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

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

一、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齐飞飞[1](2021)在《基于3D打印的裂隙网络试件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大型岩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到裂隙岩体这一复杂介质。长期以来,对于裂隙岩体的研究一直是岩石力学领域的焦点和热点。而岩体内部往往孕育着随机分布的地质结构面,它们的存在是造成工程岩体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复杂裂隙网络岩体这一对象开展了试验研究。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了含有复杂裂隙网络的类岩石试件。基于水溶性打印材料遇水软化的特点,进一步将其加工成张开型裂隙网络实体模型,并采用软弱充填物进行充填。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裂隙网络类岩石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演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引入了标准差和分异速率2个数理统计指标,定量分析了应变场的变化。此外,采用不同充填物进行了充填,进一步对填充物影响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通过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对裂隙网络试件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破裂过程进行了模拟。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高精度重构裂隙网络类岩石试件,并且所制备的模型试件稳定的力学性质和极小的变异系数,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岩石复杂结构,对裂隙岩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根据单轴压缩试验过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可以将试件破坏特征整体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压密、弹性变形、裂纹扩展和应变软化。其中,峰后曲线呈现出塑性应变软化特征。(3)采用DIC技术实现全场非接触、实时监测,对轴向荷载作用下的裂隙网络试件全局应变场进行了定量描述,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变形破裂过程表现为渐进演化,从应变场的角度反应出了裂纹萌生、扩展机制。(4)通过计算水平应变场(εxx)、垂直应变场(εyy)和剪切应变场(γxy)的标准差曲线,得出应变场标准差变化主要经历了增长缓慢阶段、稳步增长阶段和加速增长阶段;通过对标准差进行有限差分求导计算了水平应变场(εxx)的分异速率曲线,发现应变场的分异速率曲线峰值对应于宏观裂纹的产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试件的起裂。(5)裂隙填充物的差异会对试件的物理力学特性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变形发展的前期,填充物的存在会引起周围应变场显着的变化,而由于填充物本身的差异,所引起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6)RFPA2D数值模拟软件能够有效地模拟真实岩石受荷过程,通过输出相关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直观地观察应力场分布情况以及裂纹扩展过程。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舒悦[3](2020)在《理论与实践:概念史研究在中国》文中认为现代历史学家创新的发展出一系列史学范式,其中,“概念史”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兴,该范式基于当时历史学研究出现的“语言学转向”出现并发展。自该时期起,历史研究者将自己的眼光更多投注到语言研究。他们进行研究的着力点同样发生了位移:从传统的历史解释,转向历史研究成就方向,当他们对于叙述语言进行关切的同时,即促发了概念史的流行和应用。直到最近,国内历史学界对我国的近代历史展开研讨的过程中,开始借鉴概念史的方法论,因此形成了一些卓有建树的新内容,同时,在各门专门史中,通过应用相关方法论,收获了许多成就。特别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领域,取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突破,形成了非常重要的进步。不过,我国的概念史研究,时间不长,基础不深,依然没有展开规模化的研究。目前,国内概念史研究道路上,还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挑战。挑战反过来也意味着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概念史同样帮助国内的历史学发展,形成了很多新方向、新思路、新空间。概念史的研究方法,非常适合用来诠释中国“近代”。原因是,19世纪中叶以来,大量的外来词汇、术语、概念被翻译到汉语世界,一旦脱离相关词汇和概念,近代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就很难被描述清楚,导致人们产生误解和偏见。此外,一直以来中国的史学作品,除了少数通史着作之外,很多近代史论述往往集中在某个区间范围,该范围往往有时限限制,但是借助概念史,可以从更长的历史维度,审视某个社会流变的整体特点。它的兴起,标志着历史学研究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样地,概念史研究方法也为中国史学研究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刘婷婷[4](2020)在《反向系间窜越提高BUBD-1薄膜发光及放大自发辐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半导体激光器(OSLs)具有柔性、成本低、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在集成光学、信息技术等领域有潜在的优势,成为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后,有机光电器件发展的下一个挑战目标。但有机激光染料的高激光发射阈值,低载流子迁移率等限制了OSLs的实现。本文以有机激光染料BUBD-1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降低了其放大自发辐射(ASE)阈值,提高了OLED的发光效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主体材料对有机激光材料BUBD-1的ASE性能影响,其中DMAC-DPS材料是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TADF),CBP为一种常用的主体材料。两种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效率(PLQE)均在80%以上,且混合薄膜的ASE阈值最低分别为1.51μJ/pulse(CBP:2wt%BUBD-1)和1.19μJ/Pulse(DMAC-DPS:2wt%BUBD-1),与BUBD-1纯膜相比,分别降低了84.7%和87.1%。不同温度下的瞬态光致荧光谱(瞬态PL)衰变曲线表明,DMAC-DPS:2 wt%BUBD-1混合薄膜内存在反向系间窜越(RISC)过程。