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

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

一、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廖世昌[1](2020)在《基于氢键网络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文中认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液态电解液的存在,其安全性问题一直饱受争议,而若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就可避免许多液态电解质所衍生出的安全问题。传统的聚合物电解质诸如聚氧化乙烯,因其能够有效溶解锂盐而被广泛研究。但其分子链结构简单,导致其结晶程度高,同时由于其熔点低,高温下易熔化,导致材料失效,且室温离子电导率低至10-8 S cm-1,远远达不到商业化使用的要求,因而开发设计新型聚合物电解质体系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主要方向,符合当前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热点。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结构设计引入更多的杂原子提供锂离子跃迁位点,同时调控聚合物分子链相互作用,避免因高温导致材料失效,且提升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具体内容如下:(1)以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为软段、固定两种异氰酸酯(MDI、IPDI)投料比,制备出不同氢键密度的聚合物,并将其掺杂高氯酸锂制备成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交流阻抗谱分析等测试方法,探究改变高氯酸锂含量以及聚乙二醇分子量对所制备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聚乙二醇分子量可以调控聚合物PEG-MPU-IU氢键网络密度大小,越小的软段含量可赋予其较高的氢键密度,氢键密度越大,则聚合物结晶性越差直至无定型态。高氯酸锂的加入容易被聚合物中强极性基团极化,而大部分以自由锂离子的形式存在,且能够与聚合物主链中的脲羰基、醚氧基、氨基等基团发生配位络合,形成交联点导致软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大。20℃时,高氢键密度PEG-MPU-IU系列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电导率最大为2.3×10-7S cm-1,80℃离子电导率最大为3.8×10-5 S cm-1,电化学窗口上限为4.7 V(80℃),电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良好。(2)在极易团聚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修饰,合成出两种可形成氢键的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填充至PEG-MPU-IU-1000-7%溶液中成膜得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后的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在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分散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的添加导致聚合物电解质的软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表面有机链上含有更多质子给体与受体的SiO2-Upy比SiO2-Urea更能促使离子电导率提升。当SiO2-Upy添加量为5 wt%时,20℃下聚合物电解质最高离子电导率为4.46×10-6S cm-1,比填充相同质量分数未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提升1个数量级左右,且80℃时离子电导率可达2.47×10-4S cm-1,电化学窗口最宽为5.1 V,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施雨辰[2](2020)在《基于有机小分子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EC)现象,是指某些特定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当对其施加一定程度的电压时,这一类材料的光学属性会发生可逆的变化。通常来说,电致变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这些特定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随着电解液中离子的掺杂与去掺杂,相对应的氧化还原产物则会表现出不同的光学属性(如吸收、透过以及反射等)从而表现出电致变色现象。由于能发生电致变色的材料(Electrochromic Materials,ECMs),其光学属性可以根据电场变化进行可控的调节,并且其制备手段较为灵活多变,原材料易于获得,因此电致变色材料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种光学领域,如防眩目后视镜、变色眼镜、智能窗、电子显示原件等。在众多的有机与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中,有机小分子因其具有优异的结构可修饰性、颜色表现丰富、光学对比度高以及着色褪色响应迅速等特点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紫罗精(4,4-联吡啶二价阳离子盐)、苯甲酸酯分子及二者的各种衍生物因具有优秀的电致变色性能而拥有巨大的市场化前景。本文主要围绕紫精以及苯甲酸酯这两类材料展开研究,通过引入一系列含有取代基的芳香环来调节这些材料的分子结构,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光学性质的紫精衍生物以及苯甲酸酯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这些衍生物分子电致变色机理的解释、吸收和透过光谱的研究以及相对应电致变色器件响应性能的数据采集上,研究包括以下三个章节:第一和第二章节的工作中,我们在传统紫精结构(N,N-二甲基-4,4-联吡啶二价阳离子盐)的两个吡啶环中引入了两类芳香环体系,一类是带有如烷氧基、三氟甲基等六种具有不同电负性取代基的苯环;另一类是大共轭体系的如蒽、萘等芳香环。当引入第一类取代苯体系时,得到的六种紫精衍生物与传统的紫精相比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电化学性质以及光学性质。由于不同取代基的电负性差异,我们以此调节了六种取代苯紫精衍生物的分子能级以及能带间隙,因此这类衍生物显示出从粉红到深蓝色的丰富色彩以及超过60%的光学对比度,并且六种材料都具有高于180 cm2/C着色效率,这样的光学性质在所有的电致变色材料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另外,由于改变了共轭骨架,致使这类衍生物分子的电化学性质与传统的紫精相比有巨大的差异。我们通过原位电化学测试解释了这一类紫精衍生物的电致变色机理,分析出这类紫精衍生物分子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通过多电子还原以及还原产物之间电子交换的协同作用实现的。我们同时研究了基于这类取代苯紫精衍生物的电致变色器件,得到了器件的响应性能以及长期循环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器件在±1.5 V的工作电压下可以做到在1 s之内实现完全着色,且能够在10 s左右通过自擦除效应褪色。这一系列的器件还可以在该电压下经历数千次的循环而没有明显的光学衰退出现,证明了这一类取代苯紫精衍生物在电致变色显示领域中被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而另一类基于大芳香环体系的四种紫精衍生物在性质上与取代苯紫精衍生物类似,我们依旧通过研究其循环伏安特性了解这些材料的电致变色过程,并且通过研究器件的光学属性得到了相应的电致变色参数。这一系列芳香环紫精衍生物依旧表现出了超高的光学对比度、丰富且饱和度高的色彩、数十秒的响应速度以及上千次的循环稳定性。此外,由于芳香环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这四种紫精衍生物分子同样具有令人惊喜的电致荧光变色性质,其荧光发射在电场的调控下可在“开”与“关”之间可逆地转换。具体数据我们将在正文中进行讨论。在第三章的工作中,我们在对苯二甲酸酯的结构基础上增大了其共轭程度,通过在苯环核心两侧引入了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环从而制备出了四种基于三联苯共轭骨架的苯甲酸酯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电负性差异,得到的四种苯甲酸酯衍生物具有差异较大的能带间隙,因而表现出了丰富的光学性质。在着色态,四种苯甲酸酯衍生物显示出了海军蓝、紫色、粉红色以及墨绿色的饱和色彩,四种材料在褪色与着色之间的光学对比度都大于50%,并且具有较令人满意的着色效率。同时,我们依然通过研究四种苯甲酸酯衍生物的循环伏安测试分析了其电化学性质,并与原位电子自旋共振测试联用首次证明了苯甲酸酯类材料的电致变色机理。我们推测出苯甲酸酯类分子在电解池的阴极共分两步被还原为苯甲酸酯二价阴离子,而第一步还原得到的产物为一种带有强烈光谱吸收的阴离子自由基,这就是苯甲酸酯类材料产生电致变色现象的原因。此外由于烷氧基的富电子效应,Oxy-p这种苯甲酸酯衍生物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电致荧光变色特性,它明亮的蓝色荧光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可逆地在发射与淬灭之间转换,这种独特的电致荧光变色现象为此类苯甲酸酯材料在荧光显示领域提供潜在的应用前景。

