中的市井人物有着独特的意义。叶广芩在创作上不断地向前辈作家靠拢,展现出满族作家和北京市井书写内在的传承性,对满族作家与市井小说创作既有批判性的反思,也有拓展补充。叶广芩关注南营房、游艺市场、平民胡同群落等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市井环境,在小说中张扬生命力旺盛、充满烟火气市井文化。叶广芩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市井人物的思想变化,审视父子(女)、兄弟及婚恋等人际关系疏远引发的矛盾冲突,关注北京的胡同人家与四合院生活所隐射的伦理失范和义利失衡等问题。叶广芩在市井人物时不断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快节奏的当下生活与慢节奏的心理渴求的矛盾,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场所与迁居之后生活上的隔阂感,在关注北京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抒发对古朴大气的市井北京的追忆。

蒋启航[4](2020)在《亦舒小说中的女性身份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杂着现实、人性的舒式言情,以“中间文学”(1)的姿态几度风靡。作为一类代女性言的文学创作,亦舒的站位与同视域大陆及香港的作品有着迥然的差异。相较于大陆温和改良的折中表述、激进放旷的“私语”细描,亦舒作品鲜有主体空白的“无穷思爱”和身体策源的暴露剖白。与此同时,抽离于宏大的香港意识,亦舒作品也不同于政论满天飞、凄苦弱女的暴戾表达,反而以清淡的笔调着写都市女子的哀叹和欢愉。亦舒着述风格显着,在文字更在意图。在女性主义和后现代摧枯拉朽解构万物的文化浸润下,女性的既定本质被消解的同时,也缺失了一以贯之的身份依靠。“女性”衍化成一个纷争的场域,众人竞相企图为其重构一个普遍的真理。亦舒则用建构和解构“规训”的探问方式临摹众相,以袒露其自出机杼的反思心迹:她觉察到女性集体极具“养成”意味的不利的历史身份,但她也尊重每一位个体的特殊处境。她无意构筑一个无差别的身份归宿,因她看到女性群体对自我不能认同亦不能拒斥的焦虑。于是,她同波伏瓦巧妙暗合,不以“幸福”为标尺去衡量个人的选择和境遇,而是用超越性的自由和独立去勉励女性在变化当中找寻真实的自己。

丁燕燕[5](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指出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吉俊虎[6](2019)在《刘恒影视文学研究》文中提出百余年来的电影史实说明,文学是“电影的素材基地”,中国电影一直与文学保持着亲密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前期,我国影坛出现一次艺术高峰,电影导演“第五代”崛起,确立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形象,为电影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这批作品中,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恒的身影。之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迎来了新时期的第二个高峰,如在“新写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从现实真实状态中发掘人的生存状态,用更贴近生活的笔法呈现现实的作品,其中也有刘恒的身影。不论从投身影视创作的时长、创作作品的数量,还是从其艺术成就、商业口碑等角度看,刘恒都堪为一典型代表。他的创作实践及作品值得深入研究。文乃言之载体,言为心声,刘恒的内在品格和创作理念是支撑他影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他性格谦和温厚,人生阅历丰富,文学修养厚重,又能坚守社会使命感进行创作,将文字融汇进生命,不断在剧本创作中表达深刻的思考。首先,他认为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一样的性质,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哪一种方式都是有意义的。其次,他能正确理解影视艺术创作的综合性,影视文学仅是要素之一,所以应在这一环节中追寻意义。第三,刘恒对投拍后适当改动剧本表示理解,但出于对作品的责任感,不会放任他人修改,而是在“妥协”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另外,他对改编、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等问题都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刘恒是在内、外因合力作用下走上影视文学创作之路的,文革结束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思潮,给中国文学和电影创作带来了又一个“蜜月期”是外因;刘恒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作为新写实小说创作主将,在故事的构思、主题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及语言的驾驭方面的优势是内因。刘恒影视实践早期,主要是对自创小说的改编,之后,他将改编的笔端转移到对他人小说的改编上,扩大了改编对象的选择范围,在影视文学质量与数量方面有了突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改编理念与创作原则,进而进入了直接创作影视文学阶段。角色意识确立,创作日趋成熟。