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四本”及其前后

论“第四本”及其前后

一、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晗[1](2020)在《十七年时期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七年”是新中国戏剧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苏联戏剧与中国的关系最为特殊与紧密。本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发现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与问题,探讨苏联戏剧对建国初期当代话剧创作的影响。十七年时期中苏戏剧交流深受双方国家政治关系的影响,具有不平衡性和大起大落的特点。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为国内戏剧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其自身的局限性也深刻影着这国内戏剧的发展。建国初期,国内急需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来教育人民,宣扬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然成为了国内文化建设方面主要的学习对象。苏联文化为国内文化建设提供先进经验的同时也鼓舞了国内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苏联戏剧作为苏联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双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国内当代话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十七年时期,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尤为特殊。苏联作为当时国内主要的外来文化国家,对国内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伴随着双方关系的变化而出现了阶段性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因此客观梳理十七年时期苏联戏剧在国内传播概况是认识国内当代话剧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刻剖析十七年时期不同阶段的变化,对解读当代话剧创作发展道路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因此,研究十七年时期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对重新看待新时期国内话剧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结合特定时期的国际形式以及我国实际情况,本文着眼于十七年时期,以苏联剧作传播与中国当代话剧为主线,通过阐述苏联剧作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去探寻二者其中的关联性以及不同阶段的传播特点,译介与演出情况并不平衡的问题;并从当代中国话剧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两个方面,着重讨论了苏联剧作的传播对于中国当代话剧发展的影响。综上所述,基于共同的国家学说和特殊的国内国外情况,十七年时期的确译介了大量的苏联戏剧作品,其作品中的理论与内容也对国内产生了指引性的作用。但在演出方面却是选择性的上演了其中的一些剧目,特别是当时报刊杂志对于苏联上演剧目的报道更是不多。这种多与少、热与冷的反差形成了看待中国话剧探索民族化道理的另一个视角。从苏联戏剧传播也刺激加快了中国话剧探索民族化的道路。在那个政治与文化深入交融的时代,中国当代话剧也在苏联戏剧传播的过程里探索着自己新的发展方向。

林琳[2](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田汝晔[3](2019)在《“第四种剧本”研究》文中认为“第四种剧本”是苏联“解冻”文学思潮和国内“双百”方针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们勇敢地“写真实”,大胆地“干预生活”,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细致剖析人性和人情,塑造了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对当代戏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第四种剧本”在创作表现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值得当下的戏剧创作引以为戒。本文分为三章,另有绪论和结语。第一章介绍了“第四种剧本”的出现及遭际。1956年前后,在苏联文艺界“解冻”思潮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共同形成的“早春”氛围中,“第四种剧本”登上话剧舞台,其命运也因政治与文艺的变幻而几经沉浮。“第四种剧本”的命运可大致分为广泛接受与认可、政治考量下的残酷打压和失落后的复兴三个阶段。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第四种剧本”的突破与探索。第一节论述了作者主体意识的复归,主要从作者直面生活、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和干预生活、弘扬批判精神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二节论述了作品对人情和人性的礼赞,肯定其对人生存本体性的关注和对个性意识提升的重视,并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第三节论述了“第四种剧本”在戏剧现代化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1980年代出现的探索戏剧作一些艺术分析。第三章论述了“第四种剧本”的审美价值和局限。第一节主要分析“第四种剧本”在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通俗化的表现形式这三个方面所体现的审美价值。第二节论述了其局限性,一方面表现在作者在无法走出国家符码的困境,使其成为政治运动的跟风演绎;另一方面作品在正面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上依旧留有公式化、概念化等教条主义的痕迹,值得当下戏剧创作进一步检视与反思。

艾莎莎[4](2016)在《孙维世导演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孙维世(1921-1968)作为新中国第一位话剧女导演,为文革前十七年的新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提起新中国现实主义话剧演剧体系,人们更多地会想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焦菊隐,而忽视了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话剧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及最早在新中国话剧舞台上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以下简称“斯氏体系”)排演剧目的孙维世。事实上,孙维世曾在苏联系统地学习了六年(1939-1946)导表演艺术的斯氏体系,是斯氏体系的正宗传播者和实践者,对新中国全面学习、引进和推行斯氏体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在1950年导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名《保尔·柯察金》)就是新中国戏剧舞台上按照斯氏体系进行演出的最早实践。本文试图通过还原孙维世运用斯氏体系所进行的舞台实践来探究其导演艺术,以期重申孙维世在新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引起大家对斯氏体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翟业敏[5](2014)在《“第四种剧本”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6年前后出现的“第四种剧本”以其冲破教条的新异特色为剧坛所瞩目,产生了广泛的争鸣和影响,却也因时代语境和政治风云的变幻而沉浮,其接受可谓复杂多变。本文拟以接受美学的独特视角,梳理”第四种剧本”接受的历史轨迹,对其接受的相关内容及其理论探讨做出必要的分析,力求还原其接受风貌,并考察其在文学史(戏剧史)上的接受和地位。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反思戏剧接受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采用“历时的研究”与“共时的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其次,采用自下而上由微观到宏观、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思路,探索戏剧接受的一般规律。本选题的研究价值是:一、深化戏剧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二、加强“第四种剧本”的研究,推进中国当代戏剧研究的深入。三、尊重和遵循戏剧的文体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价值。

