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改革要重视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组织改革要重视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组织变革应重视职工心理承受力(论文文献综述)

肖赛玥[1](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李丹[2](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不强、角色冲突、角色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为研究对象,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理论提供指导。主动使教师成功的实现自身的角色,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论文正文共分成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的难点及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部分,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具体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新时代、教师角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界定展开理论分析。之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参考等四个方面去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全面梳理,详细探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梳理与分析后得出角色弱化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基于上一部分的角色分析,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五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与研究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去论述实践策略的定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铸魂育人的训教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科学理论的普及者、勇于创新的助力者,希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地进入角色并实现角色。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谢军[3](2019)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新时代包括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势而生并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国共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721所,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58%,占据“半壁江山”以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办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水平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关于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均还比较欠缺,需要全面、深入的进行探索。本研究以“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为题,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对象,按照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系统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作出贡献。在实践层面,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着眼S省11所“转型试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整体状况和A高校及其三个系(专业),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访谈法和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激励措施等现状进行整体扫描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依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获取的资料,从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激励理论等视角,探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理论层面,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其“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特点,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因子分析法等,构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目标导向”。研究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等问题,不能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导致这些问题,主要有主观认识不到位、院校研究开展不够、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建设发展的合力未形成等多方面原因。研究还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实践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能力、理论知识水平和性格心态特征五个方面。其中实践应用能力的占比最高,体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研究建议,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综合施策。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改革编制管理办法,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引进、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实践条件建设、院校研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教师个体要主动顺应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强化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教学,努力促进自身专业不断成长。

李英琦[4](2019)在《医科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医科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探讨成就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应。为医学院校进行生涯指导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提供建议。2.通过质性研究探讨影响医学院校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因素。方法1.调查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主动性人格量表》、《成就动机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对山西某医学院校共1055名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生涯适应力、主动性人格、成就动机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和现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2.质性研究:从参与调查研究的医科大学生中选取14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结束后将原始资料转化为文字稿,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文字稿从下往上编码,形成理论。基于研究对象的感受,深入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调查研究结果:(1)生涯适应力总分为126.67±13.98。生涯适应力及相关维度得分在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学生干部与否及有工作经历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5)。(2)主动性人格总分为53.59±9.66。主动性人格及相关维度得分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与否、学生干部与否及有工作经历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5)。(3)追求成功的动机得分为36.38±7.31,避免失败的动机得分为34.63±8.18;追求成功的动机及避免失败的动机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1);成就动机及追求成功动机得分在年级及学生干部与否方面存在差异(P<0.05);在有无工作经历方面,成就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及避免失败的动机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4)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分为65.09±12.16。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相关维度得分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与否、学生干部与否及有无工作经历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5)。(5)主动性人格、成就动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相关(r=-0.710.68,P<0.01)。主动性人格可以直接预测生涯适应力(95%CI=0.570.75,P<0.001)。避免失败的动机(95%CI=0.0010.017,P<0.05)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95%CI=0.1080.217,P<0.001)分别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中介作用。追求成功的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0.0160.061,P<0.001);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CI=0.0020.013,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是追求成功动机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避免失败动机的中介效应和避免失败动机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相当且最小。2.质性研究结果:主动性人格、自我概念、情绪、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及职业价值观是医学院校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结论1.医学院校学生生涯适应力及相关维度得分在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学生干部及有无工作经历方面存在差异。2.医学院校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和相关维度得分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学生干部和有无工作经历方面存在差异。3.医学院校学生追求成功动机高于避免失败动机,且两者处于中等水平。4.医学院校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相关维度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与否、是否学生干部及有无工作经历方面存在差异。5.医学院校学生主动性人格、成就动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生涯适应力之间两两相关。成就动机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之间具有多重中介效应。6.主动性人格、自我概念、情绪、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及职业价值观是医学院校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