刘恒影视文学的主题内涵丰富,主要有:直面“食”“色”本性;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命运结局等呈现的宿命观;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身上,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对战争与人性之间关系的阐释,战争是冷酷无情的暴力手段,而人性是柔软的温情寓所,战争最终以它的残酷打败温情、泯灭人性了吗?刘恒在作品中给出了他的思考;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云水谣》《集结号》等集中体现了新主旋律的特点。他的创作始终跟随时代,且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文学细腻地感受关照着人的改变,描述出在外在环境的冲击下,信仰、勇气、毅力、真诚、美好等珍贵品格的价值所在。刘恒把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放在首位。他的作品总的主旨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揭示生存的本相,以此探寻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一探讨自然离不开“人与生活”的纠葛故事。总体来看,刘恒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和挣扎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英雄主义男性、各色次要人物、及人物群像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审美况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关于英雄人物的定位,刘恒向来坚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人物更接地气,能够真实地触动大众,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刘恒影视文学情节结构丰富多样,多见的是戏剧式情节,这是对我国叙事传统与民族性的坚持。此类情节采用渐入式的开端,在镜头缓缓的移动中,拉开故事的序幕,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也不急于揭示,而是在对话中逐渐清晰起来,让观众随着眼前生活图卷的展开,渐渐走入剧中人物的情境中。矛盾冲突与结构方面,多样而复杂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多重人物关系相互连结,使剧情朝着看似合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方向发展刘恒的影视文学“不甘平凡”,情节的安排在震慑人的情感传达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刘恒将自己的小说作品影视化,台词口语化与方言使用是最突出的变化,他刻意通过“蒙太奇思维”手法,将电影化的想象意识投射到文字中,特别是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将主客观、幻觉与现实进行交叉表现,将人物的意识通过潜意识里思绪的无序切换,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转换成视觉呈现。刘恒常常通过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控制节奏,在情感发展大趋势的牵引下使局势有张有弛,调控着剧情的节奏。在表达人物内心时,常以“通感”的艺术手段来使抽象的情感外化。刘恒试图借鉴“色彩视像化”手段,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的营造,选择合适的意象,调节自身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借象征内涵丰富情节意蕴。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着力最多的人物塑造方面,他的影视文学常常从平民视角展开叙事,关注小人物、“多余”人,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多面向呈现,描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揭示精神方面的困境。使刘恒的影视作品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层次。其次,他的影视作品以零度视角审视故事情节,隐没宏大的时代背景等体现出新写实主义的风格,第三,为调适审美大众化需求,刘恒影视作品内容方面符合大众审美心理,乡音的使用、简单有力的对话个性化对白凸显人物,另外在戏剧性叙事、平民色彩方面都聚力于大众化传达。总之,刘恒对电影市场的认知与众不同,他从不把自己拘囿于作家“套子”,总是灵敏地审度时势,市场潮流的需要、大众审美的趋向,都在刘恒创作的考虑因素中。他像水一样自如地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照着社会的变化,用一如既往真挚的笔锋、变化多端的题材来反映时代和处于时代中的人群。刘恒的创作经历值得总结,他在文学性、故事戏、电影性、思想性方面的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媛[7](2019)在《德语游记写作中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形象学研究》文中提出1898年3月6日,德国与中国签署《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所在周边范围551km2的土地以99年的期限被租借给德国,并且以租界区为中心辐射周围山东中立区域,以便能够进行军事化管理。在德皇威廉二世扩张海外殖民强权的要求之下,将青岛打造成为当时的“模范殖民地”成为德国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所有可能的思想模式、实验计划都被投射在了这块打上“德意志”标签的土地上,“模范殖民地”仿佛成为了托马斯·莫里斯(Thomas Morus)的“乌托邦”理念模型一般。