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6年,丙绪(狗)年(农历闰七月)

公元2006年,丙绪(狗)年(农历闰七月)

一、公元2006年 丙戌〔狗〕年(阴历闰七月)(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20)在《林罗山诗赋研究》文中提出林罗山(1583-1657)不仅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宗师,也是创作颇丰的文学家。他现存用汉语创作的辞赋七篇,书、记、论、传、碑、铭等各体文章数百篇,诗歌更多达4693首,这些数量惊人的诗文被编入《林罗山文集》和《林罗山诗集》,两书均七十五卷。他的诗文除部分应用性、理论性文章外,绝大多数属于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被称为江户学者中文学的开创者。日本经历了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的对内统一和对外(朝)扩张,至林罗山所处的江户时代(1603-1867),社会趋于稳定。经其师藤原惺窝(1561-1619)的推荐,林罗山出仕德川幕府,并连续成为四任将军的宗教顾问。中华朱子学能够上升为日本官学,与林家三代人的努力推动是分不开的。江户初期德川集团采取睦邻外交,并积极推崇汉学,中、日、朝文化交流频繁,产生了大量的汉诗唱和,加之“五山文学”(日本五座最高官寺中以禅宗僧侣为主体创作的汉文学)的历史积淀,江户汉诗及诗话走向繁荣,林罗山继承并发展了惺窝的朱子学派的诗学观。林罗山对中日诗歌理论具有一定贡献。他对诗歌的缘起、诗与文的关系、诗与作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他在精熟中日两种语言的基础上,除了对日本汉诗与和歌进行深入而细致地点评外,还对中国历代诗歌有独到的见解。不仅如此,林罗山还在汉诗与和歌中发现了两者的相通及相融之处,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倭歌咏汉事,以唐诗赋倭歌”的创作理论。此外,林罗山对语言文字学也有一定论述:梵语、日语、汉语、朝鲜语,以及汉字、片假名、佛教拉丁字等。他还提出掌握双语创作异常艰辛的论题,是古代文人中较早解释比较文学中语言运用和文学创作关系的理论家之一。林罗山的汉诗以律诗为主要形式,题材内容广泛。咏物诗数量最多(一千多首),涉及花、鸟、虫、饮食等,这些诗歌或咏物言志,表达自己“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或借物抒情,表达自己感伤忧愤的情绪,但较少单纯摹物之作。节序诗涉及春节、人日、端午、七夕等节日,诗中蕴含大量风俗礼节,充满了日本古代的人文风情和地方特色。纪行诗被称为最有特色的诗歌,作者观览自然山水时不忘借寺庙神社以怀古,途经城市古迹时不忘借古以寓今。此外,赠答诗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外赠答诗除了礼仪应酬之外,还有切磋诗艺、交流感情的神交之作。这些汉诗都充满了丰富的中日文化意蕴,具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林罗山的七篇赋作由一篇文体赋《大猎赋》和六篇骚体赋组成。其赋题材涉及广泛:《感秋赋》是以咏秋为主题的抒情小品赋,《大猎赋》是以日本首领丰臣氏捕猎而展开铺叙描写的游猎类赋作,《扇赋》和《武野草赋》分别是托物寓理和借物抒怀的咏物赋。《鼻疾赋》和《齿落赋》是以身体病痛入手展开时政评论的疾病类赋。而《倭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融合现实与浪漫的艺术手法,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宏大史诗性辞赋。林罗山的诗赋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力都具有较高审美性,除了受到日本传统文学的孕育与滋养,还缘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习与借鉴。从中日文学交流的视域下考察,他因向往陶渊明式的生活,敬慕屈原、杜甫的高尚情操,他的汉诗从题材、意象、文体形式、精神层面都可以探寻出对“楚辞”、陶诗、杜诗等文学经典的接受,他的赋作则从文体形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接受了中国古赋的影响。他的诗赋在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精华的同时,也因“本土化”创作而使作品表现出一些“变异”。总之,林罗山诗赋是建立在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典籍之上,但又不拘泥于单纯的模仿。林罗山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这表现在他坚持日本开国源于中华的历史观,强调儒家道统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林罗山虽然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并不妄自菲薄,其诗赋中呈现出对大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歌颂,其诗赋不仅肯定本土宗教——神道教,对具有民族象征性的樱花和富士山,也极尽赞美之情。此外,他对日本岛国特色的海域、生物、民俗等也多有歌颂。

余秋慧[2](2019)在《林思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思进是近现代着名文学家,擅长古诗文创作,乃巴蜀诗坛代表人物之一,近代成都“五老七贤”之一。他曾任清廷内阁中书,民国时期出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华阳中学校长,历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华西协合大学、国立四川大学等校教授,培养了大批学生。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约有诗一千五百余首、词三百余首、文章近二百篇。本文以林思进及其诗、词、文创作为主要对象,分五章进行研究,并附录三部分。第一章介绍林思进生平。首先,根据林思进诗中自述,考证他的生年为同治十三年(1874),纠正了此前错误的说法。其次考辨林思进生平事迹,补充前人论述,对家学影响、乡试中举、访学日本、留任京官、回乡执教等重要事件进行详细分析。第二章梳理林思进着述。这是继刘君惠、王文才编选《清寂堂集》后,再次对林氏着述进行较为全面地整理。刘、王只针对林思进诗、词、文进行了梳理,此次整理范围更加全面,包括笔者知见的所有林思进编、着的作品,并逐一对作品内容和版本等情况介绍。第三章论述林思进诗歌内容和风格,并分析他的诗风与湖湘诗派、同光体的联系。林思进诗歌题材主要包括沉郁苍凉的战争丧乱诗、诗画一律的题咏书画诗、清新俊逸的田园山水诗等。从诗歌风格上,前期主要以王闿运为代表的湖湘派影响,浸染八代诗风;后期则受以陈衍为代表的同光派影响,兼采宋诗特质。总的来说,林思进论诗崇尚雅正,不囿门户,独具一格。第四章讨论林思进作词的创作动机,总结词作内容和风格。林思进晚年开始词的创作,这与他的乡居期间结识歌伎的经历有关。从词的内容看,主要分为寄予歌伎伶人、纪录乡村生活、反映农家辛劳四类。寄予歌伎的词柔靡婉丽、记录乡村生活的词清新质朴、反映农家辛劳的词则清劲顿挫。他的词风受到临桂派的影响,但并不完全囿于一派,而是融入个人特征,在民国词坛中展现出别样风采。第五章分骈、散两部分对林思进文进行研究,归纳了文章主要内容及其价值。主要对骈体游记、骈序、碑志文、序跋文等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了文章纪录乡邦文献、人物事迹等史料价值,以及反映林思进学术、文学思想的价值。文中附录共分三部分。一是林思进年谱,目前学界尚未对林氏年谱进行整理,梳理个人年谱有助于全面了解林思进生平,有助于分析理解其诗文作品。二是林思进家世图,考证林氏家族世系,反映林思进身世背景和生活环境。三是对林思进散佚的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共补辑录了诗文47条。