李丹琴[3](2018)在《二维层状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能源,目前消耗的主要能源是化石能源。然而,化石能源不但储藏量有限,而且由于大量使用给环境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及相对应的能量存储和转换设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从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角度来看,超级电容器填充了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空隙。因此,超级电容器在储能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现如今超级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牺牲其功率密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其能量密度。而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极的制备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二维MoS2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物理、光学、电子以及电化学性能,在催化、能量存储与转化、传感等各领域均展示出优异的应用前景。然而,MoS2作为透明电极并运用到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报道还未发表。除此之外,在众多文献报道中制备MoS2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比较繁琐,得到的材料往往是粉末,需要添加不导电的粘结剂才能将其固定在电极上。鉴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二维MoS2为研究对象,通过静电层层组装和电聚合法制备了MoS2基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表征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电化学手段对电极的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详细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化学锂离子嵌插法制备得到表面带负电的单层或少层MoS2纳米片。根据正负电荷相吸的原理,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法(LBL),将聚阳离子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MoS2纳米片交替吸附在导电玻璃(ITO)上,得到了ITO/(PDDA/MoS2)x(x=1-20)透明电极。在波长为550 nm处,ITO/(PDDA/MoS2)20透过率为52%。此外,通过肉眼观察可明显的看出ITO/(PDDA/MoS2)20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超声波损伤测试证实平均厚度约为50nm的(PDDA/MoS2)20薄膜牢固地附着在ITO基底上。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0.04 mA cm-2时,ITO/(PDDA/MoS2)20的面积比电容为1.1 mF cm-2,体积比电容为220 F cm-3;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其电容保留率为130%。通过基底材料的探索实验可知,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在载玻片和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基底上同样可制备并得到(PDDA/MoS2)x(x=1-20)透明薄膜。因此,(PDDA/MoS2)x纳米膜具有用于透明或柔性透明的光电子和电子器件的巨大潜力。(2)基于MoS2和导电高分子(CP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通常是采用在MoS2纳米片存在的体系中,单体发生化学氧化聚合来制备。这样做的缺点是单层MoS2容易发生聚集和重新堆叠。然而,在导电高分子的电聚合过程中,带负电荷的单层MoS2可以均匀地掺杂到导电聚合物中,从而能有效避免上述缺点。本工作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将剥离的单层MoS2嵌插入四氟硼酸根离子(BF4-)掺杂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薄膜中,形成PEDOT(BF4-)/MoS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仪(EDS)和电化学方法对所制备的单层MoS2,PEDOT(BF4-)和PEDOT(BF4-)/MoS2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PEDOT(BF4-)/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149.8 mF cm-2,比PEDOT(BF4-)的比电容(35 mF cm-2)高4.3倍。此外,在电流密度为8 mA cm-2下,循环充放电1000次后,PEDOT(BF4-)/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仍保持初始电容的85%。因此,掺入PEDOT(BF4-)薄膜中的单层MoS2可以进一步提高PEDOT(BF4-)的电容性能,这可能是由于复合材料的疏松多孔的纳米结构以及复合材料中MoS2和PEDOT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的结果。(3)为进一步研究MoS2纳米片作为掺杂剂的性能,在同等摩尔浓度下,将MoS2分别与典型的无机电解质高氯酸锂(LiClO4)和有机电解质四丁基四氟硼酸铵(Bu4NBF4)作为掺杂剂,利用电化学法制备聚吲哚(PIn),并分别研究对应所得聚吲哚的电容性能。形貌分析结果表明MoS2/PIn复合材料的形貌更加粗糙,薄膜更完整。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图(SEM-Mapping)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复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得到MoS2/PIn复合材料,MoS2和聚吲哚复合均匀。同时,电化学结果表明当MoS2和吲哚单体的摩尔比为1:2时,得到最大比电容为35 mF cm-2。此外,MoS2纳米片掺杂制备的聚吲哚的电容性分别是高氯酸锂掺杂制备的聚吲哚和四丁基四氟硼酸铵掺杂制备的聚吲哚的7倍和9倍。在电流密度为1 mA cm-2,循环充放电5000次,MoS2/PIn复合材料的电容保留率为88%。