DMAC-DPS作为主体材料的混合薄膜中,ASE性能的提高是由于同时存在快速和延迟的福斯特(F?rster)能量传输过程,提高了主客体材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研究表明,TADF材料在提高有机激光材料的ASE性能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2.制备了以TADF材料作为主体、BUBD-1材料作为客体的混合薄膜的OLED器件,合理调整器件结构使主体材料发挥其优势,提高了其光电性能。设计的器件基本结构为ITO/NPB(40 nm)/DMAC-DPS:x%BUBD-1(40 nm)/Bphen(30 nm)/Li F(0.5nm)/Al,在最佳掺杂比例(2%)下,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达到4.92%,接近荧光OLED的EQE理论极限值。为了提高主体材料的利用率,在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加入10 nm的DMAC-DPS作为间隔层,使得器件的EQE达到5.37%,突破传统荧光OLED外量子效率5%的限制;在阳极和空穴传输层之间加入HAT-CN作为空穴注入层,形成HAT-CN/NPB结构的PN结,有效的降低启亮了器件的启亮电压(2.7 V),将OLED器件的EQE提高到5.76%。对有无HAT-CN的单空穴器件的阻抗谱分析表明:HAT-CN的加入提高了器件的空穴迁移率,降低了单空穴器件的阻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器件结构,TADF材料作为主体材料时,可以较大的提高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3.采用主-客体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有机激光染料BUBD-1的ASE阈值,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对此,从光物理和薄膜分子偶极矩取向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分析。认为:主-客体系统极大的降低了BUBD-1荧光发射的浓度猝灭,是器件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增加了发光薄膜的Stokes位移和辐射衰减速率kr,有利于产生粒子数翻转,实现放大的自发辐射;利用SHG技术测试了发光分子的偶极取向角,按照电磁辐射的偶极近似,在纯膜和混合膜中取向角的变化与其ASE阈值及OLED器件外量子效率的变化一致。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姚伟[6](2020)在《基于视觉导航AGV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车)作为自动化仓储系统、智能物流系统的重要载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其他AGV导航方式相比,视觉导航以硬件成本低、定位精确、路径灵活等优势成为导航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智能制造车间为应用场景,对视觉导航AGV的运动控制系统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AGV运动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结合课题的应用场景,对运动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设计AGV实验平台,完成了运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其次,对视觉定位算法进行设计。算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点检测、路标解码以及位置求解等过程。针对路标的特征点检测,研究基于轮廓曲线的特征点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二值图和基于边缘聚类的两种轮廓检测算法。为提高路标解码受光照变化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辨识编码单元阈值的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路标编码规则与均值原理的位置求解算法,提高了位置求解的精确性。然后,对基于模糊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进行研究。建立AGV路径跟踪误差模型,通过Matlab仿真系统建立了模糊PID与常规PID的仿真模型,经仿真对比两种控制方法的优劣性。最后,对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功能实现。基于TMS320DM8148高性能多核视频处理器,完成硬件平台的选型以及外部设备接口电路设计。结合ARM、DSP处理器的性能优势,搭建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框架,完成了对视觉定位、路径跟踪算法的实现以及其他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

田方[7](2019)在《基于DWSR2500C气象雷达DSP伺服系统模拟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班量迅速增加,飞行保障任务日益严峻,快速的天气变化过程直接影响着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多普勒天气雷达作为最主要的气象探测设备,一旦停止运行,将直接影响机场气象相关部门的保障工作,给飞行安全造成严重隐患。由于本场雷达常年运转且缺乏厂家支持,近几年伺服系统的故障频发,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设备维护维修非常困难。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需要对伺服系统控制技术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川机场DWSR2500C多普勒气象雷达天线伺服系统的控制原理、运行算法进行研究学习,使用KEIL软件、MATALAB软件、PROTUES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完成对控制参数的仿真调测,得出天线雷达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调整,从而为雷达伺服系统的检测、维修提供有效的手段。具体来讲:首先,对雷达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以及结构组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控制系统进行模型建立、数学推导。其次,对PID控制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PID算法作为最经典的控制算法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通过研究PID算法的理论以及PID控制中的结构调整和PID参数调节方法,建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对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再次,介绍了本课题主用DSP芯片STC89C52的特点,并通过PROTUES软件搭建硬件实验平台(其硬件设计主要包括:H桥驱动电路、转速采集电路、控制器电路、数据通信电路等),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使用KEIL软件对电机的控制进行编译,使其满足系统控制设计需求(其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设计、初始化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PID算法程序设计、电机控制程序设计、按键程序设计、显示程序设计、数据通信程序设计等),完成模拟仿真。最后,通过MATLAB软件对设计进行验证,实现对天线转速、转向、定位等功能的控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实验证明:本文成功地实现了对雷达伺服系统的模拟控制。