胡建刚[5](2014)在《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和社会对秩序与安全的需求导致了警察制度的产生,它是国家提供安全服务和控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保障之必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结构和公民生活的形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社会阶层高度分化、异质性意识形态不断扩大、文化价值观的多元裂变、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网络世界虚拟性的交往互动,同时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新的安全不确定性。管制型警务模式以及工具理性主义的话语体系已经难以从容应对当下社会治安新的变化。有鉴于此,本项研究致力于构建警务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展开论证,进而提出推进警务改革路径与对策,以期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尽绵薄之力。由于公共警务资源的稀缺性,除了政府部门,还有市场组织和社会机构,它们共同在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秩序。警察不可能对社会组织和成员个体性的所有安全需求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来供给警务进行补充,在这样的理念下,警务区分为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两大类,公共警务主要由警察供给,私域警务则由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供给。警察集中警力做好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追诉犯罪的工作,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在满足社会成员个体化的安全消费和社区治安防范的同时,同样也承担部分公共秩序的维护,是公共警务供给的来源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下问题:一是警务模式嬗变与演化轨迹;二是构建警务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提出服务型警务的内涵、价值目标、运行机制;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新制度主义、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服务型警务的结构、多元化供给的概念、现实背景和路径选择;三是服务型警务的制度供给和社会化的视角,构建关于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概念、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运行范围、价值目标、制约因素、动力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四是中国语境下实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现实背景、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本项研究具有四方面的主要意义:(1)有助于丰富警务研究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警务的历史与现实、职能与目标、运行与作用、比较与借鉴、背景与机遇、机制与演化的规范分析和科学论证,构建警务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服务型警务模式理论体系打下基础。(2)有助于探索适应中国现实需求的警务模式的科学内涵与构成要素。深入考量服务型警务之核心理念与运行机制,为中国警务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增强警务改革理论的成熟性和权威指导性。(3)有助于揭示推进中国警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入分析警务模式嬗变的价值目标以及当前警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彰显服务型警务时代诉求的紧迫性,以引起有关方面对推动警务改革的重视。(4)有助于探求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推动路径,促进中国警务改革的发展。通过对当前中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厘清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动力与瓶颈,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找准突破口,为中国警务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四点:(1)警务内涵的四个属性。警务活动同时并存有政治性、法律性、专业性和社会性四种属性。警务行为的结果,都是这四种属性一定比例的调和的产物,只不过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警务构成的比例存在差异。(2)西方警务模式的嬗变和演化逻辑。西方警务模式历经统治型警务模式、管理型警务模式和服务型警务模式三个阶段和“职业性主导”、“专业性主导”、“合法性主导”、“快速反应机制主导”和“服务与权变主导”五个演进时期。(3)服务型警务的建构逻辑。警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生产,这种定位要求警察的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相分离,其中边缘职能向市场和社会转移。(4)中国服务型警务建构的路径选择。中国警务压缩的演化历程造成多种理念和多种警务模式并存的局面,形成“集合性”的警务特征,该集合体不仅涵盖西方警务历次演进的警务模式成分,还夹杂古代社会的非正式警务的路径依赖性和走群众路线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建构推进。唯有进行宪政理念的警察权重构、立足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社会化供给和实施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监督机制等综合行动,方能完善我国服务型警务的实现。本项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对警务模式创新展开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服务型警务的概念、内涵、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架构。第三,理论研究上,将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如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具体运用到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社会背景的本土化警务建构的路径与对策。由于本人学识的局限性以及警察制度领域的复杂性,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主要对服务型警务进行了宏观性的理论建构,对服务型警务运行机制的研究只限于定性研究,未做量化研究。(2)对于我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动力机制和阻力瓶颈的研究也主要限于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而对各相关主体的意愿和动力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实证研究。(3)对警务市场化供给的方式、规制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赵骞翮[6](2013)在《犯罪学视角下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渐深入,我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正面临着巨大重构,利益关系、利益分化和利益格局不断进行调整,社会贫富差距被不断拉大,由民事活动导致的各种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亦日趋激烈,其所致的冲突正逐渐呈现群体化的趋势,并最终爆发为群体性事件,此即是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伴随着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出现,该类群体性事件导致的相关刑事犯罪也正日益成为影响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虽然绝大多数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仅仅只是具有利益诉求性,但是一旦得不到合理有效化解或者处置,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后果。因此,深入研究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预防处置机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犯罪学的视角切入,共分六个部分对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本文的引言部分,通过2011年三大房产商集体降价纠纷产生的聚众毁坏公私财物事件引出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强调了从犯罪学角度研究该类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性;本文的第一部分在界定了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该类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结果;本文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发生机制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该类群体性事件的规律性认识;本文的第三部分是从法制救济制度、责任追究机制和社会预警机制三个方面揭露了现有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的缺陷;本文的第四部分是关于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治的理论基础探讨,从社会冲突理论和其控制研析了该类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防治该类群体性事件应遵循的理念;本文的最后部分则分别从利益整合机制、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和政府应急机制这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治机制的设想,以求最终达到合理遏止该类群体性事件导致刑事犯罪的发生,将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治理纳入到法治的轨道的效果,为和谐社会的稳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论证。