陈立宁[4](2018)在《聚乙二醇衍生物基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前,锂离子电池中起着传递锂离子的主要为液态电解液,但液态电解液的使用会使锂离子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伴有枝晶的形成,而枝晶成长到一定程度会使隔膜遭到毁坏,造成引起电池爆炸的短路。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种优良的离子导体,它通过聚合物链段的运动来传送锂离子,不存在枝晶的生长,同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聚合物作为基体材料,机械性能优异,是未来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PMMA-co-PPEGMA)基和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PEO/PVA)基聚合物电解质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几种不同组成、微观结构的纳米无机物(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包覆二氧化硅(SiO2@PPEGMA)和聚乙二醇接枝氧化石墨(GO-g-PEG))作为填料,采用溶液浇注的方法形成聚合物电解质。本论文如下工作: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尺寸在100nm的SiO2,然后对其表面乙烯基化改性,最后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SiO2@PPEGMA纳米复合粒子;将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出PMMA-co-PPEGMA无规共聚物;将PMMA-co-PPEGMA、LiClO4和SiO2@PPEGMA共混,采用溶液浇注的方法形成聚合物电解质膜。研究发现,SiO2@PPEGMA的加入可以增加聚合物和无机填料之间的界面,形成新的利于离子传导的通道,来提高PMMA-co-PPEGMA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当SiO2@PPEGMA含量在6%时,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达到了5.57x10-5S·cm-1。2、由于氧化石墨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通过对其表面含有的羧基进行酰氯化处理,使表面活性较低的羧基变为活性较大的酰氯基,然后酰氯基团与聚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使聚乙二醇接枝在氧化石墨表面,然后将其掺杂在PEO/PVA的共混物中,通过溶液浇注的方法形成聚合物电解质。研究发现,PVA的加入可以降低PEO的结晶性,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而当加入GO-g-PEG后,PEO的结晶性又可以进一步得以降低,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得到提高。当加入的GO-g-PEG含量为3%时,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为5.5x10-5S·cm-1。3、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作为聚合物基体的增强材料,以含有双键和EO单元的PEGMA作为锂离子的配位体,通过添加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用下,使PEGMA在TPU溶液中发生交联反应,研究不同交联剂添加量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交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得到提高,但是过度交联会导致聚合物链段难以移动,使锂离子在聚合物之间难以发生定向迁移,结果导致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骆伟新[5](2014)在《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离子导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环保、无污染、安全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到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相机等等。传统液态电解质易挥发、泄漏,遇火容易燃烧,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差和热稳定性不佳。而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能有效克服电解液和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缺陷,因此在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本文以MMA与PEGMEMA475做为单体,合成一系列MMA含量不同的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FTIR和1H-NMR表征聚合物的结构与设计的相一致。DSC和XRD表明梳状聚合物是无定型的,分子链的运动性强,TG分析表明梳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同MMA含量的梳状聚合物作为基体树脂,掺杂高氯酸锂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并且研究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梳状聚合物中的醚键与锂离子、主链的羰基与锂离子均存在配位络合作用。并且高氯酸锂在浓度低时,主要是自由移动的离子状态存在;当高氯酸锂的浓度高时,其主要以离子对的形式存在。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随着高氯酸锂的浓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当高氯酸锂的浓度为24wt%时,SPE-9-1、SPE-12-1的离子电导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03×10-5S/cm、6.82×10-5S/cm。并且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线性扫描伏安法表明SPE-9-1-24%的电化学稳定性为4.1V,这与循环伏安法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TG测试表明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分解温度达24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拉伸实验表明梳状聚合物包含的极性羰基,有利于提高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力学性能。利用不同分子量的PEGMEMA与MMA进行共聚,合成一系列PEO支链长度不同的梳状聚合物,FTIR和1H-NMR表征聚合物的结构与设计的相一致。并利用DSC和TG表征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以PEO支链长度不同的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基体树脂,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并研究支链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EO支链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SPE-950-24%在室温下电导率达到7.67×10-5S/cm,其柔性PEO支链是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并且其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其电化学稳定性达到4.3V,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TG分析表明,聚合物电解质的开始分解温度都在210℃左右,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拉伸实验表明,聚合物中的柔性PEO支链会降低聚合物电解质的力学性能

