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接入广域网解决方案

局域网接入广域网解决方案

一、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饶晓辉[2](2020)在《基于博弈论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不断发展的通信行业中,多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与相互融合,形成了异构网络。面对各具特点的无线技术,如何既能够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又能保证用户网络接入的服务质量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网络接入选择算法是通过考虑不同的属性,为用户筛选出最优的网络,同时还要满足网络服务供应商利润最大化的需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算法研究工作上做了多层面的探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建立了两个双层网络接入选择博弈模型:1.网络服务供应商和用户;2.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无线中继,以研究在网络接入选择过程中双方的决策情况。本文设计的第一个模型是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用户的网络接入选择博弈模型,其中伯川德博弈描述了网络服务供应商为获得更多的接入用户而进行的网络价格竞争;匹配博弈则描述的是在此价格竞争的前提下,网络服务供应商和用户各自定义网络匹配优先级的整个过程,双方将依据优先级的顺序进行配对。在效用函数的设计中,除了考虑传统的网络属性对用户网络接入选择的影响外,还将不同的业务应用、用户移动速度等属性纳入到判决要素中。仿真结果表明,该双层模型最终能得到收敛的结果,并且各个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收益达到最大化,与基于用户的连续接入和随机接入两种方案相比,网络接入的总优先指数分别有31.32%和40.71%的提升。在过载维护费用变化的条件下,总优先指数也分别有27.96%和38.74%的提升。本文设计的第二个模型是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无线中继的网络接入选择博弈模型,将无线中继之间竞争网络资源的古诺博弈作为双层博弈模型的基础,以网络服务供应商为领导者,无线中继为跟随者的斯塔克伯格博弈作为该模型的主体。把无线中继的网络资源需求量和网络服务供应商制定的网络价格定义为博弈的决策变量,双方调整各自决策变量来优化网络效用。仿真部分对比了不同需求函数下网络价格与双方收益的变化情况,得出了需求量变化率与博弈均衡速度和最终均衡值的关系。在以均衡需求量作为调整策略的条件下,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收益最大增长132.67%,而无线中继的收益则最大增长99.26%。

吴阕[3](2019)在《基于软件定义广域网的协议无感知路由转发》文中提出软件定义网络能使网络获得更强的可编程性、应用感知能力和性能。作为其重要分支,软件定义广域网致力于网络性能的提高和资源管理的智能化。但是由于OpenFlow协议的局限以及广域网设备多、范围大的特点,软件定义广域网的部署面临着可扩展性和延迟、吞吐量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协议无感知转发技术运用在广域网环境中,进一步解耦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来实现与协议无关的转发行为,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对于高流量的广域网环境,协议无感知转发通过减少网络中的流表条目数与源路由转发相结合,提高了网络的整体性能。广域网中的设备和协议众多,但以太网帧的长度是一致的,本文设计了一种插入以太包头和IP包头之间的中间帧格式,使流表通过基于偏移量和长度的流指令集实现转发。这种源路由方式有效的减少了交换机与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对于广域网中软件定义网络与传统网络并存的问题,本文利用TTL字段和流指令集中的删除字段操作来约束数据分组的转发范围,当它离开软件定义网络边界会还原成原始格式使得传统网络设备正常转发。最后,本文采用检查数据分组头部字节的方式验证了协议无感知转发的功能。在单链路拓扑和多播树拓扑两种环境下通过泛洪大量数据流量进行压力测试并比较了该方法与原生OpenFlow协议的性能。实验证实了协议无感知转发技术运用在软件定义广域网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可扩展性以及低延迟、高吞吐量的性能。

韩凯[4](2019)在《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包括在东海、南海海域开展生命救助、海洋安全监管、海上指挥管理,打击海上各种违法活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方面。海事巡逻船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役的千吨级海事巡逻船功不可没,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几个问题:由于吨位低,对抗恶劣海况能力有限,无法执行远海任务;系统通联手段少,近海通信方式依靠运营商的移动网络,移动基站覆盖不到的地方使用微波,但微波通信也会受到距离的制约,影响远海执行任务的能力;千吨级海事巡逻船的通信装备配置低,影响海事船编队指挥和综合指挥能力。所以为了加快推进国家相关规划布局的实施,有效提高我国海事部门应对远海海域执行任务的要求,需要建造一艘综合能力更强、能够适应全球海域内执行海事应急处置任务的新型的万吨级海事船。本文通过对某万吨海事船通信网络进行需求调研,针对需求性分析结果,确定通信网络由海事业务网、航行保障网与日常保障网组成。制定该通信网络拟采用的技术包括:IP地址分配、组播路由、服务质量(QOS)等。总体架构借鉴军事信息网络体系理论基础,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和业务、控制、承载分离的思想,技术分层上采用“四层两面”架构。通过对系统总体架构的深入研究,三网基础部分采用统一技术体制构建承载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由IP体制统一承载。根据业务需求设计了三网基础部分的网络架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路由协议,VL AN划分。明确三网各分系统的功能、性能、内外接口等要求,完成各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对方案中采用的设备进行选型。通过搭建环境进行参数配置,验证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合理、可行。该通信网络方案满足不同业务子系统、不同接入方式、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承载能力提出的要求。通过运用业务分类、流量监测、队列调度、带宽控制及层次化QOS策略,按需实现精细化的流量控制、端到端的可靠传输等服务。