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外功夫“有限论”

书外功夫“有限论”

一、功夫在书外的"有限论"(论文文献综述)

彪金[1](2019)在《图像传播:《良友》画报抗战题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像相较于文字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民国时期享誉海内外的画报,《良友》在抗战期间积极进行图像传播,鼓动人民,呼吁抗战,展现了大众媒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法,从《良友》画报所处的传播环境,图像传播的内容、形式、特点及效果四个层面进行分析,从中发掘抗战期间《良友》如何进行图像传播实现政治动员目的。通过对画报传播环境的探讨,可得知,《良友》的抗战宣传是应运而生的带有民族主义情怀的选择。画报在抗战期间的图像形式主要有照片和漫画,版面编排与稿件配置形式丰富多彩。从内容上看,笔者从社会景观“套式”、“主题”、“公式”以及“图像文本”四个角度进行全面阐释。笔者得出画报图像传播的特点首先是组合图像为主,独幅图像为辅;第二,画报图像的画面十分擅长运用积极修辞手法;第三画报图文叙事相互融合有助于图像的传播;最后,画报借助多种图像符号实现政治动员。传播效果上,从行为学角度而言,感性的图像激发读者的战斗性热心,从读者的来信来看,画报从读者以“改进本志”为目的的来信到后期逐渐生成了以“抗敌救国”为讨论中心的舆论场。《良友》中的图像不仅记录历史,也影响人们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在战争进行过程当中,它通过合理地运用图像传播,唤起了普通民众的政治意识,进行了有效的抗战宣传。

唐璟璠[2](2018)在《叶嘉莹古典诗词教学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启示 ——以K市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选修课程古典诗词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等等。而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理论就是倡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来感悟古典诗词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感发力,学习古代文人对百姓、生命、大自然的一种无限关怀和热情,体会作者在面对强大外界压力下依旧坚韧不拔的品格修养。通过查阅叶嘉莹先生和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发现研究叶嘉莹先生古典诗词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启示的学者甚少,因此本论文借鉴叶嘉莹先生以往的古典诗词理论研究成果,结合高中语文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对喀什市第十一中学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本论文以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研究方法,选取K市S中学高中部进行过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的23位教师,发放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并对20位教师以及高二、高三各15名,共30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法。多种调查方法的并用,是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喀什市第十一中学语文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的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喀什市第十一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选修课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能够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以及对诗词的感悟能力。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全面把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选修课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够灵活多样等。本论文通过分析影响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教师方面应注意积累专业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准确把握课标教学要求;学生方面应改变学习习惯,激发兴趣、通过吟诵初步感悟;教学方面要重视吟诵品读,感受诗词韵律美、讲究以意逆志,倡导兴发感动、感悟弱德之美,体验诗词之德行美,最后笔者结合叶嘉莹先生的教学实践,做出了以《菩萨蛮》为例的选修课古典诗词教学设计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实践之后,用访谈法进行师生评价。论文最后,总结归纳了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启示。