毛飞飞[7](2012)在《城市底层群体样态及生存矛盾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底层理论的视角,结合并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底层问题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底层群体进行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和访谈资料的深入研究,从而归纳总结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样态、基本特征和生存矛盾困境;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来寻找导致底层群体生存矛盾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底层相关理论分析调查结果,运用相关底层理论,从社会结构和个人行为等主客观因素方面进行生存矛盾成因分析;评估当前底层群体生存矛盾化解措施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构建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矛盾化解的长效机制;最后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验证西方的底层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的底层社会现实。主要结论有:第一,城市底层群体家庭呈现出贫困的循环反复性以及贫困的“代际传递”性。他们经济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在社会中被排斥,陷入全面性的底层,其中经济底层是其陷入底层的根本原因。对于社会底层来说,基层政府和社区对他们的安置帮教的解决能力是有限的,导致社会底层长期陷入被人歧视、就业无门、生活无依、心态失衡的窘境。第二,大部分城市底层群体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小;在非正式的支持网络中,家人和亲属的作用较大,交往成员具有同质性,不利于摆脱底层;在正式的支持网络中,主要涉及街道等政府基层管理部门,尤其是基层社区居委会等群众自治性组织对城市底层群体的支撑作用最为明显。第三,部分城市底层群体有一定的阶层认同感,存在着“我群”与“他群”的强烈认知,其中对“他群”的认知最明显的是对富人,即有钱人和对当官的人,即有权力的人这两类群体的认识。第四,当前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矛盾本质是涉及利益的生存问题。由于城市底层群体成员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以及群体家庭情况的不同,并没有集中的、突出的影响因素来解释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矛盾的成因,缺乏统一的、普遍适用的解释模式。可以说底层境遇使得他们面临生存困境的可能性增加,但是群体自身文化程度、年龄、技术、身体状况等个体人力资本的缺乏则是导致这种可能成为现实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五,当前城市底层群体对自身面临的生存矛盾存在不同的化解方式,存在着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维权策略。大多数成员对生存矛盾有着极强的忍耐性;部分群体成员会根据自身生存矛盾的具体情况理性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依靠法律或者向居委会这个群众自治性组织或者街道等政府管理部门求助;而只有少数的群体成员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选择反抗。但是这种反抗是有条件的,是在自身以及家人亲人难以生存情况下的反抗。并且,这种反抗并不是一种群体的反抗,只是个人以身体这一“弱者的武器”反抗或行为越轨的方式对政府等管理部门表达的抗议。在选择体制内维权策略的过程中,九成多的城市底层群体成员获得过政府方面的帮助,并且有近八成的城市底层群体认同政府方面的帮助,满意度颇高。值得注意的是,通过研究本文还指出:城市底层群体的个体人力资本越弱,在市场竞争中越处于劣势,个体的经济地位越低,越不主动与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的群体交往,社会关系规模越弱;底层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少,对子女社会、流动的支持越小,底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越不畅通;社会关系规模越弱,越依赖外部支持,城市底层群体是依赖政府最多的群体;经济地位越低的群体,选择沉默的可能性就越高,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越不可能发生。城市底层群体的生存路径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阶层意识较弱,类别意识较强的底层群体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没有成为一种固定的方式和制度。城市底层的生存样态和行为方式是对其生存环境的反映和选择,还未完全形成西方意义上的贫困亚文化或底层亚文化。在此基础上,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西方底层相关理论对我国底层社会现实的解释力,并尝试建立适合我们底层现实的理论模型。

楚廷勇[8](2012)在《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文中认为医疗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社会医疗保障是国家保障社会成员医疗及健康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法律保证和政策规范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承担着保障社会成员疾病治疗、医疗服务以及恢复健康的重任。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社会的大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医疗卫生系统的首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及演变,从中找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制度为国民提供公平安全、经济、效率的卫生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历史发展过程入手,通过对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的仔细研究,梳理出成功经验和教训,特别是综合比较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通过总结对比深入剖析我国医疗保障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能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有序发展可借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首次把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分三个阶段,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以及实行新医改方案之后的各阶段特征,并对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用历史发展的观点通过比较梳理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外几种医疗保障模式的典型的国家日本、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的异同点,总结出这几个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新的理念,即从有病治病到无病防病,最终实现无疾而终的健康理念。而加大政府责任是实现转变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制度内容上,重视预防机制和康复机制的建立,不仅减少医疗基金的支出,也可以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论文认为,目前我国政府提出医疗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可是在比较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发展历史和经验来看,但这并不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从源头上解决国民的健康问题,既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人民众少看病或不看病问题。例如就像是一个下水道堵塞了,大家都在研究如何将堵在管道里的杂物掏出来,或用什么方法去掏等问题。而本文则是要研究为什么下水道要堵塞,是什么东西堵塞的,要阻止这些东西进入水道,从根源上解决下水道堵塞的问题。不然,即便是你掏出堵塞下水道的杂物,还会有其他的杂物来堵塞,就会陷于疲于掏杂物的漩涡,永远解决不了堵塞水道的根本。为此,我们既要解决现实问题,也要解决长远问题,也就是既要防堵也要解堵,预防和解决同时进行。强调治疗与预防并重,发挥中医的作用是预防的关键,弘扬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已达到强身、保健、健民,全民健康的目的,是本文突出的地方。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GDP水平仍然较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基于资源约束,更应重视投入低、收益高的疾病预防。很多研究已证明,中国目前的许多疾病负担都是因缺乏有效的预防所致。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应该是第一选择。疾病发生率的降低不仅能够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总体健康水平,还可以大幅度缓解医疗需求与服务提供之间的矛盾。并且,预防的成本要大大低于疾病发生后的治疗成本。论文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全面叙述了论文的整体思路,论文的侧重点以及选择世界上几个典型的国家为代表的意义,阐述了世界上几种医疗保障模式的特点。此外,还重点论述了我国医疗保障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上的主要论点,和国外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在第二部分中,主要论述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沿革和主要内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并对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改革。其中,论述了以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及演变,重点分析了日本国民健康保险法向全民保险过渡的有效措施和完善全民医疗保险的可借鉴经验;分析了以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美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特点和改革;论述实施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的英国的医疗体系的构成和主要服务内容、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分析了储蓄式医疗保障制度的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等。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世界上四种典型医疗保障模式,然后对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四国推行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进行了评价,之后又从基础数据开始,将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相关的条件状况与国外典型国家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第五部分重点论述了中国及国外典型经验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共同问题,即医疗费用的急速增长问题。分析了医疗费用增长的特点和规律及控制的措施,论述了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情况及控制增长的措施和手段;阐述了医生的道德风险和医疗新技术的开发是各国引发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指出减少政府的大包大揽和强调个人责任是各国目前解决政府财政压力的有效措施。第六部分是重点阐述了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观点,划分出我国未来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时段,提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径探索,勾画出我国未来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蓝图。