黄慧君[8](2019)在《ITO薄膜在GaN基LED中的光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氧化铟锡(ITO)薄膜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国的铟资源储量丰富,且生产工艺趋于成熟,但产品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产品附加值低。目前较为先进的工艺是氧化铟等光电薄膜材料的生产和制备,但这方面的技术和相关专利均由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所掌握。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氧化铟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对ITO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更好地丰富我国关于ITO薄膜制备以及快速退火处理理论研究水平,而且对进一步解决我国在ITO薄膜直流磁控溅射制备与热处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现如今,关于氧化铟锡(ITO)薄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艺研究,如镀膜工艺和掺杂工艺及组织结构,二是半导体光电性能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镀膜工艺中由于过冷度较低[1],合理采用相应的制膜技术,例如磁控溅射制膜法,比较容易获得非晶态结构。在一般条件下,比如室温状态下的沉积薄膜,想要令其性能达到预期要求,就一定要通过后期处理来实现。因此,在制膜过程中,除了采用合适的制膜工艺外,必要的后期处理也是提高薄膜性能的关键环节。笔者整理了前人对此的相关研究资料,并且在撰写论文前期做了有关工作,初步了解到,想要提高ITO薄膜的光电性能,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便是热处理。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在ITO薄膜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ITO薄膜的热处理对其晶体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方面,但退火处理方面对ITO薄膜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为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退火处理对ITO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退火处理过程中的退火温度、时间、退火通氧量以及不同的ITO厚度对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试图探寻其中的影响规律,从而为ITO薄膜在光电器件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研究,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当厚度越薄时,薄膜为多晶结构,结晶度高,晶粒尺寸越大,但薄膜表面变差,表面粗糙,缺陷多。随着膜厚的增加,表面逐渐形成连续结构,其致密度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生长更均匀,缺陷减少,晶粒明显增大。随着膜厚的增加,薄膜的电阻率相应的降低。ITO透明薄膜厚度越大,正向电压越小,同时发光功率越低。ITO薄膜厚度的增加,对光吸收的影响较大,厚度上升,发光功率下降明显。当ITO厚度为300A时,ITO薄膜与P-GaN欧姆接触好,结晶程度好,电流扩展最佳,亮度最高,为LED芯片生产过程中的优选条件。(2)经过快速退火后,ITO电阻明显降低,透光率均有明显上升。进行退火处理,可以改善ITO膜层结晶质量及ITO与P-GaN欧姆接触,提升透光率,同时降低接触电压。通过不同退火温度、不同退火氧气流量、不同退火时间实验验证,在退火温度为560℃-600℃范围之内,正向电压及发光功率变化不大,其中在退火温度为580℃时,发光功率达到最大;当氧流量从0-5sccm之间变化时,薄膜的电导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氧气流量的增加对薄膜的电导率有着促进的作用。实验证明在氧流量为3sccm时,发光功率最大;在加热处理条件下,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ITO透明导电膜的电阻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在退火时间为250s时,发光功率最大,可作为LED生产优化条件。

吴政兴[9](2019)在《基于设计心理学的音乐类APP界面交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革新带来了传统互联网中各种服务和产品迅速向智能手机进行集约化转移,单位计算设备的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也拓宽了其服务的边界。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满足娱乐、购物、阅读等种类繁多的需求。其中音乐服务受众广泛,市场广阔,因此音乐类APP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设备的集约化属性,用户所面对的交互场景也有相应的变化,音乐类APP也从过去传统单一功能的播放器,向多元化发展,界面交互设计对用户体验影响甚为深远。因此,如何处理好界面交互设计中人与物的关系就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同样可以借鉴传统工业设计的指导方法。设计心理学作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经典理论,有大量与互联网产品设计思路相通并且可以应用的领域。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先对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再框定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心理需求、动机与心理、认知心理和情绪与情感这四大基本范畴。然后逐个剖析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反馈和概念模型这些设计心理学当中的重要概念在界面交互设计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指导意义。再通过对音乐类APP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其特征,发现音乐类APP界面交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于将理论研究作为基础,归纳出一套以设计心理学为基础的界面交互设计的设计流程,帮助设计师,对界面交互设计有系统的认知和厚实的理论支撑,以便更好的设计出符合用户心理的交互界面。