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

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

一、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1)在《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文中提出南政办[2021]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龚桂莉[2](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外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的文献数量却略显不足。与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除了一般的旅游功能外,还具备环境保护功能、社区发展功能和生态教育功能。这说明,一方面社区扶贫是生态旅游与生俱来的固有义务和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扶贫比普通的旅游扶贫更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论文即以世界现代生态旅游扶贫理论为指导,进行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期获得最大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秦巴山区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全国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同时还属于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它既扮演着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角色,又承担着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担,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秦巴山区如何选择既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特色优势,又能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发展之路,即如何找到实现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发展之路和开发模式,意义重大。广义的秦巴山区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河南、湖北六省交界的山地区域,论文以狭义的秦巴山区(涉及四川片区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等)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扶贫现状及进展,分析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紧紧依托秦巴山区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的特色和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的特点,以生态旅游扶贫理论为指导,结合山地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秦巴山区贫困现状、贫困成因及区域发展历程,确定了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最佳途径——生态旅游扶贫。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扶贫基础条件和扶贫开发环境分析,结合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和旅游商品型三种旅游扶贫开发路径。最后,以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较好的南江县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南江县不同功能区域(集镇、乡村、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研究了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受益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和人才保障机制。

卢曼[3](2018)在《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城市群的自然生态空间、生态过程,解读城市群生态关系,是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保障城市群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水环境安全等生态建设的基础性科学问题,对于构建区域自然生态空间体系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梳理了城市群、生态空间、生态过程和自然度等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讨论了国内外生态空间规划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结论,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2)讨论了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特征,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3)运用生态学的生态敏感性、自然度等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自然生态斑块的数量、规模、空间位置和自然属性;(4)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流分析方法,研究了珠三角的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系统地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数量、规模、空间位置和自然属性;(5)根据珠三角洲自然生态斑块(空间)、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的系统性研究,构建了由262个生态源斑块、49条生态廊道和32个生态节点构成的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空间体系(模型)。其中,生态源斑块面积3.22万平方千米,占珠江三角洲陆域国土面积的60.07%;生态源斑块主要包括森林斑块、农田斑块、水体湿地斑块和城市绿地斑块等4种类型;生态源斑块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珠三角城市群的国土生态安全、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群的基础性生态屏障。生态廊道包括13条山脉廊道、13条河流廊道、1条沿海防护林廊道、21条生物廊道和道路廊道等,主要功能是维护珠江三角洲生态关系的连续性、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生态节点是指生态源斑块和生态廊道中需要建设和修复的关键间断区域和间断点,包括8个斑块生态节点、24个廊道生态节点。由262个生态源斑块(包括需要建设和修复的8个生态节点)—49条生态廊道(包括需要建设和修复的24个生态节点)构建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体系,自然生态空间层次分明,生态关系连接性强,既符合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空间结构模型,也贴合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诉求,是珠江三角洲科学合理的自然生态空间模式。本文的创新点是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城市群自然生态斑块和生态流的空间、生态和自然属性,解读了城市群的自然生态过程和生态关系,并构建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模型。

郭子良[4](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高瑀晗[5](2014)在《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研究》文中认为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甘交界的子午岭山脉,属延安市管辖,2009年12月1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以陕政函〔2009〕205号批准同意设立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31′~108°49′,北纬35°30′~35°46′之间,南北长约24km,东西宽约18.5km,总面积24650.8公顷。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野大豆、刺五加、紫斑牡丹、核桃楸、黑鹳、金雕、豹等珍稀动植物物种。陕西桥山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存在着土地经营权属不清的问题。在保护区建立之初,考虑到劳改农场属于军事化管理,区内人员活动范围有严格控制,且劳改农场的农地主要在沟道底部的平缓地带,他们的存在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不会造成影响或影响极为有限,所以就将其划入保护区范围,只是未将这部分区域计入保护区面积。近年来,不断有石油勘探企业进入劳改农场所属的农地勘探和设立钻井油场,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带来不小压力,由于这一区域的土地权属归劳改农场所有,保护区无权干涉,多年来,尽管保护区管理处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无法满足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因此,为继续拓展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空间,着眼于保护区建设的长远需要,解决原功能分区的历史局限性和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开展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实属必要。本文以“保护优先”为根本出发点,立足长远,兼顾当前,在保证保护区的性质、主要保护对象不发生改变,保证原生植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保护生物学基本理论,综合考虑保护区的地形、地理和社会因素,以及保护区生境特征和保护对象分布状况,从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该地区天然植被和重点物种并调动周边社区群众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多目标适应性分析方法进行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了调整。调整结果为,保护区范围总面积由原来的24650.8公顷调整为13112.0公顷,总面积减少11538.8公顷,调出面积占到原保护区面积的46.8%。其中,调整后核心区面积3884.0公顷,占29.6%;缓冲区面积4108.0公顷,占31.3%;实验区面积5120.0公顷,占39.1%。尤其是将在保护区范围内的劳改农场农地调出保护区范围,这样做既理顺了保护区土地经营权属,又化解了保护区与劳改农场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调整后的结果显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均有减少,但各功能区面积比例变化不大,仍旧维持在3:3:4的比例。由于各个功能区面积足够大,能够发挥保护当地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与调整前比较,只是面积减少,原保护区以子午岭主梁作为核心区、其周边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基本结构没有变。由于保护区面积缩小,土地权属争执消除,保护区各类措施能够全面落实,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次生林和珍稀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通过调整,降低了珍稀动、植物濒危的风险,减少了迅速经济发展对保护区的影响,有效缓解了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强化了保护效果。

