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的心理康复

中风后的心理康复

一、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吴玲玲,王玲玲,唐灯娟,王金凤[1](2021)在《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维普、万方数据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56年6月至2020年8月发表的关于心理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治疗疗效调查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影响及生命质量影响对照研究文献7篇,共660个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后心理功能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MD)=-16.66,95%CI -18.09~-15.22,P<0.001];在躯体功能得分中,干预组表现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4.10,95%CI -16.26~-11.95,P<0.001);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后社会功能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52,95%CI -15.64~-11.41,P<0.001);在生命质量评分中,对照组较干预组表现差(WMD=-14.58,95%CI -15.86~-13.31,P<0.001);干预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16,95%CI 0.08~0.32,P<0.001]。结论通过心理康复护理的干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获得缓解同时,生命质量也会得到改善。

吴艳婷,方针[2](2021)在《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脑卒中常见于中老年人,具有发病快、发展迅速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尤其重要,是失语症患者常见的病因。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失语症的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本文现对该病的检查、分类及语言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家庭治疗、心理疗法对失语症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谢军影,黄莹,庄丽慧[3](2021)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院确诊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1例予以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另4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康复护理,纳入研究组。分别于护理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并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研究组显着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予以心理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显着,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同时还能提高临床疗效。

纪红,许莉莎,宫为大,张凤平,许凤丽[4](2021)在《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康复训练的6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康复训练,依据3个月后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分为效果不佳组与效果良好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康复训练效果不佳27例(45.00%);初步比较不同康复训练效果偏瘫患者的基线资料后,进行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在校正其他基线资料带来的影响后,结果显示,年龄(≥75岁)、酗酒史、合并高血压、对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低下)、家庭支持功能(较差)、居住环境(农村)、家庭月收入(<3 000元)均是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佳可能受患者年龄、酗酒史、合并高血压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康复训练期间可能导致训练不佳的风险因素评估,并合理制定、实施针对性干预计划,可能对提高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促进良性预后有积极意义。

李俊[5](2021)在《脑卒中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文中认为作为导致成年人残疾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的疾病—脑卒中,患者发病三个月后,70.0 %的患者仍会存在各种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患者的功能障碍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等[4-5]。在临床上,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时期、不同功能障碍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如利用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手段等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开展针对性的治疗,