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需要我们构建预防与治疗并重的医疗模式,建立以疾病治疗,及疾病预防、疾病康复及健康服务为一体的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中医的预防功能。这项工作不是急功近利的行为,短期内不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它需要政府站出来,从国家民族利益的大局乃至中华文明高度出发,倡导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的目标。我国医改的终极目标是全民健康,无疾而终。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实施;即重点实施新医改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构建中西医相结合的中国医疗保障的服务模式,即重点推广预防与治疗并重,重视中医在我国的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全面提升社区健康守门人的能力,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事业,一定要用我们的优势,办低成本、集约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可以为我们减少成本,才能将个人的风险溶解到整个国家上面来,中医廉价环保、简单可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一优势与特色正好可以有效地实现我国新医改所提出的终极目标。此外,还要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从国外经验来看,分散医疗费压力的好办法是建立老年医疗制度,还有建立护理保险制度,把需要护理和康复的部分费用由护理保险出,或者由老人福利资金来分担,这样可以减少医疗费的支出负担。因为我国现在没有护理保险,老人福利制度不健全,完善老人福利制度分散医疗风险建立完善的配套护理体系也十分紧迫。在制度方面,加大监管力度的的同时,营造形成约束医生道德风险的市场声誉机制,并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建立激励机制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白婷[9](2011)在《中国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二十多年改革政策实践表明,公众的社会心理状况对改革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它要求政府在实行任何一项改革政策时,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公众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任何一项改革政策的实行,都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反映到公众的心里,就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心理效应,对改革政策的实施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改革政策实践的客观环境,是关系中国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从我国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各项社会改革政策的实行,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心理问题,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还需要不断增强,这也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本标准;分析了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强弱在社会心态上的不同表现;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改革中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一状况提出从制度保障、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调控作用、政策的心理导向功能和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提高和稳定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

杨春权[10](2011)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有效执政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新时期,在青藏铁路建设、载人航天、抗震救灾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中,国有企业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国有企业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股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在关爱职工、节约资源、爱护环境、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方面,起着其他工作无法代替的作用。总体上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思想政治工作在很多环节和很多领域在适应时代、适应企业改革、适应职工队伍思想变化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样也应当适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而且还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论文将从六个方面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进行探讨。第一章阐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论。第一节主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一般规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节则重点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和特征、原则和功能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分析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其科学化指向。总结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和漠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缺乏针对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落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不高等。分析了存在上述方面的原因,即:国有企业职工队伍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出现了新变化,宣传信息渠道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薄弱环节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发生变化。分析了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目标指向,即科学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是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履行国有企业崇高责任的需要、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需要以及加快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等。第三章阐释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科学化。认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科学化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理念作指导。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理念主要包括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创新企业文化的理念等三个方面。第四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包括基础内容的科学化、在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及以党建科学化推进政治工作科学化。基础内容的科学化主要是理论与现实结合做好政治教育、整体与个体结合做好思想教育、继承与创新结合做好道德教育、灌输与案例结合做好法制教育、疏导与帮扶结合做好心理教育。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结合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结合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要结合企业发生的典型事件。第五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相关学科成果推进方法的科学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进方法的科学化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方法的科学化。在多种手段中主要有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的方法;注重“心理疏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教育、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益激励、榜样示范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第六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科学化,主要包括领导机制的科学化、运行机制的科学化以及人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领导机制的科学化强调要健全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要完善调动积极性的全员化机制,要创新职责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运行机制、要建立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要形成开放顺畅的沟通机制。人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试图将纳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要形成“大政工”的工作局面、要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组织变革应重视职工心理承受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织变革应重视职工心理承受力(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单位文艺
        1.3.2 单位文艺组织
        1.3.3 单位文艺人
    1.4 理论基础
        1.4.1 结构功能主义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田野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
        1.6.3 阶段划分依据
    1.7 研究意义
        1.7.1 理论意义
        1.7.2 现实意义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小结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小结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小结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小结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小结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7.2.1 即时性实效