然而随着殖民地的建设与发展,预期目标与现实境况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落差,德国国内对于殖民地青岛的去留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时至1914年,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的唯一战场,德日交战德军战败,日军占领青岛。在德国为期十七年的殖民时间里,记者、哲学家、地理学家、外交官及其夫人等德国社会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来到青岛这座中德文化碰撞激烈的海港城市进行探访。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正是他们作为历史见证者所留下的珍贵的游记作品,知识分子的游记的具有主题多元化、内容涵盖面丰富,包含较少刻板印象等特征,能够辐射“自我”与“他者”社会的不同层面。它们一方面反映了游记作家对中国、青岛的印象与感知,另一方面亦记录了若干历史史实,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和中外关系史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史料。本论文以“形象学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论,同时借助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主要分析所选的真实与虚构交织下的德语游记文本中所呈现的多样化青岛“模范殖民地”形象构建。不同身份的旅行者分别带着何种兴趣、期望与观察视角来到青岛,他们所期待的“模范殖民地”与现实观察之间存在怎样的落差,上述与个人及时代意识形态相勾连的要素,如何呈现在游记文本创作之中,如何实现落差心理的调节,需要通过“认知不协调理论”进行分析。应阐释的问题还包括旅行者眼中的青岛“模范殖民地”形象是如何构建在游记文本中的,对自身预期进行了怎样的改良与重构,以及背后的根源何在。并最终解答作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通过青岛旅行经历,在“自我”与“他者”文化碰撞之下对自我身份与文化进行质疑与反思等问题。异者并非本身相异,而是取决于各个观察者,解读与阐析对他者(殖民地青岛)的感知与“模范殖民地”青岛原本预期之间的落差、困惑与矛盾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论文除绪论与结束语之外共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介绍了青岛作为德属租借地的建设与发展始末,同时提出需要阐析的问题、列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状综述,并确立分析文本需用的理论与方法。第一、二部分分别分析了两位在德国殖民时期来到青岛的着名知识分子阿尔方斯·帕凯与赫尔曼·冯·凯泽林的游记作品《礼或在新的东方》《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阐释他们对于“模范殖民地”的印象与重构,反映他们共通的、将个人的人生际遇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人文主义情怀。第三部分统筹三位具有典型殖民游记写作特征的游记作家保罗·戈德曼、格奥尔格·魏格纳、奥伊根·扎贝尔及其游记作品,通过“认知不协调理论”分析并总结其创作手法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共性,阐析期待视阈中的“模范殖民地”形象与观察印象之间的落差形成与调节。论文第四部分分析推动《胶澳租借条约》签订的德国驻华公使艾德蒙·冯·海靖的夫人伊丽莎白·冯·海靖所着的旅行日志《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1886-1904》,阐释文本中“模范殖民地”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以及殖民野心背后传统殖民游记叙述模式的改变。第五部分以两位遵循传统女性殖民游记写作特征的外交官夫人欧仁妮·赫普纳与保琳·冯·蒙特格拉斯伯爵夫人的纪实作品为案例,以“认知不协调理论”诠释她们游记文本中呈现的围绕“模范殖民地”的心理矛盾现象与调整。第六部分对上述德国知识分子游记写作手法进行汇总分析,考察“模范殖民地”的预期与现实印象之间的落差形成和调节,及其与背后意识形态根源之间的联系,此外对其中独特的、将“模范殖民地”与中国文化接受相结合的叙述特征进行阐释,探究男性与女性游记作家在性别身份方面体现的差异与各自的改变,总体上是对前五部分中游记作品阐析的对比、总结与升华。

黄薇[8](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认为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罗晨[9](2014)在《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文中提出在当代英国文坛,历史小说的复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当代最有号召力的小说家都在进行着历史小说的创作。然而,在国内外文学评论界,冠以“英国历史小说”为核心关键词的研究却较为鲜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代历史文学创作的普遍盛行造成了历史小说文类概念的模糊,继而导致了文类历时性研究的缺失。