尉馨元[3](2018)在《古代治灾“闭环意识”及其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从事实和价值的双重维度进行窥析,危机具有自然(物理)和社会(价值)两个属性,其造成的创伤也包含物理创伤和价值创伤两个层面,循此逻辑,危机终止也应该是物理创伤与价值创伤的双重修复。而在现代社会,一方面,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危机中关涉的无直接利益诉求的不确定公众越来越多,危机中的相关主体创伤尤其是价值创伤越来越泛化;另一方面,现代危机治理研究与实践大多关注危机中物理创伤的修复,不重视甚至忽略了价值创伤的存在。危机中生成并不断累积的价值创伤如同危机“后遗症”一般,不仅质问现代危机治理的效力,又不断酝酿、集聚为潜在舆论危机的诱发因素。危机终止是本文行文构思的第一关键词,笔者从三个层面对其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首先,危机终止是危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在危机治理全过程应该时时考虑的问题,危机治理的每一步都要“以终为始”,思考如何实现危机的有效终止;其次,危机终止并不是对事件或状态而言的,而是对“人”而言的,指的是危机在主体感知意义上的终止;再者,危机终止的理想状态是危机相关主体的秩序感知的恢复,不仅是物理秩序的恢复,还要实现其价值秩序的修复或重建。概言之,相对于对危机自然属性的客观应对,本文对危机终止的思考和探究更加侧重危机的社会属性,尤其关注危机在其相关主体感知上的终止,亦即主体所受创伤的修复;而就主体创伤而言,也更为注重其价值创伤的修复。对危机终止问题的探究,笔者选择的是历史的视角。马克吐温曾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韵”,因为环境始终在变化,即便是面对同样的情况,可以凭借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也是不同的;而另一方面,在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意识作用下,思想和智慧的积累与沉淀,以及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带有过去的烙印。以史为鉴,挖掘中国传统的应急智慧,对于解决现代危机治理的一些基本问题既必要且重要。古代中国被称为“灾荒的国度”,频发的自然灾害给相关主体造成了巨大的物理与价值创伤。笔者发现,古代治灾不论是对灾害的意义建构还是行为应对,处处体现出一种闭环意识,而这种闭环意识对于终止危机是非常必要的。在意义建构方面,首先,古代对灾害的意义建构就是从价值层面进行的,意义建构的本身是对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强化与修复。古代社会对灾害的意义建构遵循着天人感应的基本逻辑,各主体都以增强对灾害的掌控力为指向,将自身行为与灾异的发生建立起直接关联。在政治场域中,统治阶级依据天人感应的释灾逻辑,基于对天的敬畏而将灾异视为对其德行有亏和执政之失的警示,灾异成了统治阶级反思修德、革新弊政的契机;在社会场域中,普罗大众也在天人框架内,基于对神灵的敬畏而将灾异归因于自身的不当行为,认为灾异是不孝、不贞、不勤俭等招致的神灵愤怒,灾异亦为社会价值的自我更新和自我修复提供了契机。其次,古代对灾害的意义建构在政治与社会两个场域内都是不稳定的,却在整体上形成了一种超稳定形态。其不稳定性表现在:在政治场域内,虽将灾害归因于统治阶级的过失,但灾害的直接受害者是普罗大众,亦即普罗大众要为统治阶级的过失买单,这为普罗大众因灾起义提供了天然合法性,即“天逼民反”;在社会场域内,灾荒的加剧最终造成物质资源的极端匮乏,生存的需要逼迫受灾者做出艰难的价值背离,导致社会价值信仰体系的瓦解与崩溃,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而“凶年饥岁,下民无畏死之心”。其超稳定性表现在:在政治场域中,君主和官僚系统在“天人感应”的释灾逻辑下以灾异为政治资本进行权力竞争与博弈,二者统一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进而激发了统治阶级应灾、治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对救灾荒政和“家长式”救灾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物理秩序的修复,也即提供了社会场域中灾害意义建构成立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场域中,普罗大众并非遇到灾异即质疑统治阶级的合法性,而是先反观自照,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由自然危机导向社会危机或者政治危机,这为统治阶级救灾提供了时间差,也为统治阶级树立“敬天爱民”的良好形象以及赢得民间的政治认同提供了机遇。总体而观,古代对灾害的意义建构有效地增强了各主体在灾害情境中的秩序感和控制感,体现出以终为始、视危为机的应急智慧以及自我反思、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古代治灾的行为实践而言,笔者将其细分为仪式行为、仪式化行为以及实效救灾荒政三类,分别梳理并总结了三种行为的具体实践方式以及各自对价值创伤修复的作用机理。首先,就仪式行为而言,第一,“国之大事,惟祀与戎”,各种祭祀仪式本身就是社会礼制的教化方式,处处体现并维护着社会等级秩序和价值规范;第二,灾害应对中的仪式行为有效回应和验证了天人感应框架的真实性和存在性假设,而对天人框架的验证是古代灾害意义建构合理性的前提,有助于保证灾害意义建构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强化民众对意义建构中附加的政治与社会价值的认同,使灾害中价值创伤的自我修复机制得以良性运转;第三,“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危机仪式及其反馈性终止设置有利于受灾主体获得对灾害状态象征性终止的感知,增强各主体抗灾、应灾的社会心理韧性。其次,就仪式化行为而言,第一,仪式化行为也具有天人沟通的效力,能展现治灾主体对上天虔诚的敬畏之心;第二,仪式化行为能够彰显德行,体现治灾主体重视灾异、重视民情的立场,以及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态度;第三,仪式化行为中的某些反馈性终止设置也有利于治灾主体对灾害象征性终止的感知,使管理活动恢复常态运行。再次,就实效救灾荒政而言,第一,实效荒政是践行民本思想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其中的普惠补偿性措施有利于增强古代民众在自然灾害中的反脆弱性;第二,实效荒政有利于物理秩序的恢复,是社会场域中灾害意义建构成立的重要保障。最后,本章进一步探究了古代治灾行为实践与意义建构之间的闭环互动机制,一方面,是仪式行为、仪式化行为和实效荒政对灾害意义建构的全方位回应,笔者称之为“三行一意”的无缝回应机制;另一方面,在心诚则灵的集体意识下,灾害意义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促进了古代治灾实践的不断尝试,增强了社会整体的抗灾韧性。本文最后一章,基于对古代灾害的主体、创伤、意义建构模式以及行为实践方式的所有分析,笔者进一步凝练和归纳出古代治灾的闭环意识:在以终为始的辩证视角下,以责任伦理为内在驱动理念,以反馈纠偏为实践运行机制来进行灾害应对,实现价值与物理创伤双重修复的治灾指导意识。同时,以古代治灾的“闭环意识”为启发,结合现代社会的新特征,思考了现代危机终止的出路。