董丹霞[6](2012)在《一种新型碳酸酯在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甘油酯(GC)是近几年内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碳酸酯,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沸点高,毒性低,挥发性小。由于其与PC、EC等有着相似的结构,本论文通过研究将碳酸甘油酯及其衍生物作为液态电解质的有机溶剂以及固态电解质的增塑剂来讨论其在电解质领域的应用。将GC作为有机溶剂,LiClO4为电解质盐,配制不同浓度的液态电解质,通过测试其电化学、化学性能以及电致变色性能可得:①不同浓度电解质电化学稳定窗口比较接近,在3.5V左右,符合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要求(2V)。②LiClO4浓度为0.75mol·L-1的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最大,可达0.63×10-3S·cm-1;组装的电致变色器件在550nm处,最大透过率差值可达12.5%,变色效率为16.39cm2·C-1。将TGC作为有机溶剂,LiClO4为电解质盐,配制不同浓度的液态电解质,通过测试其电化学、化学性能以及电致变色性能可得:①不同浓度的TGC电解质电化学稳定窗口比较接近,在3.0V左右,符合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要求(2V)。②LiClO4浓度为0.75mol·L-1的电解质的本体电阻值最小,电导率值最大可达0.74×10-3S·cm-1;将GC作为增塑剂应用到P(AN-MMA)(nAN:nMMA=1:1)聚合物电解质中,改变GC的用量,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电解质组装成glass/FTO/WO3/电解质/TiO2-CeO2/FTO/glass的电致变色器件。通过DSC、XRD、交流阻抗技术、循环伏安曲线等研究了电解质的性能,结果表明增塑剂的加入使聚合物电解质的Tg降低;当VAN+MMA:VGC=4:2时,P(AN-MMA)-GC-LiClO4体系拥有最大室温离子电导率0.33×10-3S-cm-1;充放电使用300次后,透过率差值达20.1%(550nm),此时的变色效率为6.89cm2·C-1。

张楠[7](2012)在《双电层有机电解液体系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碳酸二甲酯(DMC)为溶剂,研究了DMF/LiNO3和DMC/LiClO4溶液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红外和荧光光谱性质,并通过计算模拟对研究结果加以验证:1、溶液体系处于不同浓度时满足不同的电导理论:较低浓度下满足离子溶剂化电导理论,离子与溶剂分子受到电泳效应和驰豫效应的影响,电导率随浓度增加缓慢;较高浓度下溶液满足离子缔合电导理论,此时DMF分子受Li+强烈作用定向排列而形成溶剂化层,Li+周围的DMF分子对Li+的阻碍作用降低导致Li+以及周围的溶剂分子移动速率增大,体系电导率变大的趋势加剧。2、随着溶质的加入,DMF和DMC分子与阳离子发生溶剂化作用,通过红外光谱中N-C=O和C=O伸缩振动的变化计算出溶液体系的溶剂化数并从理论上证实了离子与溶剂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溶液中阴阳离子形成自由离子对和接触离子对,计算得到溶液内缔合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3、通过比较荧光光谱图发现NO3-和ClO4-中的氮原子和氯原子质子化使n→π跃迁减少,从而导致溶液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对低浓度下LiClO4/DMC溶液体系荧光光谱图进行高斯分解得到5个基元峰,离子缔合常数影响高斯基元峰的半高宽,即谱线的展宽越大,溶液中离子缔合作用越显着。4、[Li(DMF)n]+团簇中C-N和C=O振动谱带发生红移,由此判断溶液体系中C-N和C=O的键性发生了改变, N-C=O形成定域键。随着DMF数目的增加,[Li(DMF)n]+团簇中的Li+部分所带有的正电荷逐渐减少,给电子能力降低,N-C=O基团中氧原子对Li+部分的吸电子能力相应减小,导致O-Li间σ键长缩短。比较[Li(DMF)n]+各团簇的前线分子轨道组成,发现吸收光谱均来自HOMO中氧原子和氮原子向LUMO中锂原子的电子跃迁。