谢莎[3](2017)在《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个拥有2.7亿数量的庞大群体,对农民工各类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在农民工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部分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把子女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一部分农民工把子女带在身边,这部分农民工子女随他们的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和学习,这就带来了农民工子女在居留地能否接受教育的问题。留在农村生活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大部分可以由其户口所在地解决其教育问题,而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由于户口问题、身份问题、所在城市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本文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外来农民工比较多的株洲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株洲市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实地调查,分析株洲市外来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是梳理前人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在教育公平问题上的理论研究和各国在教育公平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第二章对教育公平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简要论述,为本文下面的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进城务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株洲市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剖析引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不公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在第三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株洲市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主要是针对第四章中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解决我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做出一些贡献,以此促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赵一荻[4](2017)在《“代际”消失与“散点聚焦” ——新生代导演群落描述与阐释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2011年上映的《失恋三十三天》为起点,新十年的中国电影出现转折,新的电影人开始不断涌现。新的电影人通过对中国电影传统资源及世界电影资源的不断开掘,通过个性化的影像实践与世界电影做有益的对话与交流,为中国电影甚至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本土化、多元化和国际化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探索精神和文化品格在未来仍然会持续显现出价值和影响。但他们的出现打破了中国独有的“代际”划分方法。“代际”划分导演是中国具有特色,且一直是公认的“导演划分”范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代际范式”不能顺应当下,逐渐失效。当“代际”划分不再适用,中国导演群体如何描述与阐释成了当下探讨的热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新导演现象的分析研究提出以“散点聚焦”替代“代际”划分的策略与思路,并对这一策略与思路实施了理论论证和分类实践。本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首先绪论主要是梳理国内外有关对中国新导演的研究现状,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做出学术分析。得出了通过“代际”、“散点聚焦”对新导演现象研究的文献很少,进一步确定了本论文的框架和研究主线。绪论主要分为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几部分,为全篇文章确定了研究基调。第二章为新生代导演群体与“代际”范式(理论)的失效。本章主要是从电影的不断发展的背景出发,研究导演身份的不断变化,和新导演的出现及原因。梳理了关于“代际”的发展史,从最初的“代际”范式的生成以及使用进行研究,揭示出繁复多变的电影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历史规律,发现了新导演的出现使得“代际”范式失效的问题,后深入分析“代际”范式却不再适用的原因。第三章为“散点聚焦”——新导演研究的新范式。本章主要是分析“散点聚焦”,为了解决“代际”范式的失效这一问题,提出“散点聚焦”归纳分析的范式来解决,并证明“散点聚焦”可以成为替代“代际”范式的新范式。本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深入文本,进行实例性阐释,分析“散点聚焦”在电影中的应用,并通过对新导演的分类划分,对新导演“簇”进行深入的归纳与分析。第四章为新导演现象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本章重点分析新导演现象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建构新的范式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新导演立足于一个日益开放交融的文化语境,置身于国际的巨大市场,裹挟于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其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是空前未有的。作为商品,当代电影大众娱乐精神缺失、电影主体僵化、电影类型单一,新导演的出现打破了单一的局面,为中国电影形成了一股新鲜血液,可见新导演对中国电影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范式的转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李岑沛[5](2016)在《《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七、八章及《中国北方游记》第十九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众多外国传教士游历中国后,留下了各类着述,为西方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也为我们了解当时中国的经济、宗教、社会、军事等方方面面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因而如能将此类书籍高质量地译介进来,其嘉惠士林、促进学术之功,自不待言。传教士游记属于纪实文学,兼具“文学性”和“信息性”,通过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向读者呈现作者的所见所闻。据此,笔者认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指导此类文本的翻译。利用语义翻译,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并尽量保留原文的声音效果,让译入语读者享受到与源语读者同样的文学魅力。交际翻译能克服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顺利实现游记的信息功能。本翻译项目源文本节选自美国传教士麦利和着《生活在中国人中间》以及英国传教士韦廉臣着《中国北方游记》。本文结合具体翻译案例,指出:一、笼统的泛指词不能表现意义的细微差别时,需要运用语义翻译,选择更专的特指词;二、在语境中才能理解词句的准确含义时,要避免盲从词典:三、原文形式与内容合一时,应保留原文形式,如凡是语出耶稣及其门徒,作者一律使用古旧的拼写法,暗示其为主的劝诫,译者借重文言,设法还原原文形式传达的含义;四、原文语言偏离文体规范时,译文语言亦应偏离译语规范以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适用于作者个人发挥之处:五、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语义等值比交际等值更重要。作为史学资料,原文的信息功能不亚于文学价值。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一切方法技巧的使用旨在产生流畅通顺、简明易懂的译文,有效扩大了受众范围。在语义翻译无法产生通达的译文时,译者重新组织句法,转换了原文的主语、定语、标点符号,使译文符合汉语的逻辑关系:发挥译入语优势,充分利用汉语中动词使用灵活的特点,化静为动,使译文更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模糊不清的概念明朗起来,为读者排除理解上的障碍。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并非是绝对的。一部作品,往往既需要运用语义翻译,亦需要交际翻译。如‘’Reader,to thee must also come the last mortal struggle."一句译文为“诸位,垂死挣扎,汝所难免。”用“汝”翻译thee,保留原文特色用词,为语义翻译,但译文同时调整了句序,使之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为交际翻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顺利传达原文思想内容服务,可以有效指导传教士游记及其他同类英文着作的汉译实践。