该方案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后续项目的工程实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毛明健[5](2019)在《环境监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联网(IoT)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加入节点感知层,实现各种物理对象与互联网的连接,完成数据融合、信息处理及智能控制决策等功能。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需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危化品存储仓库、存储罐体等对所处气象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温度、湿度、日光照射、粉尘浓度等都对存储设施安全有重要影响,物理冲击或碰撞尤其敏感。为此,本文针对危化品存储设施安全监控的需求,开展环境监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多传感器终端、局域网络通信、广域网络通信、数据云平台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论文重点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无源无线冲击传感节点方案、局域网通信方案、广域网通信方案和数据云平台设计方案。(2)研究了无源无线冲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开展了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制作,研发了超低功耗电源管理电路及射频通信电路,实现了对物理冲击的无源、无线监测。(3)设计了物联网终端硬件平台,包括区域覆盖监测系统硬件平台和定点直连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完成了终端硬件系统的制作和调试。(4)设计了系统软件,包括无源无线冲击传感模块信号传输与处理软件、区域覆盖监测系统软件和定点直连监测系统软件,实现了传感数据流从传感器到局域网、经广域网传输到数据云平台的数据链路通信。(5)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无源无线冲击传感器可实现对物理冲击的监测和响应,产生的能量可实现20m左右的无线数据传输;区域覆盖和定点直连物联网系统,可实现对光照、温度、湿度、粉尘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云平台的数据和指令交互正常,工作稳定。

印炜[6](2019)在《配电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测试与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配电系统是用户和变电系统的重要纽带,它的安全运行关乎着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甚至国家的稳定。随着IT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针对在实际配电系统上进行信息攻击和防护测试困难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配电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测试与验证仿真平台,为配电系统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提供成本、风险可控的测试环境。本文首先从配电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攻击注入与安全防护三个方面对测试与验证平台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测试与验证平台的总体框架,然后详细设计并实现了配电SCADA仿真系统。测试与验证平台由物理对象仿真、站场控制系统、广域网仿真以及调度控制中心四部分组成。其中物理对象以IEEE33节点为配电系统模型,采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产生实时状态数据并接收系统的控制指令;站场控制系统和调度控制中心采用MySQL完成数据的存储备份,采用Qt进行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完成对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广域网仿真采用OPNET实现,根据电力系统广域网的特点,模拟其网络环境,实现真实网络与仿真网络的数据交互,提供信息安全分析的广域网环境;站场控制系统和调度控制中心经仿真的广域网通过TCP完成之间的通信。在此基础上,本文测试了系统的静态安全功能;设计和实现了针对配电系统的基于ARP的中间人攻击和基于SYN Flood的DoS攻击,验证了平台的攻击注入模拟功能;提出了一种不同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或故障恢复策略优化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攻击后配电系统的状态数据和网络数据,对其进行异常检测和状态划分,然后根据其结果来采用相应的调度策略实现系统的动态防护,验证了平台的信息安全动态防护方法并测试了其功能。

宋轶平[7](2015)在《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网络建设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网络建设工作始于2004年,由于该联合社目前网络基础设施陈旧,网点覆盖面小,现有的网络系统建设模式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为解决这一瓶颈,迫切需要对现有网络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本文在全方位考虑网络与业务系统关系的基础上,对该联合社的网络建设技术方案作了一系列深入研究。首先,按照未来网络发展速度与趋势,结合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现有组织架构和网络建设成果,制定了该银行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在充分分析该省网络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了其网络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设计需求和功能需求。其次,在明确网络系统建设目标与需求的基础上,从网络整体结构、广域网、局域网、IP地址、路由等方面对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网络系统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并根据各部分的功能实现和性能需求分别设计了解决方案。再次,从服务质量保证、可靠性规划和设备配置方案等层级给出了实用性规划和具体实现方案。最后,鉴于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业务的特殊性需求,给出具体规划实施方案,从省中心联社、市级联社、县级联社和营业网点四个层级,针对不同层级的不同业务需求,分别列出了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和拨号备份设备的选型配置及与之匹配的详细的网络参数配置,有效的确保了整个网络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梁朝辉[8](2015)在《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目前全国范围各区域城际铁路正在加紧规划和建设,如珠三角城际铁路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等,区域城际铁路具有独立组网、独立运营、采用CTCS2+ATO模式控车、线路相对距离短、可实现公交化开行、换乘方便等特点。