韩凤[6](2014)在《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湖南省国家级、省级、县级森林类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人收集资料、调研和参与,初步研究构建了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全省83个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和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了湖南森林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并以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到2012年底,湖南省共建立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09个。其中83个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为762663.3hm2。2001-2012年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分别增加了29个和100844hm2。湖南省14个市(州)和122个县(市、区)环保局、林业局分别设立了生态科(股)、保护科(站、股)。(2)湖南省83个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除娄底市、湘潭市以外的12个市(州)归属省环保厅综合管理;已有61个建立了管理机构,占总数的73.49%。各级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配置(平均)为:国家级57人、省级30人、县级15人;技术人员配置(平均)为:国家级15人、省级4人、县级3人。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0%的森林保护区共有24个。58个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明确,其中32个森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大于1/3;55个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较完善;31个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33个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编制了完善的总体规划。(3)作者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包含保护价值、基础条件、建设管理措施、保护成效,四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4)采用已经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全省83个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湖南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67.89分,其中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森林类自然保护区数量(比例)分别为19个(22.89%)、26个(31.33%)、8个(9.64%)、30个(36.14%)。国家级、省级、县级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为90.44分、79.46分和53.05分。(5)通过评价结果分析,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与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职能重叠;(2)法制建设基础薄弱;(3)管理机构不够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4)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建设资金缺乏;(5)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6)生态旅游管理不规范;(7)建设和保护规划欠科学,规划不落实。(6)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和管理措施:一、强化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和功能保护,逐步开展保护区“一区一法”立法工作;二、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人员;三、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积极探索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四、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监督。五、科学保护和利用保护区资源环境,有效地开展生态旅游。六、严格控制,实事求是的修编、调编,做好和落实保护与建设规划。(7)莽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经验:健全管理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完善管理制度;争取国家资金补助;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聂宇一[7](2014)在《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江西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中,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数量众多,具有举足轻重的保护价值意义,是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体。论文通过现场考察、部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信函咨询等形式,系统收集了全省29个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数据,包括全部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总体规划、管理现状等相关材料,构建了完整的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库。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四分位法及参数估计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江西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排序结果。同时运用GIS技术,利用ArcGIS等软件,结合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按森林植被空间分布、区域空间分布等多角度进行阐述。论文通过对江西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旨在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科学晋级、优先建设、重点管理和优化空间布局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结合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江西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体系,计算出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该体系共计3个层次19个指标,系统层分别是多样性指标、稀有性指标、代表性指标、自然性指标、社会经济价值指标和面积适应性指标,指标层包括植被型数、高等植物数、陆生(脊椎)动物种数等。(2)根据四分位法,结合评价体系及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划分了指标层指标相应的评价档位分值、区间及等级,计算得出29个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系数及排序结果。(3)将江西省遥感影像(TM)数据、全省行政区划图、全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图等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不平衡,赣州、九江两市保护区数量、密度较大,而鹰潭、新余等密度较小,全省自然保护区分布基本与森林优势植被分布一致,但在赣南自然地理区东南部及赣中雩山山地丘陵地区出现了保护区空缺。(4)运用参数分析方法,结合保护价值排序结果和全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特征,提出将修河源五梅山等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尽快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齐云山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优先重点建设保护区等建议。

靳丽莹[8](2012)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省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建立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省份,在保护区建设速度、规模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尽管如此,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实践中重数量轻质量、管理滞后于建设、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尖锐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深刻影响了保护区职能的发挥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评价,对制约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进行科学诊断,积极探讨增进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途径和方式,是新时期广东省乃至全国自然保护事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引入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实践,采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系统、全面地研究设计了既有针对性又有普适性的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共14类36项100个指标,并对指标评定的标准和方法给予阐释,使其兼具客观性、定量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所设指标体系对广东全省213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了逐项评分,结果显示:广东省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20%达到优秀,80%达到良好;5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中32%达到优秀,60%达到良好;155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中34%达到优秀,49%达到良好。