王琼玉[6](2016)在《陈世骧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学界对陈世骧文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抒情传统”论,而实际看来,陈世骧的文学思想原有着丰富的面相。他早年以新诗的创作、评论和翻译工作活跃于现代诗坛。旅美后逐渐将研究重心转向中国古典文学,同时仍关注现代文学的发展动向,对小说、传记文学等提出批评意见。至晚年致力于追索中国文学的特质,提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论题。通过回顾陈世骧的文学研究道路可见出其研究重心及思考方向。作为一个秉持“人文主义”信念的学者,陈世骧的文学研究始终与其现实关怀是分不开的。他十分关心现代新诗的发展前途,在新诗批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对“时间”尤为关注,着力探索中国的“诗的时间”问题,在这一领域筚路蓝缕,有开创之功。“抒情传统”论从中国诗学传统与文化精神出发,直击中国文学特质,是以新方法阐发旧传统,发扬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

李英花[7](2014)在《叶绍翁与《四朝闻见录》研究》文中提出叶绍翁其人,大约出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活到南宋末年,且存在入元的可能性。他的籍贯应该是福建建安。是太学生出身,担任过史官。在朝为官期间,叶绍翁多与学者型显贵名宦交往,以真德秀为代表。在辞官或致仕后,叶绍翁隐居临安十年以上,与葛天民等隐逸名士吟诗唱和,以江湖派诗人的身份闻名一时。叶绍翁私淑朱熹、叶适,不过,他的学识见解,周览各家之说,并不拘泥某一学派,他与朱熹紫阳学派、叶适水心学派、陆九渊象山学派中人,都有接触,所以,他不应该是某一特定学派中人,而应该是“学侣”。叶绍翁的着述,有笔记《四朝闻见录》一部、诗作若干。关于《四朝闻见录》一书,其成书分为两段,甲、乙二集是在端平二年(1235)到淳佑元年(1241)间,丙、乙、丁三集是在绍定六年(1233)后编成,且可能未定稿。《四朝闻见录》的版本,目前有“四库”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和《说郛》抄录部分内容。比较三者同异,可知,作为今日点校本的底本,鲍廷博的《知不足斋丛书》本,质量最佳。叶绍翁撰写《四朝闻见录》时,秉持的史事选取原则,是“外事、国政、人才”等“系于国”的史事。是书的史料来源,可分为四类:亲身经历、阅读所得、听人转述、转引他书。因为叶绍翁比较重视一手史料,所以转引他书的内容很少,且多是商榷考证性质。同时,叶绍翁蓄力于条目考证功夫,增设专门的“考异”条目。从叶绍翁对龚颐正、史弥远的态度,可以看出叶绍翁的修史立场,是站在士林公论一边,颇具史德。《四朝闻见录》全书条目归类为史事、制度、人物轶事和评骘、钱塘地理、风景及习俗等四大类。但其编纂体例,存在失序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叶绍翁自己没有预先设计,未作如是想。不过,编纂体例“烦碎”,不影响该书史料价值,既可以辑佚《全宋文》、《全宋诗》,也可以校勘他书记载,还可以为《宋史》等史籍中相关记载进行注释。针对《四朝闻见录》具体内容,一个方面,以书中所载“太学生置绫纸”为切入点,考证官告绫纸、僧道绫纸、监贴绫纸的制度、形制和功能等。发掘该书所反映的南宋中期史事。另一方面,仿效徐规先生的《<四朝闻见录>记事纠谬》一文的体例,于《四朝闻见录》书中再摘取七处记载谬误,进行考证。