李凡[4](2018)在《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国学经历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定名的过程颇为复杂,反映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现代国学观念不同的文化走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相适应,本文拟通过对晚清民国(1901-1937)先后出现的三十余种以“国粹”、“国故”、“国学”为关键词命名的国学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文章的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辅以对其所属学术团体和学术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兴衰情况的考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清现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走向。第一阶段以《国粹学报》、《国学萃编》为主。梳理出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即在救亡图存意识主导下,以政治走向为核心的国学观念;第二阶段以《国学丛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主办)、《国故》月刊为主。分析辛亥革命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现代国学,在基本价值观、学术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上,与第一阶段政治意义上强调学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所不同。国学在此阶段不再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种种文化价值观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第三阶段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与《国学丛刊》(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主办)、《华国》月刊为主。在此阶段,出现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东南大学国学院、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学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且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南北学界对现代学术、文化理解的歧义和纷争。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主的北方学界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为阵地,强调不包含任何强烈感情色彩的中性的整理国故。以胡适、陈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李济等为代表的北方学人因而以运用新工具、扩展新材料的新国学主张及学术实践而成绩斐然,声望日隆。以《国学丛刊》和《华国》为阵地,以顾实、陈中凡、吴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南方学人则强调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代表了承继国粹派一脉而来的国学研究文化走向。双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学术层面上。此一时期所强调的国学,既非政治,又非文化,而是在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后,在学术层面上如何发展学术研究。而1930年至1937年,民族危机渐趋深重。民间国学团体苏州国学研究会、章氏苏州国学研究会、天津国学研究会及其会刊《国学商兑》、《国学论衡》、《制言》、《国学》月刊特别强调其“致用”之功和维系人心之效,此一阶段的国学走向再次回归到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保护和研究上。

郜丽敏[5](2017)在《泽州县古戏台调查报告(补遗)》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泽州县九个乡镇的古戏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二重证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泽州县境内古戏台遗构及附属碑刻、题记和口述等史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结合当地的文献资料,对泽州县的古戏台及演剧概况进行了论证分析。戏曲文物的收集与整理是戏曲文化研究的基础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戏曲文化研究的水平和进展。古戏台作为戏曲文物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它们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演进,探索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成因,填补古代剧场演出习俗和演出规模的形象资料,丰富并佐证古典文献对戏曲发展脉络的记载,同时也是我们了解中国民间演剧的最佳切入点。之所以选择泽州县作为研究对象,是因该县地处上党地区,位于晋、豫、冀三省交界处,有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它不仅遗存有大量传承脉络完整的神庙剧场,也遗存有数量可观的戏曲碑刻、舞台题记等,戏曲活动异常活跃。泽州县现存古戏台200余座,多数保存较为完整,本文对泽州县123座古戏台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古戏台呈现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泽州地区民间信仰呈现多元化和普遍化的特征,戏台所处庙宇种类较多;在空间分布上,泽州县古戏台受地形地势影响,总体上呈现东多西少,整体分布集中,区域分布较为分散的规律;从时间上来看,泽州县古戏台以清代为主,横跨明、清两代。这些对我们了解明清时期泽州民众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

张博文[6](2017)在《晋中文水县“麻衣仙姑”信仰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麻衣仙姑是流传于山西省文水县桑村一带的司雨神,过去,每逢久旱不雨,当地人便会组织祈雨活动,因为其灵验度很高,所以参与祈雨的村子越来越多,由一村增加到十八个村。据说,祈雨时,这十八个村都要出动红火,如岳村鈲子、桥头大鼓、马西铙、跑报子等,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正是麻衣仙姑信仰为这些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提供了生存土壤与联系纽带,使它们在祈雨仪式消失后的今天仍在活动,究其原因则在于其功能的转变。本文以桑村“麻衣仙姑”庙会为切入点,“麻衣仙姑”信仰为主线,祈雨活动中“接姑姑”阶段所涉及的各种民间音乐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笔者在最后还对其中所蕴含的象征符号含义与文化功能进行解读。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理由和意义、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等。第一章是对历史上山西省旱灾的发生情况、旱灾的危害、发生的原因以及抗旱措施等方面的论述。通过相关历史典籍与气象灾害书籍的记载,足以证明山西是旱灾发生频繁的地区之一,为下文关于当地祈雨活动兴盛的论述提供了有力论据。第二章是对麻衣仙姑信仰的个案研究。这一部分从麻衣仙姑产生的历史渊源,麻衣仙姑信仰的民众认同,麻衣仙姑庙的分布及庙会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三章的研究对象是与祈雨中“接姑姑”阶段相关的民间音乐,其中主要包括文水鈲子、桥头大鼓、马西铙等。笔者分别从源流、物质构成、表演形式、音乐形态等方面详细解析。第四章是对麻衣仙姑信仰的文化解读,共分为文化符号解析与相关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两个部分。附录部分是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所拍摄的麻衣仙姑庙与桑村庙会等内容的照片,以及部分民间音乐谱例等等。

林东杰,谢开键[7](2016)在《民间契约文书立契时间逢闰月书写格式述略——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文中指出清水江文书立契时间遇到闰月时,往往采用一定的书写格式,如"前六月"指六月而非闰六月,"后五月"指闰五月,"又六月"指闰六月。检读敦煌、徽州、福建等地文书,可知不迟于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文书立契时间遇到闰月就开始写明强调,随后沿袭不断,而明清以来的各地文书,常见"后五月"指闰五月、"又六月"指闰六月的书写样式。

张盛[8](2016)在《晋城城区古戏台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晋城市城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北通晋阳西连古平阳戏曲圈,有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戏曲作为古代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活动在这一地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每逢节日庆典、祭祀先祖、婚丧嫁娶、村中庙会等,人们都会邀请戏班唱戏,这体现在寺庙中与戏剧演出紧密相关的演出场所古戏台存世的数量与相关碑刻记载上。囿于它的特殊位置,这些古戏台正在日趋消亡。有鉴于此,笔者对整个晋城城区现存的古戏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拉网式系统调查,以较为客观的态度考察对它们进行了数据存档和分析,以便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城市化趋势是目前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然,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同时也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农村景观的强制性消失。晋城城区作为城乡结合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也不可幸免。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古戏台的存毁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的,统计和登记了晋城市城区古戏台116座,其中拆毁的有55座,实有61座,明清建制为主,大多为山门舞楼为主,戏台平面呈长方形,台上演戏、台下通行,戏台东西两侧各有小门,通向耳房,耳房供艺人休息。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撤村并社区、城中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对古戏台这一戏曲文物的影响,使人们既能深入了解、传承和发展古戏台这一村落景观文化,又能学习如何保护利用神庙剧场这一文化景观资源,培养正确的保护观念,参与保护利用,实现保护发展的权力转移,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和政府主导开发中的利益冲突,进一步实现将戏曲文物保护工作融入村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目标,这也是本文创作的另一个目的。