李明[8](2011)在《离子液体改性丁腈橡胶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将离子液体(IL)和高氯酸锂加入丁腈橡胶(NBR)或其衍生物基体中制备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并分别从离子液体改性、丁腈橡胶基体改性和化学交联方式等角度进行设计,研究了离子液体、聚合物基体以及交联作用对GPE的性能的影响。从对离子液体改性的角度进行研究。用环氧树脂化学改性带有羧基官能团的IL,并作为有机溶剂与NBR和LiClO4混合制得GPE。红外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波谱证明了环氧树脂的环氧基与IL的羧基以较高的转化率发生反应。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含环氧树脂改性IL的GPE样品的离子电导率高于含未改性IL和不含IL的电解质样品。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环氧树脂改性的IL有利于GPE中的LiClO4溶解和解离。从对聚合物基体改性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酯化反应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接枝到羧基丁腈橡胶(XNBR)的侧基上,制备了梳状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证明了接枝反应的成功,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了梳状共聚物中接枝的聚乙二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以XNBR和梳状共聚物为基体,与LiClO4-IL和过氧化二苯甲酰混合后,经过热处理制得化学交联型GPE。交流阻抗分析表明GPE的室温离子电导率随基体中mPEG接枝含量和LiClO4-IL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最高达到10-3 S/cm数量级。示差扫描量热和动态力学分析表明,梳状共聚物中mPEG的结晶行为受到抑制,梳状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GPE的模量随着mPEG接枝含量的增大而下降。线性伏安扫描表明GPE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到5 V以上,循环伏安扫描表明LiFePO4/GPE/Li电池在室温下具有循环可逆性。从交联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使用环氧化多面体聚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交联剂,与胺基丁腈橡胶(ATBN)、LiClO4和IL混合后,通过对共混物热处理进行化学交联,制得无机-有机杂化的GPE。红外光谱分析了交联反应的过程以及IL与LiClO4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促进LiClO4的解离。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随着IL添加量的增大,GPE中LiClO4晶体逐渐减小,主要溶解于IL相中。交流阻抗测试表明随着IL用量增大,GPE的离子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减少环氧化POSS的用量,GPE的凝胶含量和模量减小,离子电导率增大,达到10-4 S/cm数量级。热重分析表明GPE的热分解温度超过200°C。循环伏安扫描表明,GPE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4 V以上,组装成的Al/GPE/Li电池的电极过程是可逆的。

赵严,邓建辉,刘美玲,李海涛,张友玉[9](2011)在《二茂铁乙炔苯巯基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文中提出以室温下Zn/Me2SiCl2/DMA还原体系代替传统低温下(-78℃)有机锂试剂体系,高收率合成了4-乙酰巯基碘苯(6)和4-碘苯甲硫醚(7)。分别将二者与二茂铁乙炔偶联合成了二茂铁乙炔基苯硫酚衍生物1和2。研究了衍生物1和2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将其自组装到金电极上,获得了电活性较好的修饰电极。衍生物1修饰Au/GCE电极对芦丁有良好的催化电氧化作用,在生物/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

关玉珍[10](2009)在《高氯酸锂含量的测定》文中提出研究了高氯酸锂主含量测定的方法。选择了高氯酸根与氯化四苯膦生成沉淀的条件。在水溶液中,以氯化四苯膦为沉淀剂,用玻璃滤砂坩埚过滤出沉淀,在100℃烘干后称重,以求得高氯酸锂的含量。

二、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氢键网络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1.2.2 液态电解质
        1.2.3 液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1.2.4 固态电解质
    1.3 锂离子电池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1.3.1 常见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
        1.3.2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传递机理
        1.3.3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要求与难点
    1.4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改性方法
        1.4.1 共聚
        1.4.2 接枝
        1.4.3 交联
        1.4.4 共混
        1.4.5 无机粒子填充
    1.5 本文选题意义、主要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表征手段方法
        2.2.1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2.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2.3 热失重分析测试
        2.2.4 X射线衍射测试
        2.2.5 差式扫描量热法测试
        2.2.6 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测试
        2.2.7 X射线能谱分析测试
        2.2.8 交流阻抗谱测试
        2.2.9 电化学窗口测试
第3章 基于PEG分子量调控氢键网络密度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合成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氢键网络聚合物(PEG-MPU-IU)合成
        3.2.2 聚合物电解质膜(PEG-MPU-IU/Li Cl O4)制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氢键网络聚合物PEG-MPU-IU核磁氢谱表征
        3.3.2 氢键网络聚合物PEG-MPU-IU红外光谱表征
        3.3.3 氢键网络聚合物PEG-MPU-IU氢键密度分析
        3.3.4 氢键网络聚合物PEG-MPU-IU结晶性表征
        3.3.5 聚合物电解质PEG-MPU-IU/Li Cl O4 表面形貌
        3.3.6 聚合物电解质PEG-MPU-IU-1000/Li Cl O4 结晶情况
        3.3.7 聚合物电解质PEG-MPU-IU-1000/Li Cl O4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3.3.8 聚合物电解质PEG-MPU-IU-1000/Li Cl O4 热稳定性分析
        3.3.9 聚合物电解质中PEG-MPU-IU与 Li Cl O4 相互作用情况
        3.3.10 聚合物电解质PEG-MPU-IU/Li Cl O4 电化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填充复合氢键网络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4.2.2 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两种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结构表征
        4.3.2 PMI/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电解质表面形貌
        4.3.3 PMI/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电解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4.3.4 PMI/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电解质热稳定性分析
        4.3.5 PMI/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分析
        4.3.6 PMI/脲基化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窗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概述
    5.2 工作不足之处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成果