为了满足城际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需求,本论文结合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特点,从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的功能需求,尤其是区别于国铁客运专线的一些显着特点,以CTC中心系统的实施方案、系统设备软硬件配置及功能实现等关键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研究适用于CTCS2+ATO模式的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的关键技术,梳理房屋、电力、通信等配套需求,研究提出了城际铁路CTC系统总体技术方案、软硬件配置方案、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方案、与其他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备运用环境设计方案以及综合维护管理技术方案,其成果对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的方案设计及工程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叶卫[9](2014)在《信息网络隔离在杭州供电公司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如何保障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之一。网络系统作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网络隔离的实现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现状,对杭州电力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提出了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总体要求,明确了信息内、外网的定位和总体设计原则。通过对国内外多种网络隔离技术的研究分析,从提高网络可靠性、增强信息网络安全性以及投资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几种比较流行的网络隔离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归纳了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了一个物理隔离与MPLS VPN技术隔离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结合企业信息网的现状,开展企业信息网内外网网络隔离方案的设计。确定了广域网骨干链路采用MPLS VPN技术为主,城域网采用物理隔离为主的网络隔离设计方案,并在杭州电力信息网改造升级工作中予以实现。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综合考虑了企业信息网络资源,充分利用了SDH传输链路、通信光纤链路、ADSL等通信通道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用于生产实际。隔离后的网络系统为企业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网络环境,经受住了迎峰度夏和“两会”安保的考验,说明本文的工作成果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周凌枫[10](2013)在《校园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网是覆盖校园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校园网在学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论文针对校园网的建设中的需求,系统地研究了校园网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教学资源开发和解决方案,并对国内外校园网解决方案和着名大学校园网进行了剖析,详细讲述了建设校园网涉及的网络分层结构设计、组网设计、安全设计、网站设计、技术设备系统选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学校具体的校园网设计工程,论述了各种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论文详细论述了一个具体的校园网设计和部署的工程案例,对相关研究和工程实现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2)基于博弈论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异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理论及博弈论概述
    2.1 无线网络概述
        2.1.1 无线个域网
        2.1.2 无线局域网
        2.1.3 无线城域网
        2.1.4 无线广域网
    2.2 网络业务应用
        2.2.1 智慧家居
        2.2.2 智慧城市
        2.2.3 智慧医疗
        2.2.4 智慧交通
    2.3 博弈论理论
        2.3.1 博弈基本概念
        2.3.2 博弈基本类型
    2.4 博弈论在网络接入选择中的应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用户的网络接入选择博弈算法
    3.1 伯川德博弈
        3.1.1 基本模型简介
        3.1.2 伯川德博弈悖论
    3.2 匹配博弈
    3.3 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用户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
        3.3.1 效用函数
        3.3.2 网络服务供应商之间的伯川德博弈
        3.3.3 网络服务供应商与用户的匹配博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无线中继的网络接入选择博弈算法
    4.1 古诺博弈
    4.2 斯塔克伯格博弈
    4.3 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无线中继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
        4.3.1 效用函数
        4.3.2 无线中继之间的古诺博弈
        4.3.3 网络服务供应商与无线中继的斯塔克伯格博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分析与对比