涂丽[8](2013)在《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浏览器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实习所在公司CDMA中低端系列手机的项目越来越多,不同型号手机对浏览器的需求的差异性也随之越来越多,而公司目前现有的软件架构代码无法瘦身,并且伴随开发效率低、开发维护成本高、项目周期长等弊端,现有的软件架构已不能满足中低端机成本要求,也难以满足项目快速开发的要求,所以公司决定在BREW平台上使用MVC架构思想重新设计一款具有统一UI风格的手机浏览器应用软件。本文在分析了手机浏览器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并开发了一款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浏览器,分析了手机浏览器的需求和工作流程,并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方案,然后分别对解析模块、布局模块和UI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在解析模块中提出了网页转换技术,将WML、XHTML格式转换成HTML网页的解析方案,从而达到只需设计一种HTML解析器,就使浏览器能达到既能浏览WAP网站又能浏览WEB网站的效果。在UI模块的设计中参照了MVC模式思想并对原有的IWindow UI机制上进行了扩展,实现了窗口的统一管理,使得UI设计思想架构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并提高了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移植性。最后,测试结果表明,该手机浏览器软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达到了设计标准。

戴丹[9](2012)在《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迈克尔·巴克森德尔教授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史家之一,他的研究不仅仅在艺术史领域,还在社会史、视觉神经生理学等其他领域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巴克森德尔的研究兴趣呈现出了跨学科性,因此有时候被归为“传统艺术史派”,有时候又被归为“新艺术史派”。巴克森德尔教授通常被认为是社会艺术史方法的代表人物,这种研究方法强调通过与艺术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外部因素解释艺术风格问题,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对巴克森德尔思想的误读。巴克森德尔认为不应该仅仅把风格问题作为艺术史研究的主题,而应该把风格视为解释社会、文化的史料证据。他同时强调,艺术史研究应该关注视觉问题,图像并不是语词的附庸,视觉材料与文献材料在解释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巴克森德尔教授出版的所有着作都在探讨语词与图像这一问题。本文无意于撰写成一篇关于巴克森德尔教授的传记,而是通过对巴克森德尔教授三本代表着作的解读,探讨其艺术史研究中“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即语言是如何建构画家的创作方式和公众的观看方式)这一研究模式及其理论来源。本文共分为五章。导论中的一、二部分阐述了20世纪初期艺术史在德语国家和英国本土的发展情况,第三部分交待了本文选题的理由、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一章回顾了巴克森德尔步入艺术史界之前,即从古典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这段时期内西方重要学者对“语词与图像”这一问题的论述。第二章阐述了巴克森德尔如何从人文主义者拉丁语的角度来解决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的关系。第三章阐述了巴克森德尔如何从“时代之眼”的观念来解释认知风格的问题。第四章阐述了巴克森德尔如何从“视觉清晰度”、“视觉注视”等视觉理论观念来解释夏尔丹的绘画风格。第五章阐述了巴克森德尔的“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这种研究模式的理论来源,即语言学领域中关于“语言与认知”的讨论。附录1记录了巴克森德尔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背景。附录2是巴克森德尔教授发表的所有着作、论文列表。

范白丁[10](2012)在《潘的迷宫—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知识环境与思想形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继承了德国的古典学术传统,同时又受过系统的现代艺术科学训练,并且还是将德语世界的艺术史学带到英语世界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几乎涵盖了艺术史领域内每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他的图像学研究不仅对艺术史学科影响深远,对其他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旨在揭示潘诺夫斯基从一位普通的学子成长为着名学者并形成自己成熟的学术思想的历程。以往对他的研究通常只是在纯理论层面进行探讨,而本文将潘诺夫斯基置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知识环境中,尽量重建他所处的时代情境,考察他作为一位职业艺术史家身处在现实社会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以及这种环境对他学术研究的影响。此外,潘诺夫斯基有许多早期的德语着作在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因为包括语言在内的若干原因这部分着作常常被人忽略或者有意地回避;本文则试图结合他的核心理论着作和实践研究,在其知识环境的背景下呈现出他思想形成的清晰脉络。