(2)基于有机小分子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致变色的定义
    1.2 电致变色材料的分类
    1.3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
        1.3.1 导电聚合物
        1.3.2 有机小分子电致变色材料
    1.4 电致变色器件
    1.5 电致变色性能的表征
        1.5.1 光学对比度
        1.5.2 着色效率
        1.5.3 着色褪色响应时间
        1.5.4 循环稳定性
    1.6 电致变色器件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取代苯大共轭体系紫精衍生物的电致变色器件
    2.1 大共轭体系紫精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以及测试仪器
        2.2.2 紫精衍生物的合成
        2.2.3 电解液的配制以及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紫精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
        2.3.2 紫精衍生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能
        2.3.3 紫精衍生物相应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
        2.3.4 基于紫精衍生物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性能
        2.3.5 紫精衍生物的荧光性质
    2.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芳香环大共轭体系紫精衍生物的电致变色器件
    3.1 基于芳香环共轭体系紫精衍生物的介绍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以及测试仪器
        3.2.2 基于芳香环紫精衍生物的合成
        3.2.3 电解液的配制以及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芳香环紫精衍生物及其器件的电化学性能
        3.3.2 基于芳香环紫精衍生物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能
        3.3.3 基于芳香环紫精衍生物电致变色器件的响应性能
        3.3.4 基于芳香环共轭体系紫精衍生物的荧光性质
    3.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苯甲酸酯的有机电致变色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以及测试仪器
        4.2.2 紫精衍生物的合成
        4.2.3 电解液的配制以及电致变色器件的组装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苯甲酸酯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能
        4.3.2 基于苯甲酸酯衍生物器件的电致变色性质的研究
        4.3.3 基于苯甲酸酯衍生物器件的响应性能的研究
        4.3.4 Oxy-p的电致荧光变色性质
    4.4 总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3)二维层状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超级电容器
        1.1.1 超级电容器简介
        1.1.2 超级电容器分类
        1.1.3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1.1.4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现状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1.2.1 碳材料
        1.2.2 金属氧化物材料
        1.2.3 导电高分子材料
        1.2.4 金属硫化物材料
        1.2.5 复合材料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静电层层组装法
        2.2.2 电化学聚合法
    2.3 电极材料形貌及结构表征
        2.3.1 扫描电镜(SEM)测试
        2.3.2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2.3.3 透射电镜(TEM)测试
        2.3.4 Zeta电位测试
        2.3.5 紫外光谱分析(UV-Vis)测试
        2.3.6 X射线光电子衍射(XPS)测试
        2.3.7 拉曼测试(Raman)测试
        2.3.8 热重(TG)测试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循环伏安性能
        2.4.2 恒电流充放电性能
        2.4.3 交流阻抗分析
        2.4.4 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层层自组装MoS_2/PDDA透明纳米复合膜的电容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MoS_2 的制备
    3.3 MoS_2 的表征
        3.3.1 AFM
        3.3.2 Cross-SEM和 TEM
        3.3.3 丁达尔效应
        3.3.4 Zeta电位测试
        3.3.5 粒径测试
    3.4 MoS_2 透明电极的制备
    3.5 透明电极的表征
        3.5.1 XPS
        3.5.2 AFM和 SEM
        3.5.3 STEM
    3.6 光学性能研究
    3.7 机械稳定性能研究
    3.8 电容性能测试
        3.8.1 CV和 CD
        3.8.2 EIS和循环稳定性
    3.9 透明电极基底研究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化学制备PEDOT(BF4-)/MoS_2 复合材料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复合材料的制备
        4.2.1 PEDOT(BF4-)/MoS_2 复合材料的电聚合行为
        4.2.2 PEDOT(BF4-)/MoS_2 复合材料的条件优化
    4.3 PEDOT(BF4-)/MoS_2 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4.3.1 SEM
        4.3.2 XPS
        4.3.3 TEM和 HRTEM
    4.4 电容器性能测试
        4.4.1 CV和 CD
        4.4.2 EIS和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聚合制备MoS_2 掺杂的聚吲哚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吲哚的电聚合
        5.2.1 MoS_2 乙腈溶液的制备
        5.2.2 吲哚的聚合行为分析
    5.3 PIn/MoS_2 复合材料的条件优化
    5.4 聚合物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5.4.1 SEM和 SEM-Mapping
        5.4.2 TEM和 HRTEM
        5.4.3 TGA
        5.4.4 Raman
        5.4.5 XPS
    5.5 电容器性能测试
        5.5.1 CV和 CD
        5.5.2 EIS和稳定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化学性能图
附录B 表征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聚乙二醇衍生物基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概况
    1.2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1.2.1 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
        1.2.2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传送机理和热力学模型
        1.2.3 聚合物电解质的基本要求
    1.3 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方法
        1.3.1 溶于聚合物的锂盐
        1.3.2 共混
        1.3.3 共聚
        1.3.4 交联
        1.3.5 掺杂无机粒子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2章 SiO_2@PPEGMA掺杂PMMA-co-PPEGM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过程
    2.3 样品的测试和表征
    2.4 结果与分析
        2.4.1 SiO_2@PPEGMA及其共聚物的表征
        2.4.2 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乙二醇接枝氧化石墨掺杂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过程
    3.3 样品测试和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TPU/PEGMA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电化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过程
    4.3 样品测试和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离子导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2 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2.2 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1.3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概述
        1.3.1 PMMA 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1.3.2 PAN 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1.3.3 PEO 基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1.3.4 PVDF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1.3.5 其它类型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1.4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概述
        1.4.1 共聚改性
        1.4.2 共混改性
        1.4.3 交联改性
        1.4.4 接枝改性
        1.4.5 超支化和星型聚合物
        1.4.6 无机填料改性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6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不同 MMA 含量的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步骤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1~H-NMR 分析
        2.3.3 元素分析
        2.3.4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2.3.5 DSC 分析
        2.3.6 X-射线衍射分析
        2.3.7 热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 MMA 含量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2.4 电化学测试原理
        3.2.5 测试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3.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4 离子电导率
        3.3.5 线性扫描伏安法——电化学稳定性
        3.3.6 循环伏安法
        3.3.7 界面性质
        3.3.8 热稳定性分析