陈军,翟业敏[6](2012)在《“第四种剧本”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前后出现的"第四种剧本"以其冲破教条的新异特色为剧坛所瞩目,并产生广泛的争鸣和影响,其’接受可谓复杂多变。本文旨在全面考察和梳理"第四种剧本"的接受过程,寻求其接受的历史逻辑,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并对戏剧接受与时代政治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问题予以反思。

张迎宝,董章芳[7](2011)在《镣铐下的舞蹈——论“第四种剧本”的政治化与人性化倾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第四种剧本"的由来,要从《南京日报》上的一篇短文谈起。1957年6月11日《南京日报》发表了署名为黎弘的评论话剧《布谷鸟又叫了》的文章,题目就叫做《论"第四种剧本"》。这篇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话剧舞台上只有工、农、兵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与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

黄寒冰[8](2009)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第四种剧本”》文中研究指明“第四种剧本”通常指1950年代中期出现的《布谷鸟又叫了》、《同甘共苦》、《洞箫横吹》等剧本,这些剧本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之后相对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中产生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它们坚持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概念出发的创作原则,对现实生活进行如实地描写,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同时,剧作者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理性态度和批判精神,大胆地表现、暴露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企图通过艺术创作干预生活,显示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第四种剧本”出现之初受到了极高的赞誉,诸多论者认为它们突破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回归。但是,很快就有人对“第四种剧本”提出了质疑,种种质疑又上升为严厉的批判,接下来,“第四种剧本”又经历了平反、批判、再平反的几度反复,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与它们相关的剧作者、评论者、导演、演员个人命运的沉浮,使“第四种剧本”具有某种传奇色彩。“第四种剧本”的出现是1950年代的文化语境使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自身存在的理论裂隙、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偏执理解和政治斗争的形势是造成“第四种剧本”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从生成背景、坎坷遭遇等方面对“第四种剧本”做理性的梳理,对“第四种剧本”同时期的创作状态深入剖析,将它们置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化语境中,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进行考察,并以此管窥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历史命运。本文除引言外,第一章探究“第四种剧本”的出现、名称由来及生成背景,第二章以客观的眼光反观“第四种剧本”的坎坷遭遇,第三章从横向角度来比较,对“第四种剧本”同时期创作状况进行研究,第四章着重透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内在裂隙及其“第四种剧本”在这种裂隙中的现实主义追求,第五章重点分析“第四种剧本”在集体意志表达中个性意识的张扬。

董章芳[9](2007)在《政治话语与人性话语 ——论“第四种剧本”》文中指出“第四种剧本”,是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这些剧本突破了当时剧坛所流行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框框,而显示出某些特色。它们积极干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情感的人道主义情怀,体现出剧作家对现实的独立思考。同时,提起“第四种剧本”,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这些剧作及其作者的坎坷命运。这一“事件”在中国当代话剧史上影响较大,对这一特殊的戏剧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公允的评判,对于今天文学界仍有现实意义和反思价值。苏联“解冻”思潮的影响,国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成为“第四种剧本”产生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剧作家的创作,一方面仍然无法与政治相分离,文学写作成为在一定意识形态规约下的写作,作品中关于“合作化”的时代“共名”以及文学批评以政治标准评断作品都体现出文学权力的拥有者对文学与意识形态话语保持高度一致的要求;另一方面,出于剧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第四种剧本”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它们能够正视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同时,在创作上注意人物形象塑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这些都显示出创作者对“人”的关注,包括对人的尊严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心灵的深层关照,而这也正是“第四种剧本”的最可贵之处。

胡星亮[10](2003)在《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文中研究指明195 6年前后出现的“第四种剧本”主要受苏联“解冻”思潮的影响 ,它们积极干预生活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情感的人道主义情怀 ,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框框 ,体现出剧作家对观实的独立思考

二、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七年时期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专着
        (二)论文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一、苏联戏剧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一)以苏为师:全面向苏联学习
    (二)以苏为鉴:批判反思苏联模式
    (三)与苏决裂:全面摒弃苏联经验
二、苏联戏剧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剧本的译介
        1.绝对推崇期:全面译介苏联剧作
        2.逐步分化期:大量译介苏联剧作
        3.选择接受期:选择性译介苏联剧作
        4.逐渐关闭期:停止译介苏联剧作
    (二)剧目排练与演出
三、苏联戏剧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一)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播的升温与降温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性与政治性之争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接受末流
    (二)创作思想:英雄主义思想
        1.个人型的英雄主义
        2.群众型的英雄主义
        3.英雄主义的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1949-1954 苏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情况
    附录2:1949-1966 年苏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出版情况一览表
    附件3:1949-1966 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上演情况