王小丽[6](2021)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非药物干预措施的系统评价和分析,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方法:第一部分: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构建。通过课题组前期对急性期PSF患者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以及PSF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分析,以文献检索、系统评价PSF非药物干预措施为循证依据,结合症状管理理论制定干预方案初稿,然后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修订干预方案,再通过预试验对干预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形成最终完整版的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第二部分: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的临床实证研究。选取珠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期PSF(FSS≥36分)研究对象,采用SPSS22.0软件,计算随机数生成器将纳入的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干预方案。入院的24小时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相关资料;干预前、干预后2周、干预后4周时分别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第一部分:经过文献检索后,最终系统分析了23篇文献,对18篇RCT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估结果均为B级。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了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初稿:(1)干预对象:急性期诊断为PSF患者;(2)实施者:经培训合格的护士;(3)干预的时间:共4周,1次/d,20~30min/次;(4)干预场所:神经内科病房;(5)干预的内容:症状评估、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睡眠管理和饮食指导。将构建的干预方案初稿设计为Delphi专家咨询问卷,遴选广东、重庆、安徽和辽宁地区,在神经学科、康复医学科、心理学科、临床护理等领域的20名专家参与Delphi专家咨询。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程度(Cs)为0.80,专家的判断依据(Ca)为0.93,专家群体权威系数(Cr)为0.87。两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8(ⅹ2=17.64,P=0.003)和0.21(ⅹ2=21.12,P=0.001);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0(ⅹ2=61.78,P=0.001)和0.11(ⅹ2=72.15,P<0.001)。两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大于4.00,变异系数均小于0.25。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的急性期PSF综合干预方案修改稿。对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预试验,患者的反馈验证干预内容是可行的、有效的,操作起来是安全的、可靠的;并形成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终稿。第二部分:(1)共109例研究对象完成了4周的干预措施;试验组55例,对照组54例。在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以及SS-QO量表每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2周、干预4周后,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结果显示,试验组在F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ITT结果显示,两组在SS-QOL量表维度思维、上肢功能、视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结果显示,仅维度思维得分无差异(P>0.05)。(3)ITT和PP两种方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在组内效应(基线、干预2周、干预4周)、交互效应(组别×时间)、组间效应(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QOL量表维度思维、上肢功能、视力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存在交互作用(P<0.05);所有维度得分组内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显示:维度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工作/劳动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维度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结果显示:不同干预措施对精力、家庭角色、语言、活动能力、个性、视力、工作/劳动得分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ITT和PP两种方式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FSS得分、SSEQ得分、SS-QOL总得分均发生显着性改变(P<0.05)。除了维度思维、视力得分在干预2周和干预4周无差异(P>0.05),其余维度均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P<0.05)。结论:(1)通过系统评价分析PSF的非药物干预措施,能为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疲劳水平构建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2)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性干预方案能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疲劳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郑春婷[7](2021)在《铜砭刮痧对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何兴月[8](2021)在《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评估、干预、家庭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总结,为制定家庭护理管理方案提供循证依据。2.构建科学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为临床护理随访提供综合指导方案。3.将方案引入临床实际,评价方案的临床意义和可行性,明确实施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1.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AGREE II对指南质量评价,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2017)评价专家共识,其余文献依据原始文献类型进行质量评价,并对文献内容汇总,形成最佳证据。2.根据最佳证据内容,拟定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初稿。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最终方案。3.通过临床现场调查,评价方案的临床意义和可操作性;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明确方案实施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结果:1.脑卒中患者家庭管理的证据总结:共纳入文献10篇,包括指南7篇,专家共识3篇。共汇总了50条推荐意见,包括组织管理、护理目标、评估时机、评估方式、患者评估、患者管理、社会支持系统、脑卒中远程服务及健康教育8个方面。2.构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将推荐意见汇总形成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初稿。第一轮专家咨询中除“1.4、5.5、5.6”变异系数>0.25,其余各指标变异系数均<0.25;第二轮变异系数均<0.25。第一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和二级条目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326、0.442,P<0.001。修改、删除条目后,第二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二级条目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422、0.456,P<0.0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形成最终方案。3.方案评价:通过对14名实践最相关护士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方案条目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评分均超过75%;访谈对象认为方案实施的障碍因素为专业人员开展实践的水平有限、支持设备的限制以及患者因素等,促进因素为系统内部的凝聚力和监督。结论:1.本研究基于循证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估清单和实践流程图,明确了评估的对象、时机、家庭管理等内容,方案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2.方案的临床意义和可操作性较强,但部分条目与临床实践存在差距。建议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和社会动态因素的相互作用,缩小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促进方案的实施。

张瑜[9](2021)在《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脑卒中肌少症主要照护者的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寻找影响照顾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照顾者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66名脑卒中肌少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依次纳入。本研究采用脑卒中肌少症患者的一般问卷、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Scale,MBI)对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进行评定对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一般问卷、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Zung焦虑自评量表(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F-36生活质量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进行调查。调查人员对研究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目的,取得调查对象同意。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输入数据。对脑卒中肌少症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用率和均数±标准差描述,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单变量分析法初步分析影响脑卒中肌少症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因素,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单变量分析出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对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377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66份,有效回收率97.1%。2.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平均分为45.24±7.08。焦虑的照顾者93名,占25.4%,非焦虑的照顾者273名,占74.6%。抑郁平均分为47.76±6.70。抑郁的照顾者128名,占35%,非抑郁的照顾者238名,占65%。即焦虑发生率为25.4%,抑郁发生率为35%。3.在单变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及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照顾负担(ZBI)、生活质量、患者性别、照顾时长、对疾病了解情况等因素与照顾者焦虑、抑郁均显着相关(p<0.05)。中风时间、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是否接受过专业康复指导、主要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性别、与患者关系、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目前职业、文化程度、照顾时间、SSRS总分与照顾者焦虑及抑郁无相关性(p>0.05)。而患病种类、MBI总分、付费方式只与焦虑显着相关(p<0.05),经济收入情况只与抑郁显着相关(p<0.05)。4.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状态(焦虑及抑郁)与生活质量呈显着负相关(p<0.001),与社会支持评定总分呈显着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评定总分与生活质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本研究分析显示健侧肌力与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均无显着相关性(p>0.5)。结论1.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情绪和负担状况不乐观。2.照顾负担、生活质量、患者性别、照顾时长、对疾病了解情况是照顾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的重要相关因素。照顾者照顾负担、照顾时长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生活质量、患者性别、对疾病了解情况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3.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显着相关,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显着相关,而脑卒中肌少症患者健侧肌力与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均无相关性。