        7.2.2 阶段性实效
        7.2.3 积累性实效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
    注释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时代
        (二)角色
        (三)教师角色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
        (一)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习近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四、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
        (一)教育为治国治民之首
        (二)教育为人生之基
        (三)教育的目的“礼贤下,举贤才”
        (四)教育的首要为品德和伦理教育
        (五)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
    五、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参考
        (一)教育学中“教育哲学”理论
        (二)心理学中“认知方式”理论
        (三)社会学中“角色定位”理论
        (四)管理学中“管理教育”理论
    注释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解析
        (一)地位崇高、使命光荣与环境氛围的矛盾
        (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自身素质的矛盾
        (三)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四)队伍迅速扩大与成长发展瓶颈的矛盾
        (五)部分教师思想迷茫与职业定位的矛盾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定位探析
        (一)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三)学习方法的辅导者
        (四)高尚品行的塑造者
        (五)人生价值的打造者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负面影响削弱了高校党团教育的效果
        (四)传统教育理念塑造了单向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注释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构建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三)坚持有效性原则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目标
        (一)由个体推进向整体突破的变化
        (二)由知识培育向价值培育的变化
        (三)由学生发展向社会需要的变化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内容
        (一)政治要强
        (二)情怀要深
        (三)思维要新
        (四)视野要广
        (五)自律要严
        (六)人格要正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方法
        (一)由诠释性向启发式的变化
        (二)由解释性向探究式的变化
        (三)由讲授性向引导式的变化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途径
        (一)思政课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注释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
    一、增加理论学习、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一)增强专业能力,扎实专业功底
        (二)突破专业限制,完善知识结构
        (三)接受创新理论,勇于创新教学
    二、加强责任担当、做铸魂育人的训教者
        (一)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水平
        (二)交融学科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氛围
    三、提高自身修养,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一)无私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无畏精神,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三)奉献精神,发扬社会先进文化
    四、启发逻辑思维、做科学理论的普及者
        (一)思维逻辑严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思维方法辩证,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思维导向开阔,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
    五、树立问题意识、做勇于创新的助力者
        (一)正视学生问题,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二)教师以身示教,做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三)以问题为导向,做四个自信的助力者
    注释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关键
        三、现实需要与问题聚焦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
        三、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功能向应用型拓展的国际趋势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三、管理学激励理论
        四、研究的政策依据
第三章 S省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S省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二、转型试点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道路基本情况
        三、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扫描
        四、转型试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
    第二节 A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个案研究
        一、研究方法、思路和案例选择
        二、A学院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困惑
        三、A学院三个专业(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第四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师”内涵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和结构不合理
        三、“双师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应用能力不足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缺乏,保障条件有限
    第二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认识不到位
        二、院校研究开展不够
        三、增量补充渠道不畅通
        四、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不健全
        五、硬件条件保障不得力
        六、推进发展的合力未形成
第五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的指标构建
    第一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合格标准要素的获取
        一、文献回顾法初步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二、行为事件访谈法再次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三、问卷法最终筛选合格标准要素
    第二节 合格标准指标因子的提取
        一、因子的适应性检验
        二、因子提取
        三、因子旋转
    第三节 合格标准指标的确定
        一、合格标准要素命名及解释
        二、合格标准指标及内涵
    第四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第六章 加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引导高校规范认定
        二、改革编制管理办法,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三、制定“双师型”激励政策,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四、引导企业履行责任,强化校企合作意识
    第二节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系
        一、加强计划管理,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二、完善“双师型”职称评审办法,强化实践能力导向
        三、加大“双师”培训工作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
        四、拓宽渠道,做好“双师型”教师招聘工作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六、加强实践基础设施建设,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七、大力开展院校研究,建立完善教师发展工作机构
    第三节 教师个体努力提升自身“双师”能力和素养
        一、秉持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发展观
        二、增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三、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
        四、积极投身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协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医科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程序
    2.5 研究结果
    2.6 讨论
    2.7 小结
3 质性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建议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解析
        一、警察
        二、警务
        三、警务模式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技术路线
        四、研究个案的选取
        五、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历史回溯: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
    第一节 中国管理型警务的初创”
        一、从湖南保卫局到巡警署: 模仿西方管理型警务
        二、中国管理型警务在国统区的创设:国民政府“警甲合一”警务模式
        三、中国管理型警务在苏区的创设: 革命根据地“政治型”警务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演进
        一、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政治型”警务的延续(1949至 1978年
        二、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管制型”警务的变革(1979至 2000年)
        三、“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肇始(2001年至今)
    第三节 中国警务模式嬗变的契机