    5.1 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用户的网络接入选择博弈算法仿真
    5.2 基于网络服务供应商-无线中继的网络接入选择博弈算法仿真
    5.3 算法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基于软件定义广域网的协议无感知路由转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软件定义网络核心原理
    2.1 传统网络的局限
    2.2 SDN技术概述
        2.2.1 SDN基本架构
        2.2.2 SDN网络编程接口
    2.3 OpenFlow协议
        2.3.1 OpenFlow协议消息报文
        2.3.2 OpenFlow协议的发展与局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定义广域网的转发策略
    3.1 广域网的结构与优化
    3.2 广域网中的网络协议
        3.2.1 BGP协议
        3.2.2 IS-IS协议
        3.2.3 MPLS与 MPLS-VPN
    3.3 SD-WAN数据平面
        3.3.1 转发决策
        3.3.2 背板转发
        3.3.3 输出链路调度
    3.4 SD-WAN控制平面
        3.4.1 SDN控制器的体系架构
        3.4.2 OpenDaylight控制器的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协议无感知转发的源路由方案
    4.1 协议无感知转发技术
        4.1.1 源路由数据包设计
        4.1.2 数据包处理机制
    4.2 控制器网络拓扑检测原理
        4.2.1 LLDP工作原理
        4.2.2 协议无感知转发的全局拓扑检测方案
    4.3 协议无感知的源地址验证方法
        4.3.1 多级流表
        4.3.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3.3 主动轮巡探测
    4.4 协议无感知转发的流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议无感知转发系统实现
    5.1 系统环境搭建
        5.1.1 Mininet网络环境搭建
        5.1.2 OpenDaylight网络控制器搭建
    5.2 协议无感知转发流程
        5.2.1 POF控制器部署
        5.2.2 POF交换机部署
    5.3 实验评估
        5.3.1 单链路中的实验分析
        5.3.2 多播POF的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4)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海事船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设计思路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2.1 需求六性分析
    2.2 业务需求分析
    2.3 网络组成分析
    2.4 拟采用技术分析
        2.4.1 组播路由
        2.4.2 IP地址规划
        2.4.3 服务质量(QoS)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总体架构
    3.2 海事业务网
        3.2.1 基础网络设计
        3.2.2 编队宽带通信分系统
        3.2.3 船机高速数据传输分系统
        3.2.4 统一通信平台分系统
        3.2.5 海事综合业务分系统
        3.2.6 视频会议分系统
    3.3 航行保障网
        3.3.1 基础网络设计
        3.3.2 维护保障信息分系统设计
        3.3.3 视频监视分系统设计
    3.4 日常保障网
        3.4.1 基础网络设计
        3.4.2 船载手机通信分系统
        3.4.3 船载IPTV分系统
    3.5 网络安全
        3.5.1 概述
        3.5.2 系统方案设计
        3.5.3 设备清单
    3.6 实现与验证
        3.6.1 基础网络方案的实现
        3.6.2 基础网络方案验证
        3.6.3 实现与验证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指标测试
    4.1 测试环境
    4.2 限速方案的选择
        4.2.1 备选方案
        4.2.2 备选方案的比较
        4.2.3 最终的限速思路
    4.3 Hqos policy pq
        4.3.1 测试一、各优先级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限速精度
        4.3.2 测试二、各优先级队列的限速独立性
        4.3.3 测试三、各优先级队列的调度方式为pq
        4.3.4 测试四、各pq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允许的突发报文数量
    4.4 QoS gts
        4.4.1 测试一、各优先级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的限速精度
        4.4.2 测试二、各优先级队列的限速独立性
        4.4.3 测试三、各优先级队列的调度方式为pq
        4.4.4 测试四、各pq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允许的突发报文数量
    4.5 测试结论
        4.5.1 Hqos policy pq限速
        4.5.2 qos gts限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环境监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环境监测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整体设计
    2.1 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2 局域网通信方案设计
        2.2.1 典型局域网无线通信协议
        2.2.2 局域网通信方案设计
    2.3 广域网通信方案设计
    2.4 数据平台方案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节点设计
    3.1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节点整体方案设计
    3.2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器
        3.2.1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器设计
        3.2.2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器结构制作
    3.3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节点电路
        3.3.1 能量转换及控制电路设计