        3.3.9 力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支链长度的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步骤
        4.2.4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TIR 分析
        4.3.2 1~H-NMR 分析
        4.3.3 元素分析
        4.3.4 GPC 分析
        4.3.5 DSC 分析
        4.3.6 XRD 分析
        4.3.7 TG 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支链长度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步骤
        5.2.4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TIR 分析
        5.3.2 离子电导率
        5.3.3 电化学稳定性
        5.3.4 循环伏安法
        5.3.5 热稳定性
        5.3.6 拉伸性能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一种新型碳酸酯在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智能窗概述
    1.2 电解质概述
    1.3 电解质分类
        1.3.1 液态电解质
        1.3.2 聚合物电解质
    1.4 提高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性的途径
    1.5 PAN类聚合物电解质概况
        1.5.1 PAN类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1.5.2 PAN类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1.5.3 PAN类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
        1.5.4 PAN类聚合物电解质导电机制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碳酸甘油酯及其衍生物在液态电解质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碳酸甘油酯的合成
        2.2.3 甘油碳酸酯衍生物-三(2,3-甘油碳酸酯)均苯三甲酸酯的合成
        2.2.4 器件的组装
        2.2.5 电致变色器件(ECD)的组装
    2.3 样品的表征
        2.3.1 样品结构的表征
        2.3.2 电解质电化学性能测试
        2.3.3 电致变色器件电化学和光学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甘油碳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2.4.2 核磁分析
        2.4.3 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测试—线性循环伏安(LSV)曲线
        2.4.4 交流阻抗分析
        2.4.5 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伏安分析
        2.4.6 电致变色器件光学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GC作为增塑剂在P(MMA-AN)基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样品的表征
        3.3.1 P(MMA-AN)红外光谱(FT-IR)
        3.3.2 差示扫描量热(DSC)
        3.3.3 X-射线衍射(XRD)
        3.3.4 样品电化学性能测试
        3.3.5 光学性能测试
    3.4 结果讨论
        3.4.1 反应条件的选择
        3.4.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3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4.4 X-射线衍射扫描(XRD)分析
        3.4.5 电化学表征
        3.4.6 交流阻抗(IMP)分析
        3.4.7 光学表征
    3.5 本章小结
4 绪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7)双电层有机电解液体系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前言
    1.2 双电层电解液的研究现状
        1.2.1 双电层电解液的分类
        1.2.2 电解液的性质
        1.2.3 电解液体系内的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效应
        1.2.3.1 离子溶剂化效应和离子溶剂化数
        1.2.3.2 离子缔合效应和缔合平衡常数
        1.2.3.3 离子溶剂化和离子缔合的研究进展
    1.3 量子化学计算及分子轨道理论
        1.3.1 量子化学理论及其方法概述
        1.3.2 量子化学用于溶液体系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
        1.3.3 分子轨道理论
        1.3.3.1 前线轨道理论
        1.3.3.2 分子轨道与光谱学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 双电层电解液电化学性质对溶液体系内部结构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DMF 和 DMC 性质及模拟
        2.2.3 高氯酸锂和硝酸锂的性质及模拟
    2.3 电解液体系的离子电导理论
        2.3.1 简化的离子氛模型
        2.3.2 较低浓度下离子溶剂化电导理论
        2.3.3 较高浓度下离子缔合电导理论
    2.4 LiNO_3/DMF 和 LiClO_4/DMC 溶液体系电化学性质测量与分析
        2.4.1 溶液体系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测量
        2.4.2 循环伏安曲线的测量
    2.5 结论
第三章 DMF/DMC 溶液体系内部离子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及模拟 .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锂离子在 DMF 溶剂中的离子溶剂化现象
        3.3.2 锂离子在 DMC 溶剂中的离子溶剂化
        3.3.2.1 DMC 分子中 C=O 伸缩振动变化的讨论
        3.3.2.2 Li~+与 DMC 分子溶剂化数的计算
        3.3.2.3 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作用的结构验证
        3.3.3 阴离子缔合平衡常数计算
        3.3.3.1 DMF 溶剂中 NO_3~-的缔合平衡常数的计算
        3.3.3.2 DMC 溶剂中 ClO_4~-的缔合平衡常数的计算
    3.4 结论
第四章 LiNO_3/DMF 和 LiClO_4/DMC 溶液体系荧光光谱图的分析与指认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部分
        4.2.3 结果与讨论
        4.2.3.1 同溶剂(DMF 溶剂)中阴阳离子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4.2.3.2 利用发光对团簇种类的大致判断
        4.2.3.3 离子缔合常数对荧光峰半高宽的影响
    4.3 结论
第五章 高斯模拟轨道能级图电子的越迁对电解液体系内部变化的理论解释
    5.1 前言
    5.2 实验得到的红外光谱与理论计算得到的红外光谱比较
    5.3 DMF 与 DMC 团簇分子的几何构型及电荷分布
        5.3.1 (DMF)_n和[Li(DMF)_n]~+团簇分子的几何构型及电荷分布[92,93]
        5.3.2 (DMC)_n和[Li(DMC)_n]~+分子几何构型的电荷分布
    5.4 [Li(DMF)_n]~+分子团簇的分子轨道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离子液体改性丁腈橡胶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使用的主要缩写词及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合物电解质
        1.1.1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概述
        1.1.2 聚合物电解质概述
        1.1.3 聚合物电解质的基体
        1.1.4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1.1.5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1.1.6 特殊聚合物电解质
    1.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1.2.1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概述
        1.2.2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的有机溶剂
        1.2.3 交联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用
        1.2.4 化学交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制备
    1.3 离子液体及其在电解质中的应用
        1.3.1 离子液体的定义和特性
        1.3.2 离子液体的分类
        1.3.3 离子液体电解液
        1.3.4 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
    1.4 丁腈橡胶基聚合物电解质
        1.4.1 丁腈橡胶概述
        1.4.2 丁腈橡胶基聚合物电解质
    1.5 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方法
    1.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环氧树脂改性离子液体制备丁腈橡胶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试样制备
        2.2.3 结构和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环氧树脂改性离子液体的研究
        2.3.2 GPE离子电导率研究
        2.3.3 GPE形貌和结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 PEG接枝XNBR梳状聚合物基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实验步骤
        3.2.3 结构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NBR接枝mPEG的反应研究
        3.3.2 接枝共聚物XNBR-mPEG的研究
        3.3.3 GPE离子电导率研究
        3.3.4 GPE动态力学分析
        3.3.5 GPE电化学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氧化POSS交联的ATBN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实验步骤
        4.2.3 结构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交联反应研究
        4.3.2 GPE离子电导率研究
        4.3.3 GPE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4.3.4 环氧化POSS对GPE电导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4.3.5 GPE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9)二茂铁乙炔苯巯基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1.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2.1 4-乙酰巯基碘苯 (6) 的合成
        1.2.2 4-碘苯甲硫醚 (7) 的合成
        1.2.3 目标化合物1的合成
        1.2.4 目标化合物2的合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中间体6和7合成方法的改进
    2.2 化合物1和2的光谱特点
    2.3 目标化合物1和2的电化学性质
    2.4 二茂铁衍生物自组装修饰膜对芦丁在电极上氧化的催化作用
3 结 论

