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流失初探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流失初探

一、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损失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华,安苗[1](2018)在《水短缺、调水工程与水分配:一个政治视角》文中指出水短缺叙事并不必然意味着自然性水短缺,在为调水工程提供合法性的同时,容易遮蔽的是水短缺背后的水分配机制。本文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在追问南水北调工程开的是"谁"的源,满足的又是"谁"的水短缺需求的基础上,揭示该调水工程背后被水短缺叙事所遮蔽的水分配逻辑,发现北方的水短缺只是局部少数主体的水短缺而非纯粹的自然性水短缺,南方的水充沛表征也只是一种被建构的幻象;南水北调工程所嵌入的水资源分配过程折射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偏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主义逻辑。全面理解水分配需要引入一个政治视角并侧重对水分配所嵌入的社会权力关系进行考察。

王谷[2](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指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慕亚芹[3](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袁喆[4](2016)在《变化环境下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综合应对 ——以滦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位于大陆季风气候区,加以三级阶梯地形条件,决定了我国干旱广发、频发的背景。在当前变化环境下,干旱问题愈演愈烈,一方面,气候变化导致干旱事件发生的频度、强度日趋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干旱灾害的暴露性和脆弱性急剧增加。干旱灾害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障碍,也是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主战场”.。考虑到干旱灾害的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孕灾环境均在动态变化,且具有多时空尺度特征和随机性;同时历史规律与未来发展情势也不尽相同,历史规律反映的是重现特性,不能完全指导未来风险应对,因此为满足下一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安全保障需求,需要从风险视角,系统回答“如何评价?过去怎么变?将来如何变?如何应对?”等四大实践需求问题。本文以滦河流域为靶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拟和区域供需水特性,从水资源系统的角度评价滦河干旱事件及其强度、影响范围和频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灾害风险形成的“四因子说”和灾损拟合,提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对滦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并识别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统计分布特征,提出气候模式适用性评价方法,并结合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对最优模式预估未来干旱灾害风险;根据未来干旱灾害风险预估结果,基于三层风险评价提出滦河流域干旱综合应对策略。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1973-2012年期间滦河流域轻微和中度干旱面积呈现出显着的上升趋势,而严重和极端干旱面积则表现出不显着的下降趋势。干旱情势整体上表现出“增-减-增”的特征,其中,1981-1990年和2001-2012年流域干旱形势较为严峻,约为其他年代的1.3-1.4倍;从分布上看,干旱事件主要集中在中游冀北山地丘陵区,如隆化、滦平、承德、宽城等;从强度上看,干旱事件以轻微干旱和中等干旱为主,其中,轻度和中度干旱发生频率在20%以上的耕地面积分别为6305km2和3937 km2,占总耕地面积的61.5%和38.4%。(2)滦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上游的沽源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多伦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中游的隆化县、承德县和平泉县。中游右岸地区和下游平原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相对较低。流域干旱灾害风险整体严峻,位于中等及以上干旱灾害风险区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5%。近20年来,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呈现出“高者降低,低者升高”的特点,其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约30%的耕地干旱灾害风险等级增加1级,中高及以上等级风险区面积增加了14.2%。(3)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的面积有所扩张,在中游左岸地区(承德以北)尤为明显。具体而言,在未来预估时段,位于中风险区的耕地面积为1996-3203 k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2-29.2%,是历史时段的1.4-2.1倍,位于高风险区的耕地面积为3576-3711 km2,占总耕地面积的29.8-33.8%,是历史时段的1.9-2.2倍。总体干旱灾害风险较历史时段更为严峻,中等及以上干旱灾害风险区的面积较历史时段增加了19.1-29.8%。流域内分别有27.1-44.5%的耕地干旱灾害风险等级增加了1个等级,有7.5-11.8%的耕地干旱灾害风险等级增加了2-3个等级,风险增加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承德、隆化、滦平、遵化等地区;约一半的耕地风险等级并没有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和下游左岸地区。(4)滦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应对的重点区域在上游和中游左岸地区,在对地势和坡度相对不适宜农田开垦的地区实现生态恢复的基础上,对种植规模进行控制,能将中高等级以上风险区面积减少39.5%,干旱背景下调控区作物产量总价值量增加3.1%;在上述调控措施的基础上,以考虑区域径流潜力为前提,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将调控区保灌田总面积增加9.1%后(主要集中在隆化、承德东部和宽城),能将中高等级以上风险区面积进一步减少21.6%,干旱背景下调控区作物产量总价值量进一步增加3.0%。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在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中,对于干旱事件的评价是结合水文模拟结果、需水分析结果与Palmer旱度模式构建了干旱评价模型,能够综合反映水分亏缺和持续时间对干旱程度的影响;对于灾害风险的评价考虑了农业系统核心因子——作物损失状况,并综合灾害风险“四因子说”和灾损拟合构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能更为客观地描述区域干旱灾害风险。(2)在干旱灾害风险预估中,基于气候模式输出数据概率分布特征,对多模式进行比选,并对未来预估结果进行拼插,形成相对最优气象要素预估数据集,并将其用于未来干旱灾害风险预估,较传统多模式平均的方式而言,更适用于未来极端事件的预估。(3)在干旱灾害风险应对中,研究采用“层层剥笋”的形式,并结合风险因子的可调控特性,将社会经济系统的自适应性能与工程体系建设相结合,分层明晰风险应对的重点区域与重点环节以及区域需承受的干旱灾害风险。