二、功夫在书外的"有限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夫在书外的"有限论"(论文提纲范文)

(1)图像传播:《良友》画报抗战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图像传播研究
        1.2.2 《良友》画报研究
        1.2.3 《良友》画报抗战宣传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样本
    1.5 创新思路
    1.6 研究框架
第1章 抗战时期《良友》画报概述
    1.1 抗战时期《良友》图像传播环境
        1.1.1 社会环境
        1.1.2 文化环境
        1.1.3 媒介环境
        1.1.4 技术环境
    1.2 抗战时期《良友》媒介功能转变
        1.2.1 摄影“武器论”与漫画救亡——《良友》媒介功能转变依托
        1.2.2 抗战图像涌现——《良友》媒介功能转变显着表现
第2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内容
    2.1 建构景观“套式”以抗战
        2.1.1 残酷的前线
        2.1.2 积极的后方
    2.2 强化叙事“主题”以抗战
        2.2.1 战争
        2.2.2 后方支援
        2.2.3 军事演练
    2.3 固定“公式”表达以抗战
        2.3.1 军人
        2.3.2 妇女儿童
        2.3.3 日本军阀、汉奸与傀儡政府
        2.3.4 祖国风光
    2.4 丰富“图像文本”以抗战
        2.4.1 形式上:中英双语
        2.4.2 意义上:解释与抒情
第3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形式
    3.1 摄影与漫画、彩画结合
        3.1.1 摄影:认知战争,凝聚民族认同感
        3.1.2 漫画彩画:寓意隽永,鼓舞抗战
    3.2 版面编排新颖
        3.2.1 抗战题材占据黄金版面
        3.2.2 版面语言强势宣扬抗战
        3.2.3 爱国记者提供抗战影像
    3.3 稿件配置形式多样
        3.3.1 同题组织:关注重大战事
        3.3.2 专栏组织:洞悉抗战时局发展
第4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特点
    4.1 组合图像为主,独幅图像为辅的叙事策略
    4.2 积极修辞的运用
    4.3 相互融合的图文叙事关系
    4.4 借助图像符号完成政治动员
第5章 《良友》画报抗战题材图像传播效果
    5.1 感性图像激发读者战斗性热心
    5.2 从“改进本志”到抗敌救国讨论舆论场的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2)叶嘉莹古典诗词教学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启示 ——以K市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选修课
        (二)古典诗词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中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叶嘉莹古典诗词理论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调查法
第一章 叶嘉莹古典诗词理论概述
    第一节 “吟诵”理论概述
        一、“吟诵”理论的含义
        二、“吟诵”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兴发感动”理论概述
        一、“兴发感动”理论的含义
        二、“兴发感动”理论的特点
    第三节 “弱德之美”理论概述
        一、“弱德之美”理论的含义
        二、“弱德之美”理论的特点
第二章 喀什市第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
    第一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第二节 问卷调查情况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式
        四、教学效果
    第三节 访谈调查情况
        一、教师访谈调查情况
        二、学生访谈调查情况
第三章 喀什市第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喀什市第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把握不全面
        二、教学内容选择缺乏灵活性
        三、教学方式略显单一
        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第二节 喀什市第十一中学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一)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理解不到位
        (二)轻视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
        (三)古典诗词专业素养不足
        (四)忽视对古典诗词的吟诵
        (五)忽视对学生多元化阅读体验的引导
        二、学生方面
        (一)古典诗词兴趣不浓
        (二)古典诗词积累不足
        (三)缺乏主动感悟意识
第四章 叶嘉莹古典诗词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启示
    第一节 教师方面
        一、积累专业知识,提升文学素养
        二、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三、对古典诗词进行多元化解读
        四、让选修课古典诗词课堂充满活力
    第二节 学生方面
        一、改变学习习惯,激发兴趣
        二、通过吟诵初步理解作品
        三、树立自我感悟意识
    第三节 教学方面
        一、重视吟诵品读,感受诗词韵律美
        二、讲究以意逆志,倡导兴发感动
        三、感悟弱德之美,体验诗词之德行美