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的文类理念强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类的演变,不仅容纳了文类嬗变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文本形式,而且以“程序”为单位对文类内涵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做出了清晰的说明。为此,本研究以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为观测角度,结合英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西方文史理论思潮,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三种英国历史小说典型文类形态的嬗变过程做出系统性阐释。论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首章梳理了包括英国历史小说的滥觞、“程序诗学”的文类理念、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规范程序等基本的研究理论问题,并由规范程序提取出文类历时性嬗变过程中所承袭的通约程序,以及由此引申出真实性与虚构性、时代意义、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三大研究维度。后续的三章则分别从这三大维度切入,分别对英国历史小说文类构建、文类价值和文类主体进行研究,进一步描绘出细致的文类嬗变轨迹。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通约程序作为文类可察程序,决定了文类的名称和属性,但“可信性”作为文类的核心程序,才真正主导了文类的建构和社会意义的实现。

张建东[10](2013)在《一个被忽略的教育群体 ——宋代民间士人的教育活动》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活动是直接以促进人的有价值发展为目的的具体活动的总称,也是教育现象得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两宋期间,由于文教繁荣、科举兴盛、社会流动加速、门阀士族消亡等原因,产生了宋代民间士人这一独特群体。群体中的一批人或迫于生计,或出于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被动或主动地选择了教学行业,部分有德行技艺者还对地方教化产生了影响。研究他们的教育活动状况,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这一群体对宋代教育和社会教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还可以拓宽教育史以及宋代教育研究新域,对当今教师素质提升、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也能提供一些历史借鉴。视野下移是当今教育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动向,研究问题的群体性则是视野下移的重要表征。本文积极顺应这一学术动向,借鉴社会流动理论,将西方的“深度描述”与中国传统历史叙事有机结合,以人的活动和历史场景的构建为中心,尝试在两宋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围绕宋代一个基层知识群体——民间士人教育群体的教育活动展开论述,较为清晰地勾勒出这些基层学者在官学、书院、私学、基层社会、勾栏瓦肆等不同教育场所的“原生态”教育活动场景,在徐徐展开宋代流动而丰富多彩的教育历史画卷的同时,生动呈现这一群体协助宋代统治集团共同维系国体、化民成俗的践行过程。导论从研究缘起切入,对核心概念作了厘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路、理论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与阐释。第一章“宋代民间士人的营生与理想”,分析宋代民间士人群体的人生出路与理想追求。执教、经商、农耕、行医是群体的主要谋生手段,由于师道复兴、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书籍条件的具备、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地方教化的需要以及束惰的获取等因素,投身教育成为民间士人最为普遍和理想的人生抉择。第二章“官学讲坛上的历史背影”,考察民间士人在太学、地方官学的执教情况。自庆历三年开始,宋政府发起了三次兴学运动,官学教育在兴学中重焕生机。在官学普遍设立、但师资捉襟见肘的局面下,部分民间教育精英响应官方号召,利用自身的声望和学识,连绵不绝地奔赴官学讲坛,成为推动官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章“‘留意斯文’:民间士人的书院教育活动”,探讨民间士人在书院的教育活动情况。三次兴学运动失败后,宋代官学教育虽继续发展,但宋政府对兴学养士已力不从心,官学一度沦为科举的附庸和士子追逐名利的场所,民间士人中的一批名师硕儒纷纷转移至书院,他们在此设坛讲学,传播学说,砥砺品德,书院也成为四方学者瞩目的焦点以及理学的操练与破茧之地。第四章“‘忍饥坐谈道’:乡先生的日常生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灵魂所在。任教官学和书院是民间士人教育群体的普遍理想,但官学和书院所聘一般是民间士人中声望卓着、才识渊博者,这对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因此,一大批被尊称为“乡先生”的民间士人,普遍栖身于民间私塾,从事私学教育活动。本章试图真实呈现出这一群体的日常生活状态及其在私塾里从事教学活动的“原生态”场景。第五章“教育视域下民间士人的藏书活动”。由于文化繁荣、印刷术进步等诸多因素,宋代成为图书出版业的鼎盛时期,私人藏书热潮也随之兴起,并对两宋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章立足两宋繁荣的文化背景与书香四溢的时代场域,以私人藏书活动的主体人群——宋代民间士人的藏书活动为切入点,深入探寻宋人图书收藏活动之中蕴含的浓郁文化教育气息。