评估结果反映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在规划设计、管理制度、资源保护工作、社区协调性等方面取得显着成就,而在经费保障、科研平台建设、执法职能等方面则有待改善。针对评估结果,为促进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自然、经济、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十项影响保护区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其权重,认为其中作用最显着的三大因素分别是权属、资金和开发利用问题,其权重分别达到0.1458、0.3501和0.2003。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这三个关键因素的表现形式、形成机理及作用于保护区管理的现实路径,为消除发展障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基于分析结论,本文针对建设管理实践提出改进策略,包括开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长期监测体系、优化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制度、拓宽保障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融资机制以及完善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经营策略等。

李霄宇[9](2011)在《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主体,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由大规模的抢救性建设阶段进入到科学集约型建设阶段,生产和管理部门碰到了一系列需要思考的问题,如已建立的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还存在保护空缺?如何定量评价保护价值,科学晋级?已建设的大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哪些需要重点投资、优先建设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空缺分析评价的研究,旨在对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科学晋级、优先建设、空缺分析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方法上的探讨与分析:为生产、管理部门今后对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开展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层次分析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套由4个层次29个指标所组成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层次权重和各指标综合权重。(2)选取公认度较高的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作为本底资料,充分考虑我国地貌、地面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相对完整性特征及我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特点,同时参考其他各类专项区划方案,借助GIS技术,运用图像迭代法进行了我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将我国共划分为3个自然保护地理大区,7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区,33个自然保护地理区,311个自然保护地理单元。(3)利用“快速聚类”和“黄金分割选优”理论与方法,以自然保护地理区为分区评价单位,制定了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的档位区间和赋分标准,定量评价了各区内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得到了2个自然地理地区和15个自然保护地理区的评价指档位区间和赋分区间,得到了374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指数序列,并计算确定了各自然地理地区、自然保护地理区内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国家级标准指数。(4)通过对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群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空缺和在自然地理分布上的保护空缺分析发现:有185个自然保护区地理单元内无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存在保护保护空缺,其中146个处于森林主要分布区内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没有建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急需建设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有橿子栎林,细叶青冈、大穗鹅耳枥林,青冈、铜钱树林等37种森林植被群系在现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存在保护空缺;有二回原始观音座莲、贡山三尖杉、巨柏、元宝山冷杉、萼翅藤、报春苣苔、油楠、长喙厚朴、宝华玉兰、小钩叶藤、海南梧桐、海南椴等5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物种在现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存在保护空缺;有白头叶猴、岩雷鸟、白喉犀鸟、花冠皱盔犀鸟等1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森林动物物种在现有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存在保护空缺。(5)针对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和保护空缺分析结果,结合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指数评价结果,建议对107处省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合并升级、扩建升级的调整,建议新建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以达到构建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更为合理布局的目标。(6)结合自然保护小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概念首次提出确定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的概念,并对其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7)根据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优先重点建设选择原则,结合保护价值评价和空缺分析结果,建议目前阶段对166处森林类型保护区进行优先重点建设。

王永昌[10](2009)在《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回归大自然,走向大森林”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时尚。倡导“人与自然协调”生态观的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研究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对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辨析了生态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旅游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和负面影响,提出了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和程序。(2)建立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和评价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方案,为森林生态旅游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对壶瓶山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现场调查与分析评价,得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较高,可分为7个主类、13个亚类和22个基本类型。(3)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找出了保护区进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评价了壶瓶山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行性。(4)按照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程序,结合生态学理论,以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从功能分区及保护、景区规划、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客源市场规划、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规划、基础设施系统规划、接待服务设施规划、保护工程规划和组织管理规划等多方面对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展开剖析,提出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理念和保护性开发模式,以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提出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建议。

二、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进展与评述
        一、国外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二、国内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三、国内外生态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厘定
        一、贫困与反贫困
        二、旅游扶贫
        三、扶贫开发战略
        四、生态旅游扶贫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二、山地经济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旅游乘数理论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三章 秦巴山区贫困现状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一、贫困现状