吴慧慧[9](2015)在《梁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国延续了明清以来的风气,文人结社活动十分繁盛。成立于清朝末年、活跃于民国时期的河南开封"梁社",是一个颇为特殊的诗社。它前后维持了至少四十四年的时间,因时局不稳或社友离散而时举时辍,先后四次改名,陆续有至少一百五十七位成员加入,至少刊印有《梁社嘤鸣集》、《衡门社诗钟选》、《衡门社诗选》、《梁园社诗选》四种社作总集。本文试图探究"梁社"的沿革历程,考察其众多成员的生平事迹,并结合诗社作品分析作家创作心理及其艺术水平,最终给予"梁社"一个恰当的定位。正文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就"梁社"的发展过程和社作总集进行考述,第二章是对"梁社"成员生平进行考论,第三章则是就诗社的作品进行分析,展现"梁社"作家的创作内容和创作心态,并对其社作进行评议。余论部分则是将"梁社"与同时期其他一些社团进行简要对比,推论"梁社"在北方地区诸多社团中的地位,以及其对于旧体文学发展的意义。附录三种。其一为《"梁社"成员录》,将"梁社"可知的成员姓名、字号、籍贯、生卒年等基本信息绘制成表格,以便参考;其二《"梁社"年表》以"梁社"成员生卒年为上下限,简要记录"梁社"的发展历程和成员活动;其三《清末民国河南旧体诗词社团考述》则是拓展性的内容,考述了十余个与"梁社"同时期的河南旧体文学社团,以呈现清末民国河南旧体文学结社的概况。

王潞伟[10](2015)在《上党神庙剧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上党地区神庙剧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戏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分析。戏曲文物是与戏曲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的物质载体,对其考证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戏曲之起源、形成、发展、繁盛、衰竭的历史面貌,而且有利于总结其普遍性规律,使得戏曲研究重心逐步由“案头”回归“场上”,极大地拓宽了戏曲研究的视野。而剧场作为戏曲文物重要类型之一,自生成以来便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其形制、布局的变化无不与戏曲演出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从剧场遗存的数量、形制及时代传承的完整性等方面来看,神庙剧场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无疑是了解中国古代广大城乡神庙演剧盛况的最佳切入点。之所以选择上党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是因为上党地区神庙剧场的遗存不仅在数量上、形制多样性上占绝对优势,而且传承脉络也较为清晰。同时,上党神庙剧场内遗存了大量的戏曲碑刻、舞台题记,上党民间也发现了多种明、清赛社礼节抄本,并且迎神赛社活动及乐户传人、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活”的文化艺术形态至今留存,这些珍贵的资料为还原上党地区神庙剧场的演剧实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中国古代神庙剧场史与演出史上的一个缩影。本文对上党地区神庙剧场实物及史料遗存予以整理分析,大致分为宋、金元、明、清四个阶段,并总结其各时代神庙剧场之特点,以及各时代之间的传承演变之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党地区民间神灵信仰的多元化与普遍性,以及民间礼乐思想的渗透与普及进行了相关探讨,认为民间神灵信仰的多元化与普遍性以及礼乐思想的民间化渗透与践行是上党地区神庙剧场创建与繁盛的重要缘由。并进一步择取上党现存佛教寺院剧场以及神庙剧场在上党村落中的空间分布两种现象进行相关考证分析。这些无疑对了解上党地区广大城乡村落各种神庙剧场的兴建、修缮以及祭祀礼节、赛社演剧等历史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公元2006年 丙戌〔狗〕年(阴历闰七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元2006年 丙戌〔狗〕年(阴历闰七月)(论文提纲范文)

(1)林罗山诗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华文化东传与江户林罗山
    第一节 江户前中国典籍的传入
        一、飞鸟奈良时代
        二、平安时代
        三、五山时代
    第二节 江户政治背景与林罗山生平
        一、政治中儒僧崛起与林罗山的再评价
        二、藤原惺窝与林罗山
        三、林罗山的生平及着述
    第三节 江户文化交流及其对林罗山的影响
        一、日本与中、朝文化交流以及汉诗的繁荣
        二、江户诗话繁荣对林罗山的影响
第二章 林罗山诗论
    第一节 诗学观念
        一、诗文一体论
        二、诗言志与诗缘情论
        三、吟风弄月论
        四、不以身份、学派、时代论诗
    第二节 对中国诗歌的批评
        一、先唐诗歌批评
        二、唐诗批评
        三、宋诗批评
        四、明诗批评
    第三节 对日本诗歌的批评
        一、汉诗的批评
        二、和歌的批评
    第四节 融合和、汉的理论和创作旨趣
        一、双语运用及汉诗和歌交融史
        二、“以倭歌咏汉事,以唐诗赋倭事”
        三、题咏、连歌形式的倭汉诗交融
        四、和韵诗中的倭汉诗交融
第三章 林罗山汉诗研究一
    第一节 咏物诗
        一、咏物诗的起源以及江户咏物诗
        二、植物诗
        三、动物诗
        四、饮食诗
        五、咏物诗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第二节 节序诗
        一、节序诗在日本的生成及文化渊源
        二、春节诗
        三、人日诗
        四、端午诗
        五、七夕诗
第四章 林罗山汉诗研究二
    第一节 纪行诗
        一、地理因素的影响
        二、自然山水,咏史抒怀
        三、古城宫殿,文化乡愁
        四、艺术价值和思想成就
    第二节 赠答诗
        一、江户赠答诗的起源及社会背景
        二、与国人的赠答诗
        三、与外国人的赠答诗
        四、林罗山赠答诗的意义
    第三节 抒情诗、画图诗等其他诗歌
        一、抒情诗
        二、画图诗
第五章 林罗山辞赋研究
    第一节 总陈邦国的述史赋
        一、“仿骚”的文体形式
        二、比兴与赋的手法
        三、儒家思想的传承
    第二节 润色鸿业的游猎赋
        一、铺排与辞釆艺术
        二、忠君与忧患意识
    第三节 关照生命的疾病赋
        一、疾病赋的表现艺术
        二、衰病主题及其超越
        三、身体疾病抒写探因
    第四节 抒情赋与咏物赋
        一、从《感秋赋》看中日“吟秋”的异同
        二、《扇赋》中的扇文化与思想内容
        三、《武野草赋》的思想内容
    第五节 林罗山赋的文化内涵及特色
        一、时空文化内涵
        二、经学思想及艺术局限性
第六章 林罗山诗赋的中国文学渊源
    第一节 林罗山诗赋对“楚辞”的接受
        一、题材、意象对“楚辞”的接受
        二、文体对“楚辞”的接受
        三、对“楚辞”精神的接受
    第二节 林罗山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一、陶渊明在日本的流传及林罗山师友的接受
        二、林诗的重阳节俗及对“陶菊”意象的接受
        三、对陶渊明精神的接受
    第三节 林罗山诗歌对杜甫的接受
        一、杜诗在日本的流传及林罗山师友的接受
        二、对杜诗意象的接受
        三、对杜甫诗学和儒家精神的接受
    第四节 林罗山赋对中国赋的接受
        一、对中国赋文体形式的接受
        二、对中国赋题材内容的接受
第七章 林罗山诗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及对大和文化的坚守
    第一节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一、坚持日本开国源于中华的历史观
        二、强调儒家道统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节 对大和文化的坚守
        一、笃信神道思想
        二、赞颂民族象征物
结语
参考文献
    日本文献
    译本文献
    中国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的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二 林罗山家庭简图
附录三 林罗山文学思想的研究综述
致谢