        一、社会结构调整:中国警务模式演化的基础
        二、市场经济变革:中国警务模式变迁的催化剂
        三、政府体制改革: 中国警务模式演进的压力
    第四节 中国转型时期警务模式变革的动因
        一、执法环境: 中国转型时期异常严峻的治安生态
        二、内部因素: 中国警务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外部因素: 世界警务不断改革与创新
第二章 案例论析: 国内若干警务创新的实践
    第一节 新乡“局所合一”的警务改革
        一、减少层级:警务结构的扁平化
        二、四警合一: 警务职责的整合
        三、服务民生: 警务职能的前移
    第二节 镇江“大巡防”警务改革
        一、大巡防格局: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二、弹性工作制: 警务效能的提高
        三、契约化保险联防: 警务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第三节 湖州“民意导向”警务改革
        一、警务广场: 建立警察、传媒及民意的互动机制
        二、电子政务: 建设服务型警务的突破口
        三、信息公开: 实现阳光警务的关键
    第四节 成效与反思
        一、“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二、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发展的瓶颈
        三、服务型警务建设的障碍
第三章 境外警务实践的考察
    第一节 西方两大警察体系的渊源
        一、大陆派警察体系的萌芽
        二、海洋派警察体系的兴起
        三、西方两大警察体系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西方警务现代性的发轫
        一、从镇压者到宝贝型警察: 务职业性的开始
        二、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博弈: 向专业性道路的警务
        三、快速反应的警务机制: 就警察的机动性
        四、合法性的缘起: 变警察的亚文化
    第三节 西方警务后现代性的思辨
        一、社群主义的归宿: 向社区警务的哲学基础
        二、决策与执行的重组: 中与分权的对立与统一
        三、合作与共治的: 察边缘职能的剥离
        四、市场治理机制: 务私有化与竞争的理念
        五、迈向新秩序: 察权由社会分享
第四章 中国警务模式重构: 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回应
    第一节 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及其在本研究的论析
        一、从一元到多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交集、互动与制衡
        二、从矛盾、冲突到合作共治: 种力量与机制的均衡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四、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公共管理范式的转换与服务型政府的出现
        一、从统治、管理走向服务: 共管理演进的逻辑与范式转换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三、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三节 公共管理范式转换对应的警务模式
        一、统治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二、管理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三、服务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第五章 建构基于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第一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逻辑
        一、警务属性的现代定位: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视角
        二、警务目标重组: 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的分离
        三、警务结构调整: 层级减少与扁平化
        四、警务功能转移: 趋向社会化与市场化
    第二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可行性
        一、核心理念之源泉: 民主制的参与和协商
        二、动力机制: 共利益的共享性
        三、政治空间: 政府角色转换
        四、时代背景: 公共领域的拓展与公共精神的弘扬
        五、社会基础: 市场和第三部门的成长
    第三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效率与正义的权衡
        二、权力与权利的制衡
        三、管理与服务的均衡
        四、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五、合作与共治的连衡
    第四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
        一、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
        二、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内涵
        三、服务型警务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的路径之一: 重构基于宪政平台之警察权
    第一节 宪政理论中的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 从霍布斯、洛克、卢梭到孟德斯鸿
        二、国家主义: 从马基亚维利、让·布丹到黑格尔
        三、公民社会的崛起: 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统一
        四、和谐理念: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辩证关系
        一、宪政基本思想
        二、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内涵解析
        三、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重新定位
        四、宪政框架下警察权属性的嬗变
    第三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构建的原则
        一、分权原则: 警察权配置的制衡性
        二、比例原则: 警察权运用的合理性
        三、公共原则: 警察权行使的正当性
        四、程序原则: 警察权运行的合法性
        五、司法控制原则: 警察权监督的效能性
第七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二: 实现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多元化供给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
        一、多中心理论的假设
        二、多元化警务主体的培育
        三、多中心秩序的优势
    第二节: 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建构
        一、警务的市场供给
        二、警务的社区供给
        三、警务服务的自愿者
    第三节: 警务运行多重协调机制的完善
        一、多元化警务供给的潜在问题
        二、政府警务规制对多元化警务供给的调节
        三、区域之间合作警务协调机制
第八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三: 完善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的自律与他律
    第一节 行政伦理与警察伦理
        一、公权力的伦理解析
        二、行政伦理的现代精神
        三、警察伦理的评价要素
    第二节 警察行为的异化及其矫正
        一、亚文化: 警察行为异化的表象
        二、权力寻租: 警察行为异化的动因
        三、投诉与问责: 警察行为异化的矫正
    第三节 警务运行自律与他律的完善与强化
        一、道德内化: 警察行为自律的保障
        二、多元监督: 中国警务外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三、绩效考核: 警务运行质量的评定
        四、司法问责: 警务运行控制的保障
第九章 结语: 警务模式未来的发展
    一、警务社会属性的必然走向
    二、风险社会警务的多元诉求
    三、多元治理下的警务协同
附录 当代中国警务的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6)犯罪学视角下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概述
    第一节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类型化分析
        一、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
        二、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一、利益性
        二、群体性
        三、突发性
        四、复杂性
    第三节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
        一、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涉及聚众犯罪的危害性
        二、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涉及非聚众犯罪的危害性
第二章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发生机制分析
    第一节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析
        一、经济原因
        二、政治原因
        三、社会原因
        四、心理原因
        五、文化原因
    第二节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分析
        一、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主体的形成机制
        二、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行为的发生机理
        三、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导致刑事犯罪结果的发生机制
第三章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有处置机制的缺陷分析
    第一节 法制救济制度的不完善
        一、法律制度建设的不够健全
        二、司法效率偏低、救济成本偏高
        三、司法救济渠道不畅,司法权威遭到质疑
        四、信访程序的不规范
    第二节 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
        一、对决策主体要防止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
        二、对决策后果防止责任追究机制的缺失
    第三节 社会预警机制的缺乏
        一、缺乏建立广泛的情报信息网络
        二、信息收集、管理和发布制度的不完备
        三、缺乏社会心理预警机制
第四章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治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法律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冲突理论
        二、社会冲突理论的控制——“安全阀”制度
    第二节 防治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理念
        一、尽早化解原则
        二、及时沟通原则
        三、有限处置原则
        四、妥当善后原则
第五章 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防治机制构建和完善的设想