    第四节 叶嘉莹古典诗词指导下《菩萨蛮》教学个案设计及评价
        一、《菩萨蛮》教学个案设计
        (一)温庭筠《菩萨蛮》教学设计
        (二)韦庄《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二、《菩萨蛮》个案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教师的评价
        (二)学生的评价
        (三)个案设计者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3)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进城务工人员
        2.1.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2.1.3 教育公平
    2.2 理论基础
        2.2.1 我国古代教育理论概述
        2.2.2 我国近代教育理论概述
        2.2.3 我国现代教育理论概述
        2.2.4 国外教育理论概述
第3章 株洲市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公平性问题分析
    3.1 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状况分析
    3.2 株洲市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调查样本的统计性分析
        3.2.3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3 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3.3.1 难以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3.3.2 难以享有平等的教育过程
        3.3.3 边缘生存状态,难以享有正常的生活、学习条件
    3.4 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不公平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城乡教育机会不公平
        3.4.2 城乡教育在经费投入上的不公平
        3.4.3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
第4章 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影响因素
    4.1 城乡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有失公平
    4.2 城乡师生综合素质差距明显
    4.3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第5章 解决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
    5.1 改革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5.2 健全专项教育政策,提高城乡师生综合素质
    5.3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5.4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4)“代际”消失与“散点聚焦” ——新生代导演群落描述与阐释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 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生代导演群体与“代际”范式(理论)的失效
    一、新生代导演
    二、“代际”范式的失效
第三章“散点聚焦”——新导演研究的新范式
    一、“散点聚焦”释义
    二、“散点聚焦”——新导演“簇”的归纳与分析
第四章 新导演现象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一、研究范式转换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意义
    三、新常态:理论、批评与创作的良性互动
结语“散点聚焦”与中国电影的新世纪长卷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5)《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七、八章及《中国北方游记》第十九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项目简介
    1.1 项目来源
    1.2 平行文本翻译研究概述
    1.3 研究方法与译前准备
2 文本分析
    2.1 主要内容
    2.2 语言特征
3 指导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3.1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3.2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适用性
4 案例分析
    4.1 语义翻译
        4.1.1 表现意义的细微差别
        4.1.2 准确再现语境意义
        4.1.3 保留古雅文辞
        4.1.4 偏离译语风格规范
        4.1.5 适当处理原文偏见
    4.2 交际翻译
        4.2.1 转换英语主语
        4.2.2 转换英语定语
        4.2.3 英汉静动转换
        4.2.4 灵活处理英语冒号
        4.2.5 解释模糊不清的概念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七、八章及《中国北方游记》第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Life among the Chinese (Chapter7-8)
    《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七、八章
        Chapter Ⅶ.(Excerpt)
        第七章 (节选)
        Chapter Ⅷ
        第八章
    Journeys in North China (Chapterl9)
    中国北方游记(第十九章)
        Chapter ⅪⅩ
        第十九章
致谢