(2)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三、创新点与价值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二、传统旧戏批判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一、文革后的喷发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3)“第四种剧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史和戏剧史着作中的“第四种剧本”研究
    二、“第四种剧本”整体研究的文章
    三、作家作品研究
第一章 “第四种剧本”的出现及遭际
    第一节 “第四种剧本”的出现
        一、苏联“解冻”文学思潮的影响
        二、“双百”方针的实施
    第二节 “第四种剧本”的坎坷命运
        一、广泛接受与认可
        二、政治考量下的残酷打压
        三、失落后的复兴
第二章 “第四种剧本”的突破与探索
    第一节 剧作者主体意识的复归
        一、直面生活、淡化政治意识形态
        二、干预生活、弘扬批判精神
    第二节 人情和人性的礼赞
        一、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二、重视个性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1980年代探索戏剧的出现
第三章 “第四种剧本”的审美价值和局限
    第一节 “第四种剧本”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浓郁生活气息的展现
        三、通俗化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第四种剧本”的局限性
        一、无法走出国家符码的困境
        二、无法完全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孙维世导演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孙维世的主要艺术道路
    一、重提孙维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新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科学的创作方法:新中国斯氏体系的正宗传播者
    一、斯氏体系在新中国的传播概况
    二、《保尔?柯察金》:斯氏体系的规范运用
    三、《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课程》的选译
第二章 严谨的现实主义:苏俄戏剧在新中国演出的媒介者
    一、苏俄戏剧在新中国的演出概况
    二、《万尼亚舅舅》:现实主义的深度开掘
第三章 大胆的戏剧革新:“第四种剧本”的舞台实践者
    一、勇于拥抱现实的“第四种剧本”
    二、《同甘共苦》:舞台上“人”的彰显
第四章 孙维世的导演艺术风格
    一、对戏剧现实意义的追求
    二、对演员自我创造的重视
    三、对演剧民族风格的探索
结语 新中国剧场艺术建设中的孙维世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5)“第四种剧本”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第四种剧本”接受史
第二章 “第四种剧本”的争鸣与探讨
    一、“写真实”论
    二、主题和人性之争
    三、“典型性”探讨
第三章 “第四种剧本”在文学史上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资料汇编)
致谢

(7)镣铐下的舞蹈——论“第四种剧本”的政治化与人性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以文学参与“时代进程”
三、人情与人性: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
四、结语

(8)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第四种剧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第四种剧本”溯源
    第一节“第四种剧本”的出现
    第二节“第四种剧本”的生成背景
第二章 “第四种剧本”的坎坷遭遇
    第一节 从全面赞誉到审美批评
    第二节 从升级的批评到彻底的批判
    第三节 平反、批判、再平反
第三章 同时期的创作状况
    第一节 模式化创作及其特性
    第二节 个性化创作及特性
第四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裂隙中的现实主义追求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悖论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理论倡导与修正
    第三节 “第四种剧本”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有限突破
第五章 集体意志中个性意识的张扬
    第一节 集体意志对个体意识的改造
    第二节“我们”体话语方式的确立
    第三节 “我们”体话语中的自我显现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与陈恭敏先生谈“第四种剧本”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9)政治话语与人性话语 ——论“第四种剧本”(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第四种剧本”的产生及命运
    第一节 “第四种剧本”的产生
    第二节 “第四种剧本”的多舛命运
第二章 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规范”
    第一节 创作主体:向政治话语的“靠拢”
    第二节 权力话语:对文学的“规范”
第三章 人情与人性: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
    第一节 生活:现实矛盾与真实人生
    第二节 人物:性格的真实与情感的丰富
结语
参考文献

(10)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论文提纲范文)

四、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七年时期苏联戏剧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赵子晗.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2]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3]“第四种剧本”研究[D]. 田汝晔. 山东大学, 2019(09)
  • [4]孙维世导演艺术研究[D]. 艾莎莎. 上海戏剧学院, 2016(02)
  • [5]“第四种剧本”接受研究[D]. 翟业敏. 扬州大学, 2014(02)
  • [6]“第四种剧本”的接受研究[J]. 陈军,翟业敏.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2(01)
  • [7]镣铐下的舞蹈——论“第四种剧本”的政治化与人性化倾向[J]. 张迎宝,董章芳. 小说评论, 2011(S1)
  • [8]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第四种剧本”[D]. 黄寒冰. 上海戏剧学院, 2009(12)
  • [9]政治话语与人性话语 ——论“第四种剧本”[D]. 董章芳. 浙江大学, 2007(04)
  • [10]论“第四种剧本”及其前前后后[J]. 胡星亮. 文学评论, 2003(01)

标签:;  ;  ;  ;  ;  

论“第四本”及其前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