最后通过对音乐类APP的设计实践,以论证本文观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赖良德[10](2019)在《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硅基有机发光二极管微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n-Silicon Microdisplay,OLED-on-Silicon)是一种将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在单晶硅片上的新型显示技术,它具有自发光、全固态、响应速度快、视角宽和易于集成化等优点,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本文将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电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提出一种800×600像素分辨率的驱动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一个基于陷阱电荷限制电流理论(Trapped-Charge-Limited Current,TCLC)的硅基OLED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由3个电阻、2个电容和1个二极管构成,通过HSPICE软件仿真,仿真电流与实验测量电流的最大误差为6.7%,相比于传统的OLED等效电路模型减少了17.8%,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硅基OLED等效电路模型跟实验测量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精确的反映OLED的V-I特性,提高了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的精确性。(2)为了同时补偿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和解决OLED老化衰减所引起的像素电流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该电路由6个NMOS管和1个电容构成。在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量为-7.25mV7.12mV和OLED内部电阻偏移量为08MΩ时,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的电流偏差为-0.144LSB0.416LSB和-0.48LSB0.6LSB,像素尺寸为5.5μm×16.5μm。为了在提高像素电流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像素面积和减少驱动的复杂性,本文又提出了一种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该电路由4个NMOS管和1个电容构成,在驱动管阈值电压漂移量为-7.25mV7.12mV和OLED内部电阻偏移量为08MΩ时,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的电流偏差为-0.16LSB0.24LSB和-0.72LSB0.024LSB,像素尺寸为5μm×15μm,相比于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面积缩小了17.36%。(3)设计了一个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驱动系统,包括行驱动电路、像素矩阵和列驱动电路。所设计的微显示器的分辨率为800×600,帧频为60Hz,实现256级灰度显示,采用3.3V/5V双电源电压驱动。Cadence软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系统方案符合器件设计指标要求。

二、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D打印的裂隙网络试件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3D打印技术及其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
    2.1 3D打印技术概述
    2.2 3D打印技术在岩石力学领域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裂隙网络类岩石试件制备
    3.1 裂隙网络3D数字模型重构
    3.2 裂隙网络实体模型3D打印
    3.3 裂隙网络类岩石试件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裂隙网络类岩石试件力学性能测试
    4.1 试验方法
    4.2 完整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4.3 裂隙网络试件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IC技术的裂隙网络试件变形破裂特征及充填物影响效应
    5.1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充填物影响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裂隙网络试件数值模拟研究
    6.1 软件介绍
    6.2 数值模拟试验方案
    6.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二、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理论与实践:概念史研究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概念史的兴起
    第一节 萌芽:历史学与语言学的碰撞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概念史实践
第二章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引入
    第一节 围绕概念史含义与起源的争论
    第二节 对概念史理论方法的介绍与讨论
第三章 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实践
    第一节 《新史学》与《亚洲概念史研究》
    第二节 概念史方法在政治史和社会史领域的运用
    第三节 概念史方法在专门史领域的运用
第四章 概念史研究在港台地区的发展
    第一节 港台概念史发展概况
    第二节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第三节 概念史方法对中国史研究的意义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反向系间窜越提高BUBD-1薄膜发光及放大自发辐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有机半导体激光器件研究进展
    1.3 有机半导体激光器件面临的问题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基本原理与结构
    2.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
    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功能层材料
    2.3 实验仪器简介
第三章 利用反向系间窜越降低BUBD-1 放大的自发辐射阈值
    3.1 有机激光材料BUBD-1 薄膜的发光及ASE特性研究
    3.2 不同主体材料对BUBD-1 薄膜发光及ASE性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优化器件结构提高TADF-OLED器件的发光性能
    4.1 基于TADF的 OLED器件制备
    4.2 间隔层DMAC-DPS对 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
    4.3 空穴注入层 HAT-CN 对 OLED 器件性能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子偶极矩取向对BUBD-1 薄膜发光及ASE性能的影响
    5.1 样品制备及薄膜分子偶极矩取向的SHG测量手段