(2)林思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一)关于林思进生平的研究
        (二)关于林思进文学创作的研究
        (三)关于林思进其他方面的研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林思进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林思进生卒年考证
    第二节 林思进生平考述
        一、出生至乡试(1874-1903)
        二、乡试中举至辞官回乡(1903-1911)
        三、辞官回乡至新中国成立(1911-1949)
        四、新中国成立至逝世(1950-1953)
    小结
第二章 林思进着作考
    第一节 刊刻时间可考着述
    第二节 刊刻时间不详着述
    小结
第三章 清寂堂诗歌研究
    第一节 闳中肆外的题材内容
        一、感时伤乱诗:沉郁苍凉
        二、题咏书画诗:诗画一律
        三、田园山水诗:清新俊逸
    第二节 清寂堂诗的取径:不囿门户,熔铸诸家
        一、古体诗:瓣香湘绮,沉酣六朝三唐
        二、近体诗:上追王孟,神似大历诗格
    第三节 清寂堂诗歌的特征
        一、诗歌宗向:追求雅正,力避俚俗
        二、言隐志微的“诗史”品质
    小结
第四章 清寂堂词研究
    第一节 清寂堂词的题材内容
        一、柔靡婉约的闺情宴饮词
        二、清劲顿挫的感时伤乱词
        三、质朴清丽的田园风光词
        四、寄托比兴的咏物抒怀词
    第二节 清寂堂词的艺术风格
        一、清寂堂词的抒情特征
        二、清寂堂词的语言特征
    第三节 清寂堂词与常州词派的异同
        一、同:标举梦窗词的创作手法
        二、同:吸收“比兴寄托”的词学主张
        三、异:未完全实践“尊体”说
    小结
第五章 清寂堂文研究
    第一节 清寂堂骈文研究
        一、骈体游记
        二、骈序
        三、清寂堂骈文的特征
    第二节 清寂堂散文研究
        一、碑志文
        二、序跋文
        三、清寂堂散文的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林思进年谱稿
附录二 林氏家系图
附录三 林思进作品补遗
致谢

(3)古代治灾“闭环意识”及其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危机终止相关研究
        (二)古代社会灾害应对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规范分析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一、概念界定
        (一)危机
        (二)危机终止
        (三)闭环意识
    二、理论来源
        (一)危机管理的事实-价值模型
        (二)意义建构理论
        (三)闭环控制系统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代灾害的主体及创伤分析
    一、古代灾害中的社会主体和神圣主体
        (一)社会主体
        (二)神圣主体
    二、古代灾害造成的物理创伤和价值创伤
        (一)社会物理结构创伤
        (二)社会价值认同创伤
        (三)政治价值认同创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代灾害意义建构对价值创伤的修复逻辑
    一、政治场域中灾异的“四元”意义构建模式
        (一)天-君关系场域中的灾害意义建构
        (二)君-臣关系场域中的意义建构
        (三)民-天关系场域对灾害意义建构的影响
        (四)“四元”意义构建模式的逻辑悖论
    二、社会场域中灾异的“三元”意义构建模式
        (一)神灵-民关系场域中的意义建构
        (二)“三元”意义构建成立的必要条件
        (三)“三元”意义构建的社会心理动因
    三、价值创伤在两种意义建构模式下的自我修复机制
        (一)意义建构的超稳定形态
        (二)价值创伤自我修复的闭环逻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代治灾行为实践对价值创伤的修复机理
    一、古代治灾中仪式行为及其对价值创伤的修复
        (一)常祀的教化和预防功能
        (二)非常祀的验证和救助功能
        (三)报祀的反馈和终止作用
    二、古代治灾中仪式化行为及其对价值创伤的修复
        (一)古代治灾的仪式化行为实践
        (二)仪式化行为承天安民的功效
        (三)仪式化行为中的终止性设置
    三、古代治灾中实效荒政及其对价值创伤的修复
        (一)实效荒政的一般形式
        (二)实效荒政对价值创伤的补偿性修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代治灾“闭环意识”提炼及其现代价值论证
    一、以终为始:“闭环意识”的辩证视角
        (一)古代治灾“闭环意识”中的“以终为始”视角
        (二)“以终为始”视角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
    二、责任伦理:“闭环意识”的内在驱动理念
        (一)古代治灾“闭环意识”中的“责任伦理”理念
        (二)“责任伦理”理念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
    三、反馈纠偏:“闭环意识”的实践运行机制
        (一)古代治灾“闭环意识”中的“反馈纠偏”机制
        (二)“反馈纠偏”机制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致谢