第六章“民间士人与地方教化”。在宋代科举文化的政治体制下,民间士人在地方社会的戏份空前加重,他们跨越职业界限,积极经营地方与桑梓,逐渐成为民间基层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本章从社会教化角度入手,以民间士人中最具典型教化意义两类人群,即“学古纯直、行高于世”的民间宿儒群体与被誉为“俨然如士大夫”的民间伎艺人群体为讨论对象,试图勾勒出他们以知识权力协助国家权力、在民间基层不遗余力地帮助统治集团“一道德,同风俗”的教化图景。结论“谁主沉浮:宋代教育历史上的精英与民众”。宋代教育的辉煌成就不仅仅是在统治者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精英人物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缔造的,还是在活生生的人——即具体参与到宋代教育实践中的统治者、上层精英与民间士人教育群体共同推动下完成的,他们所凝聚成的“历史合力”,是宋代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宋代文化教育长期繁荣的真正奥秘所在。

二、华丽表演难掩出版业虚弱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丽表演难掩出版业虚弱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困难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二、地方文学生态对作家的影响
第二章 环境:文学组织、文学期刊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文学组织
        一、不受重视的作协
        二、由个体推动的作协改革
    第二节 文学期刊:亟待改革的《淮河》
        一、刊物形式混乱
        二、稿件质量堪忧
        三、改革之路
    第三节 文学活动
        一、会议例行公事
        二、比赛意义重大
        三、采风流于形式
        四、培训资源匮乏
        五、其他文学活动
第三章 链条:文学生产诸环节的游移与脱落
    第一节 生产
        一、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贫乏
        二、写:体裁的转向与题材的坚守
    第二节 流通
        一、发布平台的变与不变
        二、自费出版是绝对主流
    第三节 评介
        一、评论的困境
        二、奖项的失衡
    第四节 接受
        一、读者的缺席
        二、与市场博弈
第四章 作家:他们在那遥远的地方写作
    第一节 社会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相似的社会轨迹
        二、文学道路与线索人物
    第二节 身份认同问题
        一、体制迷梦
        二、文学工人
        三、外部认同
    第三节 存在与意义
        一、严肃的生存问题
        二、寻找写作的意义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发现的问题
        一、作协体制探析
        二、临淮作协的问题
        三、严格的审查制度
    第二节 可能的建议
        一、扩大经费来源
        二、细化会员管理
        三、开放资源系统
        四、强化服务职能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陈念新初次访谈纪要
附录2:吕家禾初次访谈实录
附录3:杨廷芝访谈实录
附录4:邱元田访谈实录
附录5:庄羽访谈实录
附录6:陈念新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7:吕家禾二次访谈实录
附录8:程惠荪访谈实录
附录9:周亚丁访谈实录
附录10:唐玉雯访谈实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3)论叶广芩小说中的市井人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叶广芩小说中市井人物的类型
    (一)没落的满族旗人
    (二)飘零的市井小人物
二、叶广芩小说中市井人物的表现方式
    (一)展现人物个性的传统文化元素
    (二)第一人称双重视角的运用
    (三)传奇化与日常化的情节安排
三、叶广芩小说中市井人物的意义
    (一)对满族作家与市井书写的传承与拓展
    (二)对伦理失范与义利失衡的反思与批判
    (三)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现象的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亦舒小说中的女性身份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对象及缘由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1.3 女性身份认同理论流变
第2章 香港都市女性话语中的异质书写
    2.1 香港女性作家群的女性身份表达
    2.2“沙漠”中的文化书写执念
第3章 困境:作为他者的都市女性
    3.1 看与被看——都市女性的生存挣扎
        3.1.1 迷途的“物质自我”
        3.1.2 钻营的“社会自我”
    3.2 追寻与逃离——“男性气质”中的女性失落
    3.3 “在路上”——都市女性的精神宿命
第4章 突围:作为主体觉醒的都市女性
    4.1 孤女:对既定性别范式的反叛
    4.2 先锋:对“传统”的解构