    第一节 创建利益调节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优化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健全完善的利益诉求机制
    第二节 完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
        一、构建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
        二、健全完备的舆情汇集分析机制
        三、建立合理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三节 增设心理干预机制
        一、强化媒体舆论的导向干预机制
        二、构建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第四节 设置政府应急机制
        一、加强政府防范控制机制
        二、深化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机制
        三、细化相关部门的处理善后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城市底层群体样态及生存矛盾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底层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底层的研究
        三、关于矛盾的研究
        四、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底层群体样态分析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样本概况
        二、经济生活形态
        三、家庭形态
        四、政治参与形态
    第二节 阶层归属形态
        一、阶层归属
        二、主观评价
    第三节 承受力形态
        一、经济层面
        二、政治层面
        三、心理层面
    第四节 基本特征
        一、生存特征
        二、社会特征
        三、心理特征
    第五节 样态总结
第三章 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矛盾分析
    第一节 生存矛盾的表现
        一、家庭内部层面
        二、家庭外部层面
        三、突出的问题
    第二节 对生存矛盾的反映
        一、大多数对矛盾的忍耐
        二、部分底层的理性维权
        三、少数有条件的反抗
第四章 城市底层群体生存矛盾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研究变量说明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第二节 生存矛盾影响因素分析
        一、回归分析的估计结果及解释
        二、主要结论
    第三节 影响生存矛盾的其他因素
        一、社会结构因素
        二、社会政策因素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底层群体生存矛盾化解机制分析
    第一节 当前国内外社会矛盾化解措施
        一、国外化解底层群体矛盾的措施
        二、国内化解底层群体矛盾的措施
    第二节 生存矛盾化解机制分析
        一、政府促进底层群体就业
        二、微调低保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
        三、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重点解决特殊人群的困难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底层的讨论
        一、对底层的再认识
        二、与贫困理论的探讨
    第三节 城市底层群体的维权策略
        一、底层群体的抗争
        二、当前城市底层群体的维权
    第四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访谈对象情况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基本科研情况

(8)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医疗保障基础理论
    1.4 论文结构和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1.6.1 论文创新之处
        1.6.2 论文不足之处
    小结
2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2.1 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背景分析
        2.1.1 改革开放与社会变革
        2.1.2 21世纪社会保障发展的方向
    2.2 中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现状
        2.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
        2.2.2 改革开放以后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2.2.3 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2.3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2.3.1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概述
        2.3.2 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发展
        2.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主要特点、主要模式
    2.4 中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及现状
        2.4.1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
        2.4.2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框架
    2.5 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
        2.5.1 现行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评价
        2.5.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评价
        2.5.3 现行医疗体制的总体评价
    小结
3 国外典型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改革
    3.1 日本: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3.1.1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3.1.2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特征分析
        3.1.3 日本全民医疗保险的实现过程
        3.1.4 日本完善全民医疗保险的措施
        3.1.5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
        3.1.6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3.2 美国:以市场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
        3.2.1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背景及演变
        3.2.2 美国医疗保障体系构成和主要内容
        3.2.3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供给体制
        3.2.4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特征分析
        3.2.5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
        3.2.6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3.3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
        3.3.1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沿革
        3.3.2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与支出
        3.3.3 英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成
        3.3.4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
        3.3.5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3.4 新加坡:储蓄式医疗保障制度
        3.4.1 新加坡医疗保障体制背景与现状
        3.4.2 新加坡医疗保健的费用支出和筹资体制
        3.4.3 新加坡医疗保障供给体制
        3.4.4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
        3.4.5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革
    小结
4 国外典型经验的启示及中外比较分析
    4.1 国外典型经验评价及启示
        4.1.1 世界上四种典型医疗保障模式
        4.1.2 追求效率失去公平——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评价
        4.1.3 注重公平忽视效率——英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评价
        4.1.4 兼顾公平与效率——日本的医疗保障制度的评价
        4.1.5 储蓄积累式个人资金账户——新加坡全民保健储蓄保险的评价
    4.2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与国外典型经验的比较分析
        4.2.1 基本数据比较
        4.2.2 医疗资源比较
        4.2.3 基本效用比较
        4.2.4 制度层次比较
        4.2.5 政府投入比较
        4.2.6 提供服务的比较
        4.2.7 制度类型比较
    小结
5 中外典型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问题
    5.1 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特点与因素
        5.1.1 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特点和规律
        5.1.2 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相关因素
        5.1.3 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原因分析
    5.2 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增长的现状分析
        5.2.1 我国医疗卫生费用的大幅增长及原因分析
        5.2.2 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的措施与手段
    小结
6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策研究
    6.1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的理念和框架
        6.1.1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
        6.1.2 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构想
    6.2 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实现路径探索
        6.2.1 实施和完善新型医疗改革
        6.2.2 预防与治疗并重医疗模式的构建
        6.2.3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6.2.4 社区健康“守门人”能力的提升
        6.2.5 完善老人福利制度分散医疗风险
        6.2.5.1 建立老人护理保险
        6.2.5.2 完善老人福利服务体系