        二、贫困特征
    第二节 贫困成因与战略产业选择
        一、贫困成因分析
        二、秦巴山区战略产业选择
第四章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基础条件分析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一、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二、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第二节 生态旅游扶贫有利环境
        一、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二、良好的旅游扶贫开发前景
第五章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战略及路径
    第一节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战略
        一、生态旅游扶贫原则
        二、生态旅游扶贫战略思路
        三、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目标
    第二节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路径
        一、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开发
        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型扶贫开发
        三、实施生态旅游商品型扶贫开发
第六章 案例分析: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
    第一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概况及条件
        一、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概况
        二、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条件
    第二节 生态旅游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旅游扶贫认知模糊片面
        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三、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及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生态旅游特殊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五、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不成熟,社区参与不足
        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缺乏标准
        七、扶贫精准度不够,扶贫监管未形成常态
    第三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
        一、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
        二、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第四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保障机制
        一、受益保障机制
        二、资金保障机制
        三、政策保障机制
        四、人才保障机制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生态空间规划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群
        1.3.2 生态过程
        1.3.3 生态空间
        1.3.4 自然度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1.1 地理位置
        2.1.2 范围
    2.2 自然地理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象
        2.2.3 水文
        2.2.4 土壤
        2.2.5 植被与植物多样性
        2.2.6 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
    2.3 社会经济
        2.3.1 人口和民族
        2.3.2 城市化水平
        2.3.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4 主要地表设施
        2.4.1 块状设施
        2.4.2 线状设施
    2.5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2.5.1 珠江三角洲主要生态系统
        2.5.2 生态环境特征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6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定位
        2.6.1 国家层面定位
        2.6.2 省层面定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斑块空间分析
    3.1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自然生态斑块空间分析
        3.1.1 分析因子选择原则
        3.1.2 分析单因子选择
        3.1.3 生态敏感性评价等级
        3.1.4 生态敏感性单因子分析
        3.1.5 生态敏感性多因子叠加分析
        3.1.6 自然生态斑块空间
    3.2 基于自然度的自然生态斑块空间分析
        3.2.1 分析单因子的选择
        3.2.2 自然度单因子分析
        3.2.3 自然度多因子叠加分析
        3.2.4 自然生态斑块自然度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江三角洲生态过程分析
    4.1 生态流分析方法
    4.2 珠江三角洲生态空间生态流分析
        4.2.1 分析单因子选择
        4.2.2 生态流单因子分析
        4.2.3 生态流多因子叠加分析
    4.3 珠江三角洲生态过程与生态空间关系
        4.3.1 生态过程
        4.3.2 生态空间关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空间体系构建
    5.1 自然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
        5.1.1 构建目标研究
        5.1.2 构建原则研究
    5.2 自然生态空间体系建构
        5.2.1 规模
        5.2.2 类型
        5.2.3 空间
        5.2.4 功能
    5.3 自然生态空间体系的特征
        5.3.1 自然生态斑块特征
        5.3.2 生态廊道特征
        5.3.3 生态节点特征
        5.3.4 自然生态空间体系功能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2.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区域概况
    1.6 存在的问题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自然保护区现状与评价
    2.1 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
    2.2 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2.3 现状评价
    2.4 调整前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现状
第三章 保护区调整方案与结果
    3.1 保护区调整的必要性
    3.2 保护区调整的指导思想
    3.3 保护区调整的依据
    3.4 保护区范围的调整方案
    3.5 保护区功能区的调整方案
第四章 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影响评价
    4.1 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晌
    4.2 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3 自然保护区调整综合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概况
    1.3 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评价研究
    1.4 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资料依据
    2.1 研究方法
    2.2 资料来源
第三章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概况
    3.1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3.2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3.2.1 森林类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分析
        3.2.2 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分布
    3.3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
        3.3.1 功能分区现状
        3.3.2 基础设施现状
        3.3.3 管理现状
        3.3.4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现状
        3.3.5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的利用情况
第四章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评价
    4.1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背景和目的
        4.1.2 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4 评分标准的确定
        4.1.5 评价方法
    4.2 湖南省的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现状评价
        4.2.1 总体评价
        4.2.2 评价分值分析
    4.3 湖南省的森林类自然保护区问题及分析
        4.3.1 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职能重叠
        4.3.2 法制建设基础薄弱
        4.3.3 管理机构不够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
        4.3.4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4.3.5 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
        4.3.6 生态旅游管理不规范
        4.3.7 建设和保护规划欠科学,规划不落实
第五章 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措施