    4.3 负重前行——女性身份认同的复杂进路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6)刘恒影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刘恒人格理想与影视文学创作观念
    第一节 刘恒的人格理想
    第二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观念
第二章 刘恒影视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刘恒从小说到影视创作转型的内、外因
    第二节 刘恒对自创小说的影视改编
    第三节 刘恒对他作的影视改编
    第四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创作
第三章 刘恒影视剧主题研究
    第一节 直面“食”“色”本性
    第二节 宿命主题
    第三节 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
    第四节 对战争与人性的重新审视
    第五节 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
第四章 刘恒影视剧人物的独特书写
    第一节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小人物
    第三节 男性主人公英雄形象的重构
    第四节 次要人物
    第五节 人物群像
第五章 刘恒影视文学情节、冲突与结构
    第一节 戏剧式情节
    第二节 冲突与结构的个案分析:以《菊豆》为例
第六章 刘恒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的转译
    第一节 台词与人物行动语言
    第二节 编剧技巧:陌生化手法构建生活隐喻
    第三节 时空与节奏
    第四节 制造画面感
第七章 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对人物的冷峻描摹
    第二节 “新写实”创作风格
    第三节 大众化的审美追求
结语
附录一:刘恒作品年表
附录二:刘恒影视文学主要作品剧情梗概
附录三:刘恒受访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德语游记写作中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形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殖民地青岛历史概况
    1.2 “模范殖民地”政策规划与建设成效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作为文学体裁的游记文本研究
        1.4.2 游记文本选取
    1.5 理论基础与提出问题
        1.5.1 形象学与游记阐释
        1.5.2 认知不协调理论与游记创作手法研究
        1.5.3 拟解决的问题
第1章 阿尔方斯·帕凯《礼或在新的东方》中的“模范殖民地”形象构建
    1.1 作者阿尔方斯·帕凯与作品《礼或在新的东方》
    1.2 帕凯的“模范殖民地”之印象与解读
        1.2.1 青岛城市形象构建与认知不协调的平衡手段
        1.2.2 分立于“自我”与“他者”的矛盾殖民态度
        1.2.3 东学西渐——“模范殖民地”新目标
        1.2.4 青岛与道家“无为”思想的矛盾观
第2章 赫尔曼·冯·凯泽林《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中“模范殖民地”与乌托邦理型构想
    2.1 作者赫尔曼·冯·凯泽林与作品《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
    2.2 凯泽林眼中的“模范殖民地”理型
        2.2.1 “模范殖民地”青岛——文化交流之场域
        2.2.2 对中国哲学思想阐释的矛盾性
        2.2.3 青岛知识分子启迪与儒家思想重读
        2.2.4 寻觅“精神乌托邦”与重建自我之路
第3章 保罗·戈德曼《夏日中国》、格奥尔格·魏格纳《1900-1901年战争时期漫游中国》与奥伊根·扎贝尔《经西伯利亚乘火车去中国》共通的“模范殖民地”预期
    3.1 三位游记作家旅行轨迹
    3.2 “模范殖民地”印象与解读
        3.2.1 贬抑的中国人群像与合理化“模范殖民地”
        3.2.2 “模范殖民地”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及其调节
第4章 伊丽莎白·冯·海靖《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1886-1904》中“模范殖民地”的理念与现实碰撞
    4.1 作者伊丽莎白·冯·海靖与作品《来自世界四方的日记1886-1904》
    4.2 “模范殖民地”现实政策推动与个人心理矛盾
        4.2.1 中国印象描写中“认知不协调”的心理调整与根源
        4.2.2 中国人形象的矛盾性与原因
        4.2.3 殖民野心与冲突及其背后殖民游记叙述模式的摇摆
        4.2.4 青岛文本中心理矛盾的调节与旧殖民贵族身份的陷落
        4.2.5 旅行日志与虚构文学的思想矛盾
第5章 欧仁妮·赫普纳《青岛旅行1911》与保琳·冯·蒙特格拉斯伯爵夫人《东亚随笔》中“模范殖民地”促进心理——两部作品的对比阐释
    5.1 两位作者与作品简介
    5.2 作品分析
        5.2.1 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下“模范殖民地”的合理化展现
        5.2.2 青岛印象描写与“认知不协调心理”调节尝试
        5.2.3 中国人形象考察
第6章 多重内涵的“模范殖民地”形象与成因
    6.1 各具特色的游记写作手法概览
    6.2 “模范殖民地”心理预期与落差在游记作品中的体现