倪丽丽[5](2016)在《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防控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文中认为伴随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与各类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气象灾害发生频率与强度也日渐增长。近年我国各大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时有发生,对市民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引起了人们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的广泛关注。而当前我国城市防涝过于依赖市政排水设施,且城市排水系统自身问题也层出不穷,城市防涝措施单一、防涝能力低下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虽为提升城市防涝能力、改善城市内涝现状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单纯依靠对城市局部的低影响开发设计改造及设施提升,难以从根本上完全消除城市内涝隐患,降低内涝灾损。因此,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城市暴雨内涝,构建系统、生态、弹性、可持续的城市内涝防控体系是解决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核心和难点。本文以北方典型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系统及其动力学机制、梳理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演化规律、掌握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现状、剖析北方典型城市内涝规划防控体系中的各类问题等,对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的成灾机理、风险格局及规划防涝薄弱点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以国外先进案例为目标,以智慧评估技术为支撑、城市规划系统防涝与城市应急系统减灾互补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内涝防控规划体系的运行,以灾害的智慧风险评估为依据,以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城市防涝规划设计手段及低影响开发设计方法为前提,以系统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为支撑,实现了内涝灾害的全过程防控。另外,本文还重点探索了仿真模拟技术等智慧技术在城市内涝防控规划体系中的运用,系统阐述了前沿智慧技术在防涝体系中的运用途径和重要作用。文章最后以石家庄市局部城区为例,通过MIKE水动力软件的使用和城市精细模型的构建,对研究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其内涝的主要成因及规划防控中问题,并为研究区内涝防控的改善提供了具体的城市规划体系提升策略和规划设计改进方案。

车升国[6](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代稳,王金凤,仝双梅[7](2014)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进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或国家甚至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着水资源安全的基础性问题.从水资源短缺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调控措施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华[8](2014)在《隐蔽的水分配政治 ——以河北宋村为例》文中认为人类虽然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增加水资源的获取量,但是无法增加水资源的自然总量,如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分配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利益。本文通过人文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实地研究方式,对宋村场域内的水分配政治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市场化背景下支配村庄水分配的机制和逻辑及其背后的价值和理念,最后对主流的水短缺叙事以及背后被遮蔽的水分配政治问题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在村庄生产用水界面,依托当地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入村庄的选铁厂,作为新的用水主体在铁粉加工过程中对村庄水资源的圈占导致村庄水资源的分配结构出现了重组,选铁厂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获取了村民的水控制权,当地人的具体水权是被边缘化的。选铁厂在村庄的圈水行为实质是一种隐性水攫取。水资源攫取现象归根及底源于资本和村民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也正是这种迎合资本利益取向的不平等结构关系最终形塑了村庄的水资源分配格局以及地方招商式“发展”价值链中的赢家和输家。在村庄的生活用水界面,村民过去围绕水获取的合作传统出现了式微,钻井和抽水技术的排斥性以及水获取方式的商品化弱化了村庄的社群性合作并推动着村庄的水分化。个体化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为村民之间的水分化提供了合理性。消费主义在村庄的兴起使得有经济条件且有稳定水源村民的用水量不断增加,挤压着无稳定水源村民的水获取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村庄的水分化。在关于水分配问题的探讨和表述中,水短缺往往作为不受质疑的前提和主导话语而出现,但水短缺并不必然意味着资源性短缺,其本质是一个关乎分配的政治问题。水短缺的“技术说”将水短缺问题化约为技术问题,但这种工具理性背后忽略的是技术本身所承载的价值、支配水分配的社会权力关系以及被形塑的水分配过程,因此是一种去政治化叙事。水短缺的“商品说”提倡通过市场来解决水分配问题,实质是资本借助水危机和水短缺叙事的遮掩,利用商品的概念框架通过对自然公共资源的圈占和掠夺以完成积累的需要。在由市场所主导的水分配格局中,作为商品的水只流向有支付能力的人,穷人容易被边缘化。作为一种生存权,水权的分配公平与否不仅关系到人的生计,更关乎人的生存。水资源关涉到的是公众的根本利益,水资源供应和分配问题应该放到公共空间中经由公众充分讨论再进行决策。政府在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应该赋予公众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决策权及监督权。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水权应被纳入政府水分配政策的理念之中。发展政策决策者需谨慎对待农村工业化的“双赢”期望以及作为解决表征性环境问题“药方”的生态补偿机制,不能切断作为农民生存之基的具体水权以享受GDP的狂欢。