        3.3.2 超低功耗射频发射电路设计
        3.3.3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节点硬件电路
    3.4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节点制作
    3.5 本章小结
4 硬件平台设计
    4.1 区域覆盖监测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4.1.1 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4.1.2 传感节点电路设计
        4.1.3 网关设备电路设计
        4.1.4 区域覆盖监测系统硬件电路
    4.2 定点直连监测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4.2.1 硬件平台设计方案
        4.2.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4.2.3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2.4 定点直连监测系统硬件电路
    4.3 硬件平台的制作与调试
    4.4 本章小结
5 软件系统设计
    5.1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模块软件设计
        5.1.1 发射模块软件
        5.1.2 接收模块软件
    5.2 区域覆盖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5.2.1 ZigBee传感模块软件
        5.2.2 主控模块软件
        5.2.3 ONENET云平台应用
    5.3 定点直连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5.3.1 主控模块软件
        5.3.2 阿里云服务器
        5.3.3 sqlite数据库设计
        5.3.4 C++图形界面开发框架QT
        5.3.5 服务端上位机软件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无源无线冲击传感模块测试
        6.1.1 节点电路测试
        6.1.2 数据传输测试
    6.2 区域覆盖监测系统测试
        6.2.1 下位机测试
        6.2.2 云平台应用测试
        6.2.3 整体功能测试
    6.3 定点直连监测系统测试
        6.3.1 下位机测试
        6.3.2 云平台软件测试
        6.3.3 整体功能测试
    6.4 测试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配电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测试与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2 测试与验证平台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测试与验证平台需求分析
    2.2 测试与验证平台总体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配电SCADA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3.1 物理对象仿真设计与实现
    3.2 站场监控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3.3 调度控制中心仿真设计与实现
    3.4 广域网仿真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仿真平台攻击注入与安全防护测试与验证
    4.1 系统静态安全防护测试
    4.2 系统攻击模拟
    4.3 系统攻击注入测试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调度及故障恢复策略优化
    4.5 系统动态安全防护测试与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网络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网络系统建设目标与需求
    2.1 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2.2 网络系统建设需求
        2.2.1 总体需求
        2.2.2 设计需求
        2.2.3 功能需求
第3章 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3.1 网络整体结构
    3.2 广域网结构设计
        3.2.1 层次划分
        3.2.2 多业务网络
        3.2.3 网络通信资源分析
        3.2.4 一级骨干网设计
        3.2.5 二级骨干网设计
        3.2.6 三级网设计
    3.3 局域网结构设计
        3.3.1 局域网规划
        3.3.2 省中心局域网设计
        3.3.3 市级局域网设计
        3.3.4 县级局域网设计
    3.4 IP地址规划建议
        3.4.1 IP地址规划原则
        3.4.2 IP地址分类
        3.4.3 应用系统IP地址规划
        3.4.4 全省局域网IP地址网段划分
        3.4.5 全省广域网IP地址网段划分
    3.5 路由规划设计
        3.5.1 影响因素甄别
        3.5.2 总体规划设计
        3.5.3 拨号备份路由规划
        3.5.4 与外联机构路由规划
    3.6 网络服务质量保证
        3.6.1 QoS体系
        3.6.2 网络边界使用的Qo S技术
        3.6.3 在网络骨干使用的QoS技术
        3.6.4 建议使用的QoS技术
    3.7 网络可靠性规划
        3.7.1 设备及线路冗余
        3.7.2 VRRP
        3.7.3 STP
    3.8 网络安全性规划
        3.8.1 安全需求分析
        3.8.2 安全解决方案设计
第4章 网络系统实施规划
    4.1 网络拓扑结构
    4.2 路由拓扑结构
        4.2.1 OSPF路由规划
        4.2.2 静态路由规划
        4.2.3 路由汇聚
    4.3 省中心实施操作
        4.3.1 局域网
        4.3.2 广域网
    4.4 市级联社实施操作
        4.4.1 局域网
        4.4.2 广域网
    4.5 县级联社实施操作
        4.5.1 局域网
        4.5.2 广域网
    4.6 营业网点
        4.6.1 局域网
        4.6.2 广域网
    4.7 网络连通性测试
        4.7.1 局域网测试
        4.7.2 广域网测试
        4.7.3 备份线路测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各章节安排
2 运输组织及系统功能需求研究
    2.1 城际铁路运输组织需求研究
    2.2 城际铁路CTC系统功能需求研究
    2.3 小结