(4)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现代国学的发生
    第一节 现代国学的不同称谓:“国粹”、“国故”、“国学”
        一、“国学”、“国粹”的由来及涵义
        二、“国故”一词的使用及内涵
    第二节 现代国学研究团体、机构的兴起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二、东南大学国学院
        三、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概述
第二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一——借经史助益革命
    第一节 谈学术而兼涉革命——《国粹学报》的创办
        一、国学保存会的创办
        二、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国粹学报》的创办
    第二节 《国粹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思想倾向
        二、《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一——复古守旧
        三、《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二——“排满革命”
    第三节 《国粹学报》的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一、邓实与《国学通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
        二、黄节与《国粹学报叙》、《黄史》
        三、章太炎与《文学论略》、《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二书》
        四、刘师培与《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周末学术史序》
        五、马叙伦、王国维、许守微的代表性着作
    第四节 《国学萃编》的创办
第三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二——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的创办
    第二节 国学扶危社与《国学》
    第三节 国学昌明社与《国学杂志》
    第四节 《国学巵林》、《国学月刊》的创办
        一、《国学巵林》的创办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第四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三——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创办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第三节 《新潮》、《国故》月刊的创办及其论争
        一、《新潮》的创办
        二、《国故》月刊的创办
        三、《新潮》与《国故》月刊的论争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办
    第五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第六节 《国学季刊》的创办
        一、《国学季刊》的创刊及特色
        二、“新国学”理念的学术宣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三、《国学季刊》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第七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创办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第八节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的创办
第五章 现代国学的取向之四——甄明学术,发扬国光
    第一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的创办
    第二节 《国学丛刊》与《国学辑林》的创办
        一、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成立
        二、《国学丛刊》的创办
        三、东南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宣言和工作纲领——《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四、《国学辑林》的创办
    第三节 《华国月刊》的创办
    第四节 《国学专刊》与《国学》月刊的创办
        一、《国学专刊》的创办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第六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第一节 《国学丛刊》、《清华学报》的创办
        一、清华国学研究会和《国学丛刊》成立缘起
        二、《国学丛刊》刊物宗旨及栏目设置
        三、《国学丛刊》刊登重点篇章分析
        四、《清华学报》的创办
    第二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办
        一、创办背景和经过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制度特色及导师任课概况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入学及毕业概况
        四、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评价
    第三节 《实学》月刊、《国学月报》的创办
        一、国学研究院丛书的出版
        二、《实学》月刊的创办
        三、《国学月报》的创办
    第四节 《国学论丛》的创办
        一、《国学论丛》的创办概况
        二、《国学论丛》的刊载内容及编辑特色
        三、《国学论丛》重点篇目及作者分析
    第五节 借用新工具扩张新材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及旨趣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第七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六——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
    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学会与《师大国学丛刊》
    第二节 北平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的创办
    第三节 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与《国学杂志》
    第四节 《国学商兑》、《国学论衡》的创办
    第五节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成立
        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第六节 《国学》月刊的创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泽州县古戏台调查报告(补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泽州县置沿革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2 大阳镇古戏台
    2.1 二分街村关帝庙山门舞楼
    2.2 河底村成汤庙山门舞楼
    2.3 上赵庄蝗王庙山门舞楼
    2.4 西大阳汤帝庙舞楼
    2.5 河底村观音庙舞楼
    2.6 河底村老君庙舞楼
    2.7 下赵庄关帝庙舞楼