张秀琴[9](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回晓莹[10](2012)在《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测算方法研究 ——以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为例》文中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对缓解黄淮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规划到2030年时,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分别实现年调水量148亿m3和130亿m3,基本解决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用水问题。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的近期供水目标主要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同时兼顾农业和生态用水,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通过置换方式逐步返还城市生活和工业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基于上述背景,论文以研究受水区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的计算为核心,首先分析了受水区所在五省市1997~2007年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尤其是农业用水变化情况;其次,分为供水层面与用水层面两个角度对挤占农业用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每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与主要参数确定原则;在此基础上,选取北京市、河南省受水区为研究案例,分别采用农业用水总量变化法、水库供水水量变化法进行了系统计算与分析,然后对整个受水区的挤占水量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从返还水量、水资源配置工程、政策机制保障三个方面对返还被挤占农业用水量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初步的返还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讨了受水区降水与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变化趋势。1997~2007年间,受水区所在五省市总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呈波动式变化,低于多年平均值的年份较多,且差值较大;京津冀地区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呈逐年衰减趋势,1998年以来每年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河南省与山东省波动趋势明显。受水区所在五省市供用水总量基本是逐年减少的,从供水来看,地表水减少程度与速度明显高于地下水;从用水来看,除生活用水量是逐年增加外,工业、农业用水量均是减少的,工业用水量基本逐年减少,农业用水量略有波动。(2)分别从供水层面和用水层面提出了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定量计算了受水区被挤占的农业用水量。采用农业用水总量变化法计算出北京市2000年、2007年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分别为1.68亿m3、4.5亿m3;采用水库供水水量变化法计算出河南省2000~2007年逐年的挤占水量,其中2000年、2007年分别为0.91亿m3、2.31亿m3。鉴于数据资料的限制,受水区整体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采用水库供水水量变化法的计算结果,2000年、2007年挤占水量分别为8.17亿m3、15.33亿m3。(3)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被挤占用水量的返还方案。通过对可用于返还的水量的粗略匡算、水资源配置工程与政策机制保障的定性研究,说明了受水区返还挤占的农业用水量具有一定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返还方案:外调水直供农业用水方案、直接置换方案、间接置换方案与水权有偿转换方案。

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损失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损失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水短缺、调水工程与水分配:一个政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调水工程与水短缺叙事
三、调水工程背后的水分配政治: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
    1. 南水北调工程介绍
    2. 北方:谁的水短缺?
    3. 南方:被建构的水充沛
    4. 调水工程背后水分配的发展主义逻辑
四、结语