3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3.1 国铁高速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三级架构
    3.2 城际铁路网CTC中心系统结构研究
    3.3 城际CTC系统组网技术方案研究
    3.4 小结
4 系统硬件软件配置研究
    4.1 系统硬件配置研究
    4.2 系统软件配置研究
    4.3 信息安全系统研究
    4.4 小结
5 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5.1 城际CTC与信号系统接口
    5.2 城际CTC与外部系统接口
    5.3 小结
6 系统运用环境研究
    6.1 房屋配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6.2 机房环境技术要求
    6.3 电源系统
    6.4 电磁兼容及防雷
    6.5 小结
7 综合维护管理平台研究
    7.1 综合维护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7.2 综合维护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7.3 小结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页
详细摘要

(9)信息网络隔离在杭州供电公司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网络隔离技术发展情况
        1.2.2 国外网络隔离技术发展情况
        1.2.3 智能电网发展情况
    1.3 杭州电力信息网现状分析
        1.3.1 杭州电力信息网现状
        1.3.2 杭州电力信息网存在的问题
        1.3.3 信息网内、外网定位及总体设计原则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2章 信息网络隔离技术
    2.1 信息安全概况
        2.1.1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2.1.2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2.2 信息网络隔离技术概况
    2.3 多协议标签交换
    2.4 路由协议与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域网网络隔离的设计与实现
    3.1 杭州电力信息广域网现状分析
        3.1.1 拓扑结构分析
        3.1.2 设备性能分析
        3.1.3 通道性能分析
    3.2 广域网网络隔离设计
        3.2.1 MPLS VPN安全性分析
        3.2.2 路由协议设计
        3.2.3 广域网网络隔离的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域网网络隔离的设计与实现
    4.1 杭州电力信息城域网现状分析
    4.2 城域网网络隔离的设计
        4.2.1 城区单位组网方案
        4.2.2 局大楼组网方案
        4.2.3 多经单位组网方案
        4.2.4 城域网网络隔离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校园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校园网概述
    2.1 校园网的概念
    2.2 校园网的一般构架
    2.3 华为校园网解决方案
    2.4 中兴校园网解决方案
    2.5 清华同方无线网络解决方案
    2.6 北京大学校园网建设
    2.7 清华大学校园网建设
第三章 校园网设计规划
    3.1 校园网建设流程
    3.2 校园网互联组成部分
    3.3 园区网的设计趋势及相关技术
    3.4 设计校园网园区的互联
        3.4.1 园区网互联拓扑结构
        3.4.2 园区网互联设计趋势及相关技术
    3.5 设计远程连接
        3.5.1 远程连接的设计特点
        3.5.2 远程连接的技术及趋势
    3.6 与 Internet 互联
        3.6.1 联网服务提供商 ISP
        3.6.2 接入 Internet 的方式
        3.6.3 局域网接入 Internet
        3.6.4 计算机拨号上网
第四章 陕西某私塾学堂校园网的实施
    4.1 陕西某私塾学堂网络介绍
    4.2 陕西私塾学堂分校区网络
        4.2.1 运营商接入
        4.2.2 分校日常办公教学网络设备
        4.2.3 终端接入
    4.3 陕西私塾学堂教学 OA 系统核心网络
        4.3.1 运营商接入
        4.3.2 教学 OA 系统核心网络设备
        4.3.3 教学资料库设备
第五章 陕西私塾学堂校园网的运行与管理
    5.1 校园网硬件环境架设与管理
    5.2 教学资料库建设
        5.2.1 安装 DSM
        5.2.2 磁盘空间配置
        5.2.3 系统配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局域网接入广域网的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基于博弈论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机制研究[D]. 饶晓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3]基于软件定义广域网的协议无感知路由转发[D]. 吴阕.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4]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D]. 韩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环境监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D]. 毛明健. 重庆大学, 2019(01)
  • [6]配电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测试与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D]. 印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吉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网络建设规划研究[D]. 宋轶平. 吉林大学, 2015(06)
  • [8]城际铁路CTC中心系统实施方案研究[D]. 梁朝辉.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5(01)
  • [9]信息网络隔离在杭州供电公司的设计与实现[D]. 叶卫.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1)
  • [10]校园网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周凌枫.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局域网接入广域网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