    2.8 都家山崇佛寺舞楼
    2.9 香峪三教堂正殿
3 下村镇古戏台
    3.1 关山村关帝庙山门舞楼
    3.2 史村河龙王庙山门舞楼
    3.3 下寺头村东庙山门舞楼
    3.4 下寺头村西庙舞楼
    3.5 史村高禖祠舞楼
    3.6 王坡村社庙舞楼
    3.7 河东村城隍庙正殿
    3.8 李山村大庙正殿
4 李寨乡古戏台
    4.1 底道街白龙庙山门舞楼
    4.2 焦庄关帝庙山门舞楼
    4.3 秋泉村汤帝庙山门舞楼
    4.4 上井村老奶奶庙山门舞楼
    4.5 土岭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4.6 西李寨村三教堂舞楼
    4.7 冶河关公庙山门舞楼
    4.8 陟椒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4.9 西街村高襟神祠舞楼
    4.10 南岭上关帝庙舞楼
    4.11 卫山村梁家小庙舞楼
    4.12 吉村玉皇庙正殿
    4.13 坚水村汤帝庙正殿
5 南岭乡古戏台
    5.1 神后村汤帝庙山门舞楼
    5.2 南岭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5.3 李沟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5.4 安庄村汤帝庙山门舞楼
    5.5 东沟村汤帝庙山门舞楼
    5.6 东沟村药王庙山门舞楼
    5.7 葛万村汤帝庙山门舞楼
    5.8 武城村玉皇庙山门舞楼
    5.9 武城观音堂山门舞楼
    5.10 北岭村社庙山门舞楼
    5.11 陈河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5.12 陈河村龙王庙山门舞楼
    5.13 李河村龙王庙山门舞楼
    5.14 黄沙底黄龙庙山门舞楼
    5.15 宋泉黑龙庙山门舞楼
    5.16 红花底社庙舞楼
    5.17 漏道底龙王庙舞楼
    5.18 望后村玉皇庙山门舞楼
6 犁川镇古戏台
    6.1 水城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6.2 马寨村观音庙山门舞楼
    6.3 上犁川村玉皇庙山门舞楼
    6.4 成庄村关帝庙山门舞楼
    6.5 西沟关帝庙山门舞楼
    6.6 西沟三教堂山门舞楼
    6.7 西沟药王庙舞楼
    6.8 南河村下庙舞楼
    6.9 坡东玉皇庙山门舞楼
    6.10 横道头佛祖庙舞楼
    6.11 杜家河三教堂正殿
7 山河镇古戏台
    7.1 月湖泉瘟神山门舞楼
    7.2 王庄三教堂山门舞楼
    7.3 西土河关帝庙山门舞楼
    7.4 西土河旧庙山门舞楼
    7.5 万坎村观音堂山门舞楼
    7.6 官家庄三教堂山门舞楼
    7.7 东谷坨大庙山门舞楼
    7.8 窑河村香烛寺山门舞楼
    7.9 岭东关帝庙山门舞楼
    7.10 祈街村三教堂舞楼
    7.11 来领村关帝庙舞楼
    7.12 富庄村太平阁舞楼
    7.13 西尧村二仙圣母殿舞楼
    7.14 乔背老祖庙舞楼
    7.15 来庄村奶奶殿舞楼
    7.16 东庄清泉寺山门舞楼
    7.17 时街社庙舞楼
8 晋庙铺镇古戏台
    8.1 天井关玉皇庙山门舞楼
    8.2 天井关关帝庙舞楼
    8.3 晋庙河佛爷庙山门舞楼
    8.4 王汉掌佛堂山门舞楼
    8.5 富余老佛爷庙山门舞楼
    8.6 大山河村老佛爷庙山门舞楼
    8.7 西沟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8.8 东掌村圣母庙山门舞楼
    8.9 范谷坨村三义庙山门舞楼
    8.10 拦车村关帝庙山门舞楼
    8.11 韩家庄社庙山门舞楼
    8.12 龙道掌关帝庙山门舞楼
    8.13 炼青村关帝庙山门舞楼
    8.14 盐厂观音堂舞楼
    8.15 车峪玄帝庙山门舞楼
    8.16 张虎街观音堂山门舞楼
    8.17 南王庄三官庙山门舞楼
    8.18 晋庙铺崇佛寺正殿
    8.19 草底铺三圣寺正殿
9 柳树口镇古戏台
    9.1 石庄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9.2 南坡村南坡庙山门舞楼
    9.3 河西村白云寺山门舞楼
    9.4 大掌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9.5 东坪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9.6 南渠三教堂正殿
    9.7 圪针掌佛寺山门舞楼
    9.8 小会村庙山门舞楼
    9.9 大会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9.10 北石翁三教堂山门舞楼
    9.11 许圪套二仙庙山门舞楼
    9.12 范山二仙庙山门舞楼
    9.13 东石瓮三教堂山门舞楼
    9.14 东石瓮招贤馆山门舞楼
    9.15 要角三教堂山门舞楼
    9.16 刘岭三教堂山门舞楼
    9.17 北坡村佛堂山门舞楼
    9.18 井洼三教堂山门舞楼
    9.19 许角村山门舞楼
    9.20 北李街三教堂山门舞楼
    9.21 黄围村三教堂山门舞楼
    9.22 薛细村铁佛寺山门舞楼
    9.23 西柳角三教堂山门舞楼
    9.24 大井头村佛堂拜殿
    9.25 下川村汤帝庙拜殿
    9.26 张八关帝庙山门舞楼
10 大箕镇古戏台
    10.1 东坡村三官庙山门舞楼
    10.2 岗河汤帝庙山门舞楼
    10.3 冶头祖师庙山门舞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晋中文水县“麻衣仙姑”信仰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民间信仰风俗研究
        (二) 祈雨文化专题研究
        (三) 民间风俗音乐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1章 “麻衣仙姑”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旱灾历史状况
        1.1.1 旱灾记录
        1.1.2 旱灾原因
    1.2 旱灾危害
    1.3 抗旱措施
        1.3.1 人工水利抗旱
        1.3.2 民间祈雨抗旱
    1.4 山西民间祈雨文化
        1.4.1 庙会中的祈雨文化
        1.4.2 民间歌舞中的祈雨文化
第2章 “麻衣仙姑”信仰个案研究
    2.1 “麻衣仙姑”产生的历史渊源
        2.1.1 “麻衣仙姑”的传说
        2.1.2 麻衣仙姑信仰的民众认同
    2.2 “麻衣仙姑”庙的分布及庙会情景
        2.2.1 文水县桑村麻衣仙姑庙
        2.2.2 郝家庄“姑姑洞”及其麻衣仙姑庙
        2.2.3 龙泉村姑姑庙遗址
        2.2.4 汾阳北西庄(魏家庄)姑姑庙
        2.2.5 三泉镇任家堡姑姑庙
    2.3 “麻衣仙姑”信仰与民间音乐文化
第3章 “麻衣仙姑”信仰相关音乐分析
    3.1 文水鈲子
        3.1.1 物质构成
        3.1.2 表演形式
        3.1.3 音乐形态
    3.2 桥头大鼓
        3.2.1 物质构成
        3.2.2 表演形式
        3.2.3 音乐形态
    3.3 马西铙
        3.3.1 物质构成
        3.3.2 表演形式
        3.3.3 音乐形态
    3.4 南关混秧歌
    3.5 跑报子
    3.6 其他
第4章 “麻衣仙姑”信仰文化解读
    4.1 民俗中的象征与符号
        4.1.1 仪式过程中的符号及含义
        4.1.2 音乐中的符号及含义
    4.2 相关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4.2.1 文化功能变迁
        4.2.2 传承与保护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民间契约文书立契时间逢闰月书写格式述略——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月”
二、“后×月”
三、“又×月”
四、小结