(6)陈世骧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 陈世骧的文学研究道路
第一节 新诗的创作、评论与翻译
第二节 赴美后的古典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一、古典文学研究道路的开启与深入
    二、不离当下的文学评论
第三节 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追寻 第二章 陈世骧的新诗批评思想
第一节 “无'形式'的形式”
第二节 “活用传统”
第三节 “独立的个性” 第三章 陈世骧论“诗的时间”
第一节 时间在中国文学中的意义
    一、时间的“示意作用
    二、时间的“悲剧意味”
第二节 古代中国关于“时间”思考的演变
第三节 “诗时之始”:《离骚》中的“时间”问题解读
第四节 “诗的时间”问题背后 第四章 陈世骧论“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第一节 《诗经》与抒情诗:“源流”与“形式”
    一、“诗”:抒情艺术的铸成
    二、“兴”:抒情文类的灵魂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凝聚力:“文化功用”
    一、“文”的“独特取径”
    二、“世俗宗教”:“文”的功用
    三、“人本主义出发的抒情文学传统”

(7)叶绍翁与《四朝闻见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原因和研究意义
        1、选题原因
        2、研究意义
    二、既有研究成果综述
        1、古代研究成果
        2、今人研究成果及特点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上篇 叶绍翁生平、交游及其学缘、着述
    第一节 叶绍翁生平新考
        一、叶绍翁籍贯
        二、叶绍翁年寿
        三、叶绍翁仕宦
        四、叶绍翁退隐
    第二节 叶绍翁交游考述
        一、与官宦显贵的交往
        二、与文人士大夫的交往
    第三节 叶绍翁学缘辨析
        一、关于叶绍翁学缘的三种观点
        二、叶绍翁学缘新见
    第四节 叶绍翁史学思想探析
        一、叶绍翁修史原则
        二、叶绍翁修史立场
    第五节 叶绍翁诗作述论
        一、叶绍翁诗作简述
        二、叶绍翁诗作辑佚
中篇 《四朝闻见录》成书、版本及史料
    第一节 《四朝闻见录》成书、版本与体例
        一、《四朝闻见录》成书
        二、《四朝闻见录》版本
        三、“烦碎”说考辨—兼论《四朝闻见录》编纂体例
    第二节 《四朝闻见录》史料来源
        一、亲身经历
        二、阅读所得
        三、听人转述
        四、转引他书
    第三节 《四朝闻见录》史料为他书所收
        一、为南宋同时代着述所引
        二、为后世着述所引
    第四节 《四朝闻见录》应用举例
        一、辑佚
        二、校勘
        三、校注
下篇 《四朝闻见录》所载宋代名物考——以绫纸为例
    第一节 监贴绫纸补考
        一、宋代监贴绫纸制度
        二、宋代监贴绫纸功能
    第二节 官告绫纸补考
        一、官告绫纸历史渊源
        二、宋代官告绫纸制度
    第三节 僧道绫纸度牒考
        一、宋代僧道绫纸度牒起源
        二、南宋僧道绫纸度牒制度
结论
参考书目
    一、周端朝第二次编管之地可能是信州
    二、李沐之父为“李彦颖”
    三、高宗幸太学当为绍兴十四年三月己巳
    四、“卮言日出”殿试题出题者为宋太宗
    五、“内景”应是《黄庭内景经》简称
    六、徐凤未中宏词科
    七、林次英当是凌次英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浏览器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3 论文工作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BREW 简介及现状
    2.2 BREW 开发环境
        2.2.1 BREW SDK 环境的安装
        2.2.2 BREW SDK 组件介绍
    2.3 BREW 开发技术
        2.3.1 BREW 模块加载机制
        2.3.2 BREW UI 界面机制
        2.3.3 BREW 事件处理机制
        2.3.4 BREW 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流程
    2.4 MVC 设计模式介绍
        2.4.1 MVC 设计思想
        2.4.2 MVC 设计模式的实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机浏览器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3.1 手机浏览器的需求分析
        3.1.1 功能需求
        3.1.2 UI 界面需求
        3.1.3 非功能性需求
    3.2 设计原则
    3.3 手机浏览器的概要设计
        3.3.1 手机浏览器的设计目标
        3.3.2 手机浏览器的工作流程
        3.3.3 手机浏览器的总体功能模块
    3.4 手机浏览器的技术指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机浏览器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 解析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1.1 解析方案
        4.1.2 WML 解析处理
        4.1.3 XHTML 解析处理
        4.1.4 HTML 解析处理