(10)高氯酸锂含量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1.2 仪器
2 实验步骤
    2.1 实验溶液的制备
    2.2 测定
    2.3 结果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氯化四苯膦 (TPPCI) 加入量的选择
    3.2 沉淀烘干温度试验
    3.3 沉淀烘干时间试验
    3.4 沉淀放置时间试验
    3.5 沉淀洗涤次数试验
    3.6 酸度对沉淀的影响
    3.7 共存离子的影响
    3.8 样品倍增试验
    3.9 佛尔哈德法与氯化四苯膦法测定结果对照
    3.1 0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酸碱滴定法与氯化四苯膦法测定结果对照
    3.1 1 样品分析结果
4 结论

四、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氢键网络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D]. 廖世昌. 华侨大学, 2020(01)
  • [2]基于有机小分子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D]. 施雨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二维层状MoS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D]. 李丹琴.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
  • [4]聚乙二醇衍生物基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 陈立宁.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5)
  • [5]梳状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离子导电性能研究[D]. 骆伟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一种新型碳酸酯在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D]. 董丹霞. 天津科技大学, 2012(07)
  • [7]双电层有机电解液体系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D]. 张楠.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8]离子液体改性丁腈橡胶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D]. 李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9]二茂铁乙炔苯巯基化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J]. 赵严,邓建辉,刘美玲,李海涛,张友玉. 应用化学, 2011(10)
  • [10]高氯酸锂含量的测定[J]. 关玉珍. 分析试验室, 2009(S2)

标签:;  ;  ;  ;  ;  

高氯酸锂中钡的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