    5.1 强化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和功能保护
    5.2 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人员
    5.3 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设备
    5.4 理顺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监督
    5.5 科学保护和利用保护区资源环境,有效地开展生态旅游
    5.6 严格控制,实事求是的修编、调编,做好和落实保护与建设规划
第六章 案例-莽山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要点
    6.1 莽山森林类自然保护区概况
        6.1.1 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
        6.1.2 保护区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与经费来源
        6.1.3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6.2 莽山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评估情况及分析
    6.3 莽山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主要成效
        6.3.1 强化社区协调发展,提高保护区自养能力
        6.3.2 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设备
        6.3.3 完成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
    6.4 莽山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经验
        6.4.1 健全管理机构,合理配备人员,完善管理制度
        6.4.2 争取国家资金补助,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
        6.4.3 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提高科研水平
        6.4.4 加强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7)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2 江西省森林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生物植被
        2.1.2 地质地貌与气候特征
        2.1.3 土壤分布与水文水系
    2.2 江西森林概况
3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收集
        3.1.1 数据资料的准备
        3.1.2 数据获取的方法
        3.1.3 评价指标的准备
    3.2 研究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
        3.2.2 四分位法
        3.2.3 保护价值计算方法
        3.2.4 参数估计
4 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1 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4.2 江西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2.1 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市际分布特征
        4.2.2 保护区在森林生态系统分布上的布局分析
        4.2.3 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1)资源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3)政府政策因素
5 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5.1 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权重的计算
        5.1.1 保护价值评价体系系统层(S)权重的计算
        5.1.2 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指标层权重的计算
    5.2 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赋值区间的确定
    5.3 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系数计算——以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5.4 自然保护区系统层指数计算
6 江西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排序及结果讨论
    6.1 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排序
    6.2 省级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排序
    6.3 保护价值系数及排序结果讨论
    6.4 小结
7 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议
    7.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依据计算
    7.2 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议
        7.2.1 推荐省级晋级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7.2.2 优先重点建设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进程
        1.2.3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准备
        1.4.1 文献研究
        1.4.2 实地调查
        1.4.3 数据收集
        1.4.4 方法准备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有效管理理论
        2.1.1 有效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2.1.2 有效管理理论的内容
        2.1.3 基于有效管理理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
    2.2 产权理论
        2.2.1 产权的提出
        2.2.2 产权的内涵
        2.2.3 产权的分类
        2.2.4 基于产权理论的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分析
    2.3 公共财政理论
        2.3.1 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
        2.3.2 公共财政理论的分类
        2.3.3 公共财政的内涵
        2.3.4 公共财政的特征与职能
        2.3.5 基于公共财政理论的自然保护区资金引入分析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的提出及发展
        2.4.2 博弈的基本要素
        2.4.3 博弈的类型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5.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
        2.5.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
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背景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经济背景
        3.1.3 广东省对自然保护事业的社会需求
    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历史进程
    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3.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
        3.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
        3.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4 发展形势甄别与应对
    3.5 本章小结
4.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4.1 有效管理评估的目标和内涵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准则和思路
        4.2.1 指标体系及建立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3 指标的设计与筛选
        4.3.1 预选指标集的建立
        4.3.2 指标的筛选
        4.3.3 指标的确立和归并
    4.4 指标测度及方法选择
        4.4.1 常见评价方法比较
        4.4.2 本研究测度方法的选取
    4.5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与分析
    5.1 评估方案的实施
    5.2 评估结果回收与处理
    5.3 评估结果分析
        5.3.1 分项统计和分析
        5.3.2 综合分析
    5.4 评估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影响因素的确定
        5.4.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中的土地权属因素分析
    6.1 权属问题作用于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路径与机理
        6.1.1 有关概念的界定
        6.1.2 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缘起和演进
        6.1.3 权属问题对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影响
    6.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表征
        6.2.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地权构成及其来源
        6.2.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表现形式
    6.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6.3.1 SCP分析范式的引入及模型构建
        6.3.2 基于SCP模型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权属问题分析
    6.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问题的破解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研究
    7.1 资金投入支持保护区有效管理的一般原理
        7.1.1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经济学属性分析
        7.1.2 经济属性视角下的自然保护区资金供给