    5.2 薄膜的ASE特性和OLED器件的发光性能
    5.3 薄膜的光物理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6)基于视觉导航AGV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来源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课题来源
    1.2 视觉导航AGV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GV固定路径导航研究现状
        1.2.2 AGV柔性路径导航研究现状
    1.3 视觉导航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定位技术
        1.3.2 路径规划技术
        1.3.3 路径跟踪技术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视觉导航AGV的运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2.1.1 功能需求分析
        2.1.2 系统功能设计
    2.2 AGV实验平台设计
        2.2.1 驱动方式选择
        2.2.2 AGV总体结构
        2.2.3 驱动电机选型
    2.3 基于AprilTag的视觉定位方法
        2.3.1 路标的选择
        2.3.2 路标布置与坐标系的建立
        2.3.3 针孔相机模型
        2.3.4 定位
    2.4 AGV运动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AGV视觉定位算法设计
    3.1 摄像机参数标定
        3.1.1 相机标定方法
        3.1.2 标定的实现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图像灰度化
        3.2.2 图像滤波
    3.3 特征点检测
        3.3.1 基于二值图的轮廓检测
        3.3.2 基于边缘聚类的轮廓检测
        3.3.3 轮廓检测算法对比实验
    3.4 路标解码及位置求解
        3.4.1 路标解码
        3.4.2 位置求解
    3.5 本章小结
4 AGV路径跟踪算法设计
    4.1 AGV路径跟踪误差模型
    4.2 模糊PID控制原理概述
        4.2.1 PID控制原理
        4.2.2 模糊控制原理
    4.3 基于模糊PID的路径跟踪控制
        4.3.1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AGV运动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硬件平台选型与详细设计
        5.1.1 硬件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5.1.2 硬件平台的选型
        5.1.3 外部设备接口电路设计
    5.2 系统软件设计与功能实现
        5.2.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5.2.2 图像采集实现
        5.2.3 视觉定位算法实现
        5.2.4 模糊-PID算法实现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DWSR2500C气象雷达DSP伺服系统模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雷达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雷达伺服系统简介
    2.1 DWSR-2500C天气雷达简介
    2.2 DWSR2500C天气雷达伺服系统简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雷达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
    3.1 汇流环的简介
        3.1.1 汇流环工作原理
        3.1.2 汇流环主要性能指标
    3.2 自整角机的简介
        3.2.1 力矩式自整角机
        3.2.2 控制式自整角机
        3.2.3 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
    3.3 步进电机的简介
        3.3.1 步进电机的优点
        3.3.2 步进电机的原理
        3.3.3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
    3.4 减速机的简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ID控制算法
    4.1 模拟PID控制
    4.2 数字PID控制
    4.3 雷达伺服PID控制
    4.4 PID控制matlab算法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仿真
    5.1 系统整体设计
    5.2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5.2.1 PROTUES软件介绍
        5.2.2 核心处理器
        5.2.3 时钟电路及复位电路
        5.2.4 按键电路
        5.2.5 液晶显示电路
        5.2.6 电机驱动电路
        5.2.7 转速采集电路
        5.2.8 串口通信电路
    5.3 系统软件设计
        5.3.1 KEIL软件介绍
        5.3.2 主进程设计
        5.3.3 初始化程序
        5.3.4 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5.3.5 按键扫描程序设计
        5.3.6 液晶显示程序设计
        5.3.7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
    6.1 MATLAB应用软件简介
    6.2 基于MATLAB的 PPI用户界面
    6.3 测试环境建立
    6.4 仿真系统测试
    6.5 本章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ITO薄膜在GaN基LED中的光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ITO薄膜的发展
    1.3 ITO薄膜结构、性能及应用
        1.3.1 ITO薄膜结构及性能
        1.3.2 ITO薄膜在平板显示器及OLED中的应用
        1.3.3 ITO薄膜在气敏原件的应用
        1.3.4 ITO薄膜在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
    1.4 ITO薄膜制备方法
        1.4.1 溅射法
        1.4.2 蒸发法
        1.4.3 激光脉冲沉积(PLD)
        1.4.4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1.5 选题意义与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选题内容
第二章 ITO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仪器
    2.2 磁控溅射法
    2.3 ITO薄膜制备及处理
        2.3.1 ITO薄膜制备
        2.3.2 ITO薄膜后期处理
    2.4 ITO薄膜的表征
        2.4.1 光学性能测试