    4.2 布局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2.1 布局设计思想
        4.2.2 排版布局处理
        4.2.3 页面显示处理
    4.3 UI 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4.3.1 主要架构思想
        4.3.2 IWindow 机制的扩展
        4.3.3 UI 模块的实现
        4.3.4 书签子模块开发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
    5.1 功能测试
        5.1.1 测试环境说明
        5.1.2 书签 UI 界面
        5.1.3 界面交互
        5.1.4 文本网页
        5.1.5 图片网页
    5.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语词与图像:一段学术史回顾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对“语词与图像”的讨论
    二.莱辛论“诗歌与绘画”
    三.德沃夏克论“语词与图像”
    四.约翰·斯宾塞论“画如修辞”
第二章 修辞与绘画
    一.HUMANIST(人文主义者)——一个观念的阐释
    二.1350-1450 年:一场拉丁语复兴运动
    三.人文主义者拉丁语
    四.人文主义者艺术批评模式
    五.阿尔贝蒂与“构图”观念
        5.1 《论绘画》与修辞学
        5.2 《论绘画》中“构图”的提出
        5.3 不同语境中的“构图”观念
第三章 时代之眼
    一.黑格尔的“时代精神”
    二.“时代精神”与艺术
    三.贡布里希的批判
    四.巴克森德尔的“时代之眼”
第四章 图画与观念
    一.艺术史界的一场讨论
    二.艺术史的语言
    三.视觉观念与图画风格
    四.现象绝对论与文化相对论
第五章 语言与认知
    一.威廉·冯·洪堡的“语言世界观”
    二.恩斯特·卡西尔的语言观
    三.本杰明·李·沃尔夫的语言观
结语
附录 1 巴克森德尔小传
附录 2 巴克森德尔发表的着作、论文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潘的迷宫—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知识环境与思想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少年欧文
第二章 大学时代
    一 自由的学习
    二 巨人的肩膀
        老师弗格
        丢勒的荣誉
        戈德施米特的幽默
        两位恩师与世纪末的学术
    三 关于丢勒的论文
    四 潘多拉的婚姻
第三章 对艺术史问题的思考
    一 从眼睛到精神
    二 从艺术意志到内在含义
第四章 苏格拉底的困窘
    一 结缘伯乐
    二 商业与文化
        金融世家与文化科学图书馆
        瓦尔堡家族与汉堡大学的建立
        学者们的研究院
    三 潘诺夫斯基老师
        编外讲师的压力
        从讲师到教授
        潘诺夫斯基与学生们
第五章 图像与思想
    一 在传统中追溯
    二 外观世界的智性法则
    三 作为象征形式的透视
        卡西尔的象征形式
        时间线索中的空间问题
    四 图像学的形成
        图像学的前奏
        描述与内容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后记

四、功夫在书外的"有限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图像传播:《良友》画报抗战题材研究[D]. 彪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4)
  • [2]叶嘉莹古典诗词教学理论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启示 ——以K市S中学为例[D]. 唐璟璠. 喀什大学, 2018(01)
  • [3]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谢莎.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4]“代际”消失与“散点聚焦” ——新生代导演群落描述与阐释范式研究[D]. 赵一荻. 西南大学, 2017(02)
  • [5]《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七、八章及《中国北方游记》第十九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岑沛.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6]陈世骧文学思想研究[D]. 王琼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6(12)
  • [7]叶绍翁与《四朝闻见录》研究[D]. 李英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8]基于BREW平台的手机浏览器的研究与开发[D]. 涂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2)
  • [9]语言习惯与视觉认知 ——迈克尔·巴克森德尔思想研究[D]. 戴丹.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1)
  • [10]潘的迷宫—欧文·潘诺夫斯基的知识环境与思想形成[D].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5)

标签:;  ;  ;  ;  ;  

书外功夫“有限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