        6.2.1 帕凯、凯泽林与伊丽莎白的“模范殖民地”心理预期与现实印象之解读
        6.2.2 其他游记作家认知不协调心理的呈现与调节尝试
    6.3 德国知识分子游记中不拘一格的意识形态
        6.3.1 反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体现
        6.3.2 在“模范殖民地”构建精神乌托邦的尝试
        6.3.3 传统殖民游记写作模式的呈现
    6.4 “模范殖民地”与中国文化的联结
        6.4.1 青岛——文化交流之场域
        6.4.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阐析与利用
    6.5 德国知识分子游记写作中性别身份探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8)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一) 选题意义
        (二) 部分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二、史料运用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二) 其他史料
楔子: 到中国去!
    (一) 想象中的异邦
    (二) 艰难的开始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一) 西食东渐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一) 走,我们看戏去
        (二) 运动也快乐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9)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详细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一、当代英国历史文学创作的普遍化
        二、历史小说文类概念的模糊
        三、历史小说文类研究理论的贫乏
    第二节 英国历史小说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内容、策略及意义
        一、研究内容及策略
        二、研究之意义
第一章 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英国历史小说的滥觞
    第二节 俄国形式主义程序诗学的文类理念
    第三节 历史小说文类规范程序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第四节 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表现形态
    第五节 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通约程序
    第六节 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研究的三大维度
        一、历史小说文类研究维度之一:“历史的真实和小说的虚构”
        二、历史小说文类研究维度之二:“时代性”
        三、历史小说文类研究维度之三:“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第二章 文类建构:历史的真实与小说的虚构
    第一节 “历史2”优先原则之下的合理想象
        一、追溯客观求真的史学传统
        二、英国传统历史小说家处理史料的三种态度
        三、虚实相生中历史世界重建的原则
    第二节 心理真实转向之下的合情想象
        一、历史知识客观性和真实性的限度
        二、英国现代主义历史小说中历史2'的转向
        三、“历史2’”转向后构建心灵史的依据
    第三节 复数历史意识下的多维想象
        一、后现代历史学的叙事主义转向
        二、后现代历史真实性的神话
        三、复数历史意识下历史的重建
第三章 文类价值:社会时代意义的实现
    第一节 “以史为鉴”的时代需求
        一、从历史循环论到历史进步观
        二、自由与保守并存时期的社会矛盾
        三、“问题意识”下的时代性阐释
    第二节 规避效果:三种指向
        一、质疑线性进步的历史观
        二、“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
        三、“三种转向”下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修正功能:失语权威的重建
        一、“大写历史”的重重危机
        二、战后英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
        三、多元历史下社会意义的实现
第四章 文类主体:历史的个人和个人的历史
    第一节 历史浪潮中个体命运的起伏沉沦
        一、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人命运的生动演绎
        二、政治理想笼罩下的“工具化”个人
    第二节 作为附属品的现代主义历史叙述
        一、现代主义历史的附庸化
        二、超越时间的历史叙述
    第三节 后现代历史叙事单位的重新设定
        一、历史原建单位的取消
        二、历史叙事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三、体验化与欲望化的历史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一个被忽略的教育群体 ——宋代民间士人的教育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基于视野下移学术取向的探索