(8)晋城城区古戏台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北石店镇古戏台
    一 王台铺村先帝师庙戏台
    二 大张村双松寺戏台
    三 西王台村三嵕庙戏台
    四 西王台村关帝庙戏台
    五 孙村莲花寺戏台
    六 东上村三官庙戏台
    七 鸿村兴隆寺戏台
    八 七领店村永福寺戏台
    九 司徒东岳庙戏台
    十 司徒三观堂戏台
    十一 东王台村关帝庙戏台
    十二 大车渠村祖师庙戏台
    十三 大车渠玉皇庙戏台
    十四 小车渠关公殿戏台
    十五 河东村关帝庙戏台
    十六 河东村刘家祠堂戏台
    十七 窑头村大庙戏台
    十八 临泽村开元寺戏台
    十九 刘家川村崇正教戏台
    二十 奉安村三大士戏台
    二十一 南石店圆觉门戏台
第二章 西上庄街道办事处古戏台
    一 小东沟玉皇庙戏台
    二 掌村玉皇庙戏台
    三 西马匠关帝庙戏台
    四 庞疙瘩玉皇庙戏台
    五 叶家河祖师庙戏台
    六 吴家沟老君庙戏台
    七 核桃窊关帝城戏台
    八 南畔玄帝庙戏台
    九 郭山村广福寺戏台
    十 冯匠村白龙宫戏台
    十一 北岩村玉皇庙戏台
    十二 夏匠汉精忠戏台
    十三 南掩村伏魔宫戏台
    十四 西掩村祖师庙戏台
    十五 东掩村玉皇庙戏台
    十六 山西底村协天宫戏台
    十七 五门村孔庙戏台
    十八 五门村玉皇庙戏台
    十九 西吕匠观音堂戏台
    二十 屋厦村汤帝庙戏台
    二十一 北闫庄村皇马禅院戏台
    二十二 焦山村关帝庙戏台
    二十三 王谷坨村汤帝庙戏台
    二十四 牛山村关帝庙戏台
    二十五 岗头村关帝庙戏台
    二十六 郜匠村都土地庙戏台
    二十七 张岭村汤帝庙
第三章 钟家庄街道办古戏台
    一 河东村祖师庙戏台
    二 西田石村龙王庙戏台
    三 花园头社区玄帝庙戏台
    四 二圣头村静福宫戏台
    五 望川楼祖师庙戏台
    六 东上庄静佛寺戏台
    七 山门村柏林寺戏台
    八 东武匠关帝庙戏台
    九 苇匠村佛林寺戏台
第四章 街道办事处古戏台
    一 金华社区南寨街玉皇庙
    二 凤西社区碧春园小区土地庙戏台
    三 东后河社区祖师庙戏台
    四 上东关村关帝庙戏台
    五 西街玉皇庙戏台
第五章 城市化趋势下对晋城市城区古戏台戏曲文物的影响
    一 晋城市城区古戏台区域调查统计情况
    二 城市化趋势下晋城市城区现存戏台分布特点
    三 城市化趋势对古戏台的影响及原因简析
    四 城市化趋势下晋城市城区古戏台的保护原则及措施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梁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说明
绪论
第一章 "梁社"沿革述论
    第一节 初始期:狭义"梁社"与《梁社嘤鸣集》
    第二节 发展期:"衡门诗钟社"与《衡门社诗钟选》
    第三节 繁盛期: "衡门诗社"与《衡门社诗选》
    第四节 余响期:"梁园诗社"与社友社作
第二章 "梁社"成员考论
    第一节 骨干成员
    第二节 其他成员
    第三节 社友交往
第三章 "梁社"诗心探论
    第一节 闲适与感慨
    第二节 怀旧与尚新
    第三节 隐逸与忧虑
    第四节 社作评议
余论
附录一 "梁社"成员录
附录二 "梁社"年表
附录三 清末民国河南旧体诗词社团考述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上党神庙剧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戏曲文物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一)基于考古发现、田野调查的研究是戏曲文物学研究的一大主流
        (二)区域性、专题性研究较为盛行
        (三)多元化、系统性研究层出不穷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神庙剧场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
        (二)关于上党地区神庙剧场及演剧活动研究现状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及赛社活动碑刻史料遗存概况
        一、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碑刻史料遗存
        二、 宋代上党神庙赛社活动碑刻史料遗存
    第二节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的特点
    第三节 新发现的北宋“献楼”碑刻考
        一、 三嵕信仰及地域分布
        二、 庙貌沿革及支撑体系
        三、 献楼及赛社演剧
第二章 金、元时期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金、元上党神庙剧场及碑刻遗存
        一、 剧场遗存及遗址概况
        二、 剧场碑刻载录情况
    第二节 金、元时期上党神庙剧场的特点
    第三节 高平西李门二仙庙方台非金代“露台”新证
        一 相关论述
        二 碑文考证
        三 非“露台”辩
第三章 明代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明代上党神庙剧场及碑刻文献遗存
        一、 剧场遗存概况
        二、 碑刻载录之神庙剧场概况
        三、 方志中载录的神庙剧场
        四、 上党明代神庙剧场资料统计
    第二节 明代上党神庙剧场的特点
        一、 区域分布特点
        二、 部分舞楼仍保留了金元建筑风格
        三、 舞楼形制布局的改革与推广
        四、 一些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舞楼断代困难
        五、 舞楼称谓体现的戏曲观念
第四章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及碑刻资料遗存
        一、 剧场遗存概况
        二、 碑刻载录之神庙剧场概况
    第二节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特点
        零、 剧场布局形制趋于一致,标准得以普及
        一、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举隅
        二、 神庙剧场设置正面看楼的尝试
        三、 舞台题记的大量遗存
        四、 神庙戏台上两幅罕见的戏曲壁画
        五、 清代神庙剧场的管理运行模式
第五章 神灵信仰是神庙剧场创建的根基
    第一节 上党民间宗教信仰概况
        一、 神灵信仰的宗教属性及分类概况
        二、 “排神簿”所体现的上党神灵信仰的多元化
    第二节 上党地区神灵信仰与神庙剧场之关系
        一、 促使上党神庙剧场兴建的几大神灵信仰
        二、 有助于神庙剧场改革与普及的几大神灵信仰
第六章 礼乐思想的民间化普及是神庙剧场创建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礼与乐
    第二节 神庙整体形制格局体现出礼制观念
    第三节 神庙戏台是民间礼乐思想的象征符号
    第四节 民间礼乐观念对戏曲的接纳是神庙剧场设置的内因
第七章 上党佛教寺院剧场
    第一节 早期佛教寺院“戏场”考
        一、 “戏场”在一些文献记载中明显指游戏竞技的场所
        二、 汉译佛经中的“戏场”专指梵剧剧场
        三、 “戏场”侧重于表达游戏、表演的喧闹情景
        四、 “戏场”上以“百戏伎乐”为主要表演内容
        五、 宋元时期戏曲艺术未能进入佛教寺院的缘由
    第二节 佛教寺院创建剧场之缘由
    第三节 上党地区佛教寺院庵堂剧场举隅
        一、 寺院类
        二、 庵类
        三、 观音堂类
第八章 上党神庙剧场在村落中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 西李门村神庙剧场的空间分布
        一、 真泽宫剧场
        二、 玉皇庙剧场
        三、 东玄武庙剧场
        四、 西玄帝庙剧场
        五、 三官庙剧场
        六、 丁字路口搭板戏台
        七、 西李门人民剧场
    第二节 良户村神庙剧场的空间分布
        一、 松蓬庙剧场
        二、 大王庙剧场
        三、 玉虚观剧场
        四、 皇王宫与关帝庙剧场
        六、 汤帝庙剧场
        七、 田宅剧场
    第三节 乡村神庙及剧场空间分布所反映的民俗文化意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戏剧类
    金石、建筑、服饰、绘画类
    经史、宗教、民俗、社会学类
    学术论文
附录
    表1:上党地区现存关帝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2:上党地区现存汤王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3:上党地区现存三嵕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4:上党地区现存二仙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5:上党地区现存玉皇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6:上党地区现存龙王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7:上党地区现存东岳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8:上党地区现存城隍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9:上党地区现存三教堂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0:上党地区现存炎帝庙资料一览表
    表11:上党地区现存炎帝神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2:上党地区现存崔府君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3:上党地区现存玄帝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4:上党地区佛教寺院庵堂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5:上党地区现存宗祠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6:上党地区现存其它信仰神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7:上党地区神庙剧场统计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主要发表论文
    主持、参与主要项目
    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会议
    获奖情况

四、公元2006年 丙戌〔狗〕年(阴历闰七月)(论文参考文献)

  • [1]林罗山诗赋研究[D]. 李慧. 湖南大学, 2020
  • [2]林思进研究[D]. 余秋慧.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8)
  • [3]古代治灾“闭环意识”及其对现代“危机终止”的启示[D]. 尉馨元. 吉林大学, 2018(12)
  • [4]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D]. 李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5]泽州县古戏台调查报告(补遗)[D]. 郜丽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晋中文水县“麻衣仙姑”信仰音乐研究[D]. 张博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7]民间契约文书立契时间逢闰月书写格式述略——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J]. 林东杰,谢开键.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8]晋城城区古戏台调查与研究[D]. 张盛.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9]梁社研究[D]. 吴慧慧. 浙江大学, 2015(07)
  • [10]上党神庙剧场研究[D]. 王潞伟.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公元2006年,丙绪(狗)年(农历闰七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