        2.4.2 薄膜电学性能测试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4 光电特性参数测量
    2.5 小结
第三章 快速退火及膜厚对ITO薄膜性能影响
    3.1 GaN基LED制作流程
    3.2 实验设计方案
    3.3 不同ITO薄厚对ITO薄膜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ITO薄膜厚度的光电性能
        3.3.2 不同ITO薄膜厚度的表面形貌
        3.3.3 不同ITO薄膜厚度对LED芯片发光图的影响
    3.4 快速退火对ITO薄膜性能的影响
        3.4.1 不同退火温度对ITO薄膜性能的影响
        3.4.2 不同退火氧气流量对ITO薄膜性能的影响
        3.4.3 不同退火时间对ITO薄膜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设计心理学的音乐类APP界面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设计心理学与界面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2.1 设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2.1.1 设计心理学的发展
        2.1.2 设计心理学的定义
    2.2 设计心理学的基本范畴
        2.2.1 心理需求
        2.2.2 动机与行动
        2.2.3 认知心理
        2.2.4 情绪与情感
    2.3 界面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
    2.4 设计心理学对界面交互设计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 设计心理学在界面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3.1 界面交互设计中的示能
    3.2 界面交互设计中的意符
    3.3 界面交互设计中的约束
    3.4 界面交互设计中的映射
    3.5 界面交互设计中的反馈
    3.6 概念模型
第四章 音乐类APP的案例分析与特征
    4.1 音乐类APP的发展与现状
    4.2 音乐类APP的案例分析
        4.2.1 QQ音乐
        4.2.2 网易云音乐
        4.2.3 乐趣
    4.3 音乐类APP的特征
第五章 音乐类APP的设计流程
    5.1 音乐类APP的定位及需求分析
        5.1.1 产品定位
        5.1.2 需求分析的方法
        5.1.3 使用场景分析
        5.1.4 功能应用分析
        5.1.5 内容提供分析
    5.2 流程图绘制及信息架构搭建
    5.3 交互原型制作阶段
        5.3.1 低保真原型绘制
        5.3.2 高保真原型制作
    5.4 基本元素设计
        5.4.1 图标设计
        5.4.2 配色设计
        5.4.3 控件设计
        5.4.4 版式设计
        5.4.5 动效设计
    5.5 测试和用户反馈及改进
第六章 音乐类APP设计课题实践
    6.1 产品定位及用户分析
    6.2 低保真原型绘制
    6.3 APP界面交互设计呈现
        6.3.1 图标设计
        6.3.2 首页及注册界面设计
        6.3.3 播放界面设计
        6.3.4 其他功能界面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显示技术概述
    1.3 硅基OLED微显示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意义及研究内容
    1.5 论文安排
第二章 OLED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模型设计
    2.1 OLED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2.1.1 OLED的器件结构
        2.1.2 OLED的基本发光原理
        2.1.3 OLED的 TCLC载流子传输模型
    2.2 OLED等效电路模型设计
        2.2.1 OLED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2.2.2 OLED的 V-I特性
    2.3 OLED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3.1 模型参数确定
        2.3.2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3.1 硅基OLED的驱动方式
        3.1.1 硅基OLED的无源矩阵驱动方式
        3.1.2 硅基OLED的有源矩阵驱动方式
    3.2 有源矩阵硅基OLED像素驱动电路研究
        3.2.1 2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2.2 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
    3.3 电压驱动型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3.1 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3.3.2 6T1C型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
    3.4 电压驱动型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
        3.4.1 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3.4.2 4T1C型像素驱动电路仿真结果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硅基OLED微显示器驱动系统设计
    4.1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驱动系统
    4.2 硅基OLED微显示器行驱动电路设计
    4.3 硅基OLED微显示器列驱动电路设计
    4.4 硅基OLED微显示器整体驱动系统仿真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D打印的裂隙网络试件力学特性研究[D]. 齐飞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理论与实践:概念史研究在中国[D]. 舒悦. 山东大学, 2020(10)
  • [4]反向系间窜越提高BUBD-1薄膜发光及放大自发辐射性能研究[D]. 刘婷婷. 聊城大学, 2020(08)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基于视觉导航AGV的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姚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DWSR2500C气象雷达DSP伺服系统模拟仿真[D]. 田方.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8]ITO薄膜在GaN基LED中的光电性能研究[D]. 黄慧君. 厦门大学, 2019(02)
  • [9]基于设计心理学的音乐类APP界面交互设计研究[D]. 吴政兴.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10]硅基OLED微显示器关键电路研究[D]. 赖良德.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云龙系列显示器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