王媛[10](2021)在《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对言语功能障碍认知情况的质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了解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对言语功能障碍及治疗方法的认知情况与态度,明晰言语障碍对患者及照护者造成的困扰。为改善照护者对言语障碍及治疗方法的认知情况,提高患者言语障碍的康复效果提供思路。研究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使用目的性抽样中的最大差异抽样法进行抽样,于2020年4月至12月选取长春市及包头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14名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借助质性研究软件NVivo编码,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资料的分析与收集同步进行(访谈结束后24小时内)。研究结果:根据14名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对言语功能障碍的认知情况访谈的结果,总结出三个核心主题:“对言语功能障碍的认知”、“对言语治疗方法的认知”、“对患者疾病及治疗的态度”。1.“对言语功能障碍的认知”包括三个次主题(1)日常交流的障碍(2)心理状况的变化(3)生活方面的困扰2.“对言语治疗方法的认知”包括四个次主题(1)获得治疗方法相关信息的途径:医护人员、网络、其他(2)治疗内容:不了解、不满意、感到获得的信息不足、希望获得相关信息(3)预期目标(4)治疗效果反馈3.“对患者疾病及治疗的态度”包括四个次主题(1)信心的重建(2)对未来的担忧:经济压力、患者与社会脱节、照护者活动受限、负担加重(3)对疾病和治疗的重视程度(4)责任感增加结论:脑卒中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护者对言语障碍认知情况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及其照护者对言语治疗及护理的不理解与不重视,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另外,言语障碍对患者和照护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患者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照护者对于未来患者回归社会及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充满担忧。照护者的角色发生转变、压力剧增、活动受限,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以上原因导致患者及照护者对言语障碍的治疗及护理存在消极情绪,影响了治疗效果与效率。患者与照护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未来应该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言语功能障碍及治疗方法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接受更加系统且专业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培训,护理人员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关注言语功能障碍患者和家属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并给予适当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平台向社会普及相关知识,帮助社会接纳患者,提供合适的工作,减轻照护者的负担。

二、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2)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卒后失语症的检查及分类
2 语言康复训练
    2.1 常规言语康复
    2.2 强制性诱导言语康复疗法(CIAT)
    2.3 反应扩充治疗方法(RET)
    2.4 其他
3 物理治疗
    3.1 神经调控术
    3.2 音乐疗法
    3.3 高压氧与声波治疗
4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
    4.1 中药汤剂治疗
    4.2 针灸疗法
5 家庭与社区治疗
6 心理治疗
7 总结

(3)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4)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康复训练效果评估方法及分组
    1.3 基线资料收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效果不佳组与效果良好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5)脑卒中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时机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1.1 早期康复
    1.2 出院后康复
2 不同地点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
3 不同功能障碍研究治疗新进展
    3.1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3.2 认知功能障碍
    3.3 心理功能障碍
    3.4 呼吸障碍
4 不同治疗技术治疗脑卒中研究新进展
    4.1 虚拟现实技术
    4.2 康复机器人
    4.3 镜像训练
    4.4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
    4.5 贴扎技术
    4.6 悬吊训练技术
    4.7 新Bobath技术
5 小结

(6)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的构建
    一、脑卒中后疲劳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文献回顾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二、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初稿
    三、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综合干预方案德尔菲专家咨询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四、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临床可行性预试验
第二部分: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临床实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后疲劳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1 Cochrane协作网的RCT偏倚风险评价工具
附件2 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录3 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附件4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附录6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附件7 改良Rankin评分表
附件 8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定(GCS)
附件9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
附件10 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
附件11 ADL评定量表
附件12 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
附件13 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SSEQ)
附件14 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译本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脑卒中家庭护理研究现状
    1.3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相关概念
    1.6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脑卒中患者家庭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问题的确立
        1.2 文献检索
        1.3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4 文献质量评价与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
        2.3 证据汇总及等级划分
    3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1 资料与方法
        1.1 拟定专家咨询问卷
        1.2 专家入选标准
        1.3 咨询方式
        1.4 统计分析
        1.5 质量控制
        1.6 伦理学考虑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情况
        2.2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2.3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2.4 咨询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学考虑
    2 结果
        2.1 方案的临床意义与可行性调查结果
        2.2 质性研究访谈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第一轮)
    附录2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第二轮)
    附录3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最终方案)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附录5 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评价表
致谢
个人简介