        7.1.3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资金支持的经济学机理
    7.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及投资效率
        7.2.1 资金投入机制
        7.2.2 基于绩效评价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投资效率分析
    7.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需求分析
        7.3.1 保护区建设的资金需求
        7.3.2 保护区管理的资金需求
    7.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资金供求失衡的成因
        7.4.1 投资带动力不足
        7.4.2 投资引诱力不足
        7.4.3 投资机制创新不足
    7.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资金支持体系构建
    7.6 本章小结
8. 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8.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8.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8.2.1 生态旅游开发的市场需求
        8.2.2 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
        8.2.3 生态旅游开发的区位优势
        8.2.4 生态旅游开发的配套优势
    8.3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8.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8.3.2 本文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8.4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博弈分析
        8.4.1 当地政府——保护区的动态博弈
        8.4.2 保护区——开发商的动态博弈
        8.4.3 开发商——社区居民的动态博弈
    8.5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8.5.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最优路径
        8.5.2 其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8.6 本章小结
9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策略研究
    9.1 开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长期监测体系
    9.2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
        9.2.1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制度优化选择
        9.2.2 社区共管的产权制度优化
    9.3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融资机制
        9.3.1 资金的投入机制
        9.3.2 资金使用机制
        9.3.3 资金管理机制
    9.4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实现的经营策略
        9.4.1 发展目标定位
        9.4.2 经营项目创新
        9.4.3 生态旅游经济模式实施的步骤
10.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1 参与有效管理评估的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录2 开展生态旅游的利益主体调查表

(9)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功能及特点
    1.2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进程
    1.3 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1.4 自然保护区分类、分级
        1.4.1 自然保护区分级
        1.4.2 自然保护区分类
    1.5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
        1.5.1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内涵
        1.5.2 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的方法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6.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1.6.2 本论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7 技术路线
2 中国森林与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中国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分布
        2.1.4 气候特征
        2.1.5 水文水系
        2.1.6 生物资源
    2.2 中国森林概况
    2.3 中国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概况
        2.3.1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概念
        2.3.2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建设
3 研究方法
    3.1 总体思路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1 数据收集
        3.2.2 数据处理
        3.2.3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4 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4.1 自然地理区划的意义和内容
    4.2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方案综述
        4.2.1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方案
        4.2.2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方案
        4.2.3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方案
        4.2.4 《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方案
        4.2.5 高等师范院校方案
        4.2.6 《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方案
        4.2.7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方案
    4.3 本研究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4.4 自然保护地理区基本信息综述
        4.4.1 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Ⅰ(Ⅰ)
        4.4.2 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Ⅰ(Ⅱ)
        4.4.3 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Ⅰ(Ⅲ)
        4.4.4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Ⅰ(Ⅳ)
        4.4.5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Ⅱ(Ⅴ)
        4.4.6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Ⅱ(Ⅵ)
        4.4.7 青藏高原地区Ⅲ(Ⅶ)
5 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
    5.1 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赋值区间的确定
    5.2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地理地区)内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序列
    5.3 小结
6.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与保护空缺分析
    6.1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分析
        6.1.1 各省级行政区分布
        6.1.2 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分布
        6.1.3 各优先保护地区分布
    6.2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空缺分析
        6.2.1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在自然地理单元分布上的空缺分析
        6.2.2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森林植被保护上的空缺分析
        6.2.3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植物物种保护上的空缺分析
        6.2.4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对动物物种保护上的空缺分析
    6.3 小结
7.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研究
    7.1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原则
    7.2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7.2.1 升级
        7.2.2 合并升级
        7.2.3 扩建升级
    7.3 优先重点建设的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
    7.5 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布局效果评价
        7.5.1 数量和面积
        7.5.2 生物多样性保护
        7.5.3 保护区域建设
    7.6 小结
8.结论、创新及应用
    8.1 结论
    8.2 创新
    8.3 应用
参考文献
保护价值评价指标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食肉兽类动物名录
附录2 濒危森林植物物种名录
附录3 特有森林植物名录
附录4 关键森林植物名录
附录5 濒危森林动物物种名录
附录6 特有森林动物名录
附录7 旗舰森林动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现状
        2.1 国外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现状