        (二) 教育史群体研究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 学术意义:有利于拓展教育史研究新域
        (二) 现实意义:为当今教师素质的提升以及知识分子的出路提供历史反思
    三、核心概念的厘定
        (一) “宋代民间士人”刍议
        (二) “教育活动”再界定
    四、学术史回顾
    五、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
        (一) 问题与思路
        (二) 研究目的
        (三) 社会流动理论的运用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民间士人的营生与理想
    一、易水悲歌:民间士人的营生
        (一) 以所学教后生
        (二) 作商贾于世
        (三) 躬耕以为养
        (四) 悬壶济世
    二、宋代民间士人视教育为理想的原因剖析
        (一) 师道复兴
        (二) 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增加
        (三) 书籍条件的具备
        (四) 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地方教化的需要
        (五) 束修:不必“俯首乞怜于人”
第二章 官学讲坛上的历史背影
    一、酝酿:宋初官学教育与科举取士的艰难博弈
        (一) 官学的沉寂与科举的喧嚣
        (二) 帷幕拉开:官学重焕生机提供的历史机遇
    二、巅峰舞台:中央官学里的民间教育家
        (一) 崛起于乡党之学
        (二) 重振太学
        (三) 两宋之际:转向新的学术阵地
    三、华丽转身:执教州县学的“乡里宿学有道业者”
        (一) 地方官学竞相延聘
        (二) 设坛讲学
        (三) 走下讲坛:社会教化与日常生活
第三章 “留意斯文”:民间士人的书院教育活动
    一、开放的讲学活动
        (一) 弘扬学说,砥砺学问
        (二) 会讲:大师间的学术争鸣
    二、负笈寻师:书院游学活动的兴起
        (一) 从官学到书院:两宋之际游学重心的转移
        (二) 书院游学盛况
        (三) 书院游学活动的文教意义
第四章 “忍饥坐谈道”:乡先生的日常生活
    一、课堂教学场景
        (一) 升堂讲授
        (二) 教学内容
        (三) 师生关系
    二、精神世界
        (一) 孔颜乐处
        (二) 德泽乡里
        (三) 文人气质
    三、情感生活
        (一) 张复秀才的爱情
        (二) 乡先生“乐君”的一天
    四、社会交游网络
        (一) 与家长的交往
        (二) 与士林相接
        (三) 对门生的倚重
第五章 教育视域下民间士人的藏书活动
    一、收藏旨趣:“志在于学而不求安”
        (一) 纠正讹误,整理善本
        (二) 刊印图书,润泽四方
        (三) 研习学问,传承文化
    二、“会友朋,教子弟”:藏书教育功能的空前彰显
        (一) 以书会友,嘉惠士林
        (二) “藏书教子孙”
        (三) 聚书授徒
第六章 民间士人与地方教化
    一、长者之风:民间宿儒的道德教化活动
        (一) 敦睦乡邻,息讼美俗
        (二) 济贫恤困,热心慈善
    二、卑微者的尊严:民间伎艺人的文艺教化活动
        (一) “满村听说”:讲史人的道德说教
        (二) “无过虫”:讽谏时政的杂剧伶人
结语 谁主沉浮:宋代教育历史上的精英与民众
    一、都是“剧作者”:推动宋代教育事业步入繁盛的“历史合力”
    二、无愧于时代:宋代民间士人独特的教育贡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四、华丽表演难掩出版业虚弱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翰·巴罗的中国观:对清代中国的观察与想象[D]. 杜梦驰. 辽宁大学, 2021
  • [2]地方作家的写作困境 ——基于临淮市的文学生态考察[D]. 汪琬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1)
  • [3]论叶广芩小说中的市井人物[D]. 梁恋.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亦舒小说中的女性身份书写研究[D]. 蒋启航.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7)
  • [5]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刘恒影视文学研究[D]. 吉俊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德语游记写作中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形象学研究[D]. 刘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9]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D]. 罗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一个被忽略的教育群体 ——宋代民间士人的教育活动[D]. 张建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华丽的演出难掩出版业的弱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