(9)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脑卒中肌少症
        1.1.2 肌少症主要参数(低肌肉力量)
        1.1.3 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回顾
        1.4.1 文献纳入情况
        1.4.2 总的研究特点
        1.4.3 照顾者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1.4.4 照顾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的关系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现状与动态
        1.5.2 国外现状与动态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照顾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2.1.4 剔除、脱落标准
        2.1.5 样本含量估计
    2.2 研究方法
        2.2.1 所阅文献的范围及查询手段
        2.2.2 研究工具
        2.2.3 调查方法
        2.2.4 握力测量方法
        2.2.5 统计分析方法
    2.3 研究内容
        2.3.1 研究调查方案的产生
        2.3.2 研究的调查方案
        2.3.3 研究的实证研究
    2.4 调查质量控制
    2.5 技术路线
    2.6 伦理问题
        2.6.1 知情同意
        2.6.2 隐私与保护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1.1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
        3.1.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
    3.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照顾负担的现状
        3.2.1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现状
        3.2.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现状
        3.2.3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焦虑及抑郁)现状
        3.2.4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现状
        3.2.5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ZBI)现状
    3.3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及抑郁的单变量分析
        3.3.1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的单变量分析
        3.3.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的单变量分析
    3.4 脑卒中肌少症主要照顾者焦虑及抑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4.1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4.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抑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5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4 讨论
    4.1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讨论
    4.2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相关因素讨论
        4.2.1 患者性别
        4.2.2 付费方式和经济收入情况
        4.2.3 照顾时长
        4.2.4 照顾负担(ZBI)
        4.2.5 照顾者生活质量
        4.2.6 社会支持
        4.2.7 对疾病了解情况
    4.3 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讨论
5 结论
    5.1 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性
    5.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对言语功能障碍认知情况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述和定义
        1.2.1 脑卒中
        1.2.2 脑卒中后失语
        1.2.3 构音障碍
        1.2.4 照护者
    1.3 研究现状
        1.3.1 构音障碍的治疗
        1.3.2 失语症的治疗
        1.3.3 患者及照护者对言语障碍的认知情况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质性研究
        2.1.2 现象学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
    2.3 资料收集
    2.4 资料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许可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 访谈结果
        3.2.1 对言语功能障碍的认知
        3.2.2 对言语治疗方法的认知
        3.2.3 对患者疾病及治疗的态度
第4章 讨论
    4.1 照护者对言语功能障碍的认知情况
    4.2 对言语治疗认知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4.2.1 交流程度需求
        4.2.2 患者的心理因素
    4.3 照护者对治疗的态度
    4.4 对照护者的影响
        4.4.1 照护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4.4.2 对照护者与患者之间关系的影响
    4.5 对言语功能障碍认知不足的干预策略
        4.5.1 医疗保健层面
        4.5.2 社会层面
        4.5.3 个人层面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脑卒中后的心理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Meta分析[J]. 吴玲玲,王玲玲,唐灯娟,王金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28)
  • [2]卒中后失语症的治疗[J]. 吴艳婷,方针. 医学信息, 2021(18)
  • [3]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谢军影,黄莹,庄丽慧. 心理月刊, 2021(18)
  • [4]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J]. 纪红,许莉莎,宫为大,张凤平,许凤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14)
  • [5]脑卒中康复治疗研究新进展[J]. 李俊.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07)
  • [6]基于症状管理理论构建急性期脑卒中后疲劳干预方案及临床实证研究[D]. 王小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7]铜砭刮痧对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D]. 郑春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
  • [8]基于循证的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D]. 何兴月.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9]脑卒中肌少症患者肌力、主要照顾者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张瑜.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10]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对言语功能障碍认知情况的质性研究[D]. 王媛.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风后的心理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