        6.2.5.3 建立完善的配套护理体系
        6.2.6 构建可持续发展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准备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改革政策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相关问题阐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改革政策的涵义
        二、社会心理及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涵义
    第二节 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分析
        一、改革政策与人的动机分析
        二、对改革政策的态度的分析
    第三节 改革政策与公众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互动关系
        一、利益因素是改革政策与公众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互动的基础
        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是改革政策实践的社会心理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变化分析
    第一节 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本标准
        一、改革政策是否满足公众的需要
        二、公众对改革政策是否有较高的满意度
        三、公众对改革政策是否认同接受
    第二节 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的社会心态表现
        一、理性平和心态
        二、竞争进取心态
    第三节 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弱化的社会心态表现
        一、公众产生的不公平感和不同程度的相对剥夺感
        二、公众对社会生活的满意度较低安全感不足
        三、社会焦虑蔓延
        四、公众对政府及政策的信任度降低
    第四节 重大改革政策对公众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冲击的案例分析
        一、教育不公平加重了公众的不公平感
        二、住房改革政策加重了公众的心理负荷
    第五节 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弱化的原因
        一、公众主观层面的原因
        二、客观层面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高公众对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利益平衡
        一、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是公众心理和谐的重要前提
        二、完善利益诉求制度是公众心理和谐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应发挥传媒及舆论的调控作用改善公众的心理预期
        一、应引导公众确立合理的心理期望值
        二、应运用传媒及社会舆论调节公众的不良社会情绪
    第三节 运用政策的心理导向功能实现对公众的心理调控
        一、应重视改革政策对公众的激励功能
        二、保持改革政策的协调有序增强公众的心理安全感
    第四节 应提供强化公众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环境支持
        一、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二、注重人文关怀
        三、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是改善公众心理环境的重要保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 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基本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研究主体
        (三)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研究方式与理论范式
    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述
        一、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主要理论基础
        三、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概述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内涵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特征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原则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功能
第二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科学化指向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被忽视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不到位
        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缺乏针对性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不顺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设施滞后
        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问题的成因
        一、国有企业职工的观念多元、多样、多变
        二、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呈现新变化
        三、国有企业职工的信息来源多元化
        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新挑战
        五、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新情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目标指向
        一、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履行国有企业崇高责任的需要
        三、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需要
        四、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五、加快建设和谐企业的需要
第三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科学化
    第一节 科学发展的理念
        一、科学发展理念的基础
        二、践行科学发展的理念
    第二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树立服务意识,引领思想潮流
        二、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心理疏导
        三、教育耐心细致,影响潜移默化
    第三节 创新企业文化的理念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区别
        二、通过企业文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第四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内容的科学化
        一、理论与现实结合做好政治教育
        二、整体与个体结合做好思想教育
        三、继承与创新结合做好道德教育
        四、灌输与案例结合做好法制教育
        五、疏导与帮扶结合做好心理教育
    第二节 实践中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一、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结合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结合职工群众的利益
        四、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五、结合企业发生的典型事件
    第三节 以党建科学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
第五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化
    第一节 借鉴相关学科成果推进方法的科学化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对心理学成果的借鉴
    第二节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方法的科学化
        一、实现交流方法的科学化
        二、做到疏导方法科学化
        三、实现激励方法的科学化
        四、推进方法科学化的要求
    第三节 运用现代科技推进方法的科学化
第六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科学化
    第一节 领导机制的科学化
        一、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
        二、健全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三、完善调动积极性的全员化机制
        四、创新职责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
    第二节 运行机制的科学化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运行机制
        二、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三、系统完善的保障机制
        四、开放顺畅的沟通机制
    第三节 队伍建设机制的科学化
        一、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制度健全
        二、纳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干部培训总体规划
        三、形成“大政工”的工作局面
        四、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组织变革应重视职工心理承受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李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S省“转型试点”高校为例[D]. 谢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医科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研究[D]. 李英琦. 山西医科大学, 2019(09)
  • [5]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D]. 胡建刚. 南京大学, 2014(05)
  • [6]犯罪学视角下民事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 赵骞翮. 上海大学, 2013(08)
  • [7]城市底层群体样态及生存矛盾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D]. 毛飞飞. 南京大学, 2012(04)
  • [8]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D]. 楚廷勇.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9]中国改革政策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研究[D]. 白婷. 黑龙江大学, 2011(07)
  • [10]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研究[D]. 杨春权.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组织改革要重视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