        2.2 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1 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现状
        2.2.2 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1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概述
        1.1 自然保护区概述
        1.1.1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
        1.1.2 自然保护区的结构
        1.1.3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和功能
        1.2 生态旅游概述
        1.2.1 生态旅游产生及发展
        1.2.2 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
    2 森林生态旅游概述
        2.1 森林生态旅游概念及内涵
        2.2 森林生态旅游特征
        2.3 森林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2.4 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理论依据
        2.5 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
        2.5.1 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2.5.2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5.3 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5.4 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
        2.6 自然保护区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的负面影响
    3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3.1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3.1.1 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3.1.2 功能分区原则
        3.1.3 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
        3.1.4 控制环境容量原则
        3.1.5 保持森林生态特色原则
        3.1.6 最大限度社区参与原则
        3.2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程序
        3.2.1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目标确定
        3.2.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3.2.3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3.2.4 编制森林生态旅游规划
        3.2.5 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修正完善
第三章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研究
    1 环境条件研究
        1.1 区位环境条件
        1.2 自然环境条件
        1.2.1 地质地貌环境
        1.2.2 气象气候环境
        1.2.3 水系水文环境
        1.2.4 生物环境
        1.3 社会环境条件
        1.3.1 人口环境
        1.3.2 经济环境
        1.3.3 聚落环境
        1.3.4 文化环境
    2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
        2.1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方法
        2.2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1 评价方法与步骤
        3.1.1 建立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
        3.1.2 判断矩阵构造
        3.1.3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1.4 确定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权重
        3.2 评价因子的分值确定
        3.3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及分析
        3.3.1 旅游资源评价因子单项评价结果
        3.3.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3.3.3 评价结果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SWOT分析
    1 保护区旅游业开发现状
    2 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2.1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优势
        2.2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劣势
        2.3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机遇
        2.4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挑战
    3 小结
第五章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 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设目标
        1.1 目标定位
        1.2 阶段目标确定
        1.2.1 近期目标(2008-2012年)
        1.2.2 中远期目标(2013-2018年)
    2 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
        2.1 功能分区及保护
        2.2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
        2.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2.3.1 旅游环境容量的涵义
        2.3.2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2.3.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标准
        2.3.4 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估算
        2.4 生态旅游客源市场规划
        2.4.1 客源市场预测模型
        2.4.2 保护区客源市场分析
        2.4.3 游客数量预测
        2.4.4 市场营销策略
        2.5 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和规划
        2.6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系统规划
        2.6.1 道路交通规划
        2.6.2 给水规划
        2.6.3 排水规划
        2.7 生态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2.7.1 接待设施的布局
        2.7.2 接待设施的规模
        2.7.3 住宿设施的生态化设计
        2.7.4 保护区接待服务设施规划
        2.8 保护工程规划
        2.8.1 生态环境保护
        2.8.2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景点保护
        2.8.3 生物资源保护
        2.8.4 旅游安全保护
        2.9 组织管理规划
        2.9.1 组织机构
        2.9.2 管理理念
    3 小结
第六章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实施对策
    1 理顺管理体制
    2 大力改善基础设施,解决交通瓶颈
    3 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
    4 强化宣传促销,开发特色旅游
    5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6 建立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补偿机制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游客调查统计表
附录2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区位图
附录3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
附录4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J]. 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南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2]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D]. 龚桂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4)
  • [3]珠江三角洲自然生态空间规划研究[D]. 卢曼. 广州大学, 2018(01)
  • [4]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5]陕西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研究[D]. 高瑀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6]湖南省森林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 ——以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韩凤.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7]江西省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聂宇一.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4)
  • [8]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估及其发展研究[D]. 靳丽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9]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D]. 李霄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10]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王永昌.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建立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