(2)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与气候
        二、水系与土壤
        三、植物与动物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人口政策
        二、清代人口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二、人口构成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二、清代土地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种植新趋势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森林资源衰减
        二、水土流失
    小结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4)变化环境下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综合应对 ——以滦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干旱及干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2 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评估及订正研究进展
        1.2.3 干旱灾害风险应对研究进展
        1.2.4 存在问题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论文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及应对的理论技术与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
        2.1.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2.1.3 自然灾害应对理论
    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及应对的总体技术框架
    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及应对的关键支撑技术
        2.3.1 干旱事件定量识别
        2.3.2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2.3.3 干旱灾害风险预估
        2.3.4 干旱灾害风险的综合应对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貌
        3.1.3 河流水系
        3.1.4 气候水文
        3.1.5 土壤植被
    3.2 社会经济概况
        3.2.1 行政分区
        3.2.2 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2.3 水利工程建设
    3.3 水资源现状与历史干旱事件
        3.3.1 水资源量及供用水关系
        3.3.2 历史干旱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滦河流域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
    4.1 供水量和需水量计算总体思路
    4.2 SWAT模型及其输入数据格式化处理
        4.2.1 数字高程信息
        4.2.2 土地利用数据库
        4.2.3 土壤数据库
        4.2.4 气象数据库
    4.3 SWAT模型参数率定及其在滦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4.3.1 流域离散化
        4.3.2 参数率定及模拟效果分析
    4.4 滦河流域农作物需水量估算
        4.4.1 典型作物生育期划分
        4.4.2 典型站点作物生育期长度及需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4.4.3 流域尺度作物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4.5 滦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估算
    4.6 滦河流域城镇居民生活需水和工业需水估算
    4.7 小结
第五章 滦河流域历史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5.1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总体思路
    5.2 基于水资源供需关系的滦河流域干旱定量化评价
        5.2.1 干旱评价指标构建
        5.2.2 干旱变化特征及结果验证
    5.3 滦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5.3.1 各作物生育期内干旱频率
        5.3.2 各等级干旱损失率
        5.3.3 作物产量价值量
        5.3.4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损失
    5.4 滦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变化
        5.4.1 不同时段干旱灾害风险区变化
        5.4.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干旱灾害风险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滦河流域未来干旱灾害风险预估
    6.1 未来干旱灾害风险预估总体思路
    6.2 未来排放情景和模式优选
        6.2.1 气候情景及气候模式
        6.2.2 模式评价及优选
        6.2.3 气候模式对降水模拟效果评价及相对最优模式筛选
        6.2.4 气候模式对气温模拟效果评价及相对最优模式筛选
    6.3 滦河流域未来气象水文要素变化
        6.3.1 未来降水变化
        6.3.2 未来气温变化
        6.3.3 未来天然径流变化
    6.4 滦河流域未来干旱事件时空变化
        6.4.1 未来干旱笼罩面积变化
        6.4.2 未来干旱频率变化
    6.5 滦河流域未来干旱灾害风险预估
        6.5.1 未来干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格局
        6.5.2 未来干旱灾害风险相对历史干旱灾害风险变化
    6.6 小结
第七章 滦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应对
    7.1 干旱灾害风险应对总体思路
    7.2 滦河流域干旱的一次风险评价
    7.3 滦河流域干旱的二次风险评价
        7.3.1 方案设计
        7.3.2 二次风险评价及效果评估
    7.4 滦河流域干旱的三次风险评价
        7.4.1 方案设计
        7.4.2 三次风险评价及效果评价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论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获授权的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5)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防控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研究概况
        1.3.2 国内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系统及其动力学机制
        2.1.1 城市灾害与城市暴雨内涝
        2.1.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系统及相关动力学机制
    2.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规划应对
        2.2.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估
        2.2.2 风险评估与灾害规划应对
    2.3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规划防控
        2.3.1 传统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范式
        2.3.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体系防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3.1 北方典型城市的筛选及特点
        3.1.1 北方地区暴雨内涝特征梳理
        3.1.2 北方典型城市筛选及特点
    3.2 基于成灾机理与演化规律的内涝风险辨识
        3.2.1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成灾机理
        3.2.2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演化规律
        3.2.3 城市化背景下孕灾环境的致灾演变
    3.3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风险分析
        3.3.1 北方地区旱涝风险总体时空格局
        3.3.2 石家庄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3.3.3 济南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3.3.4 郑州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及规划设计理论方法
    4.1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构建
        4.1.1 北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建设现状及其核心
        4.1.2 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体系构建
        4.1.3 智慧技术运用对灾害防控规划体系的支撑
    4.2 科学的灾害防控规划设计理论
        4.2.1 自然高效的空间规划避灾
        4.2.2 可持续的功能布局防灾
        4.2.3 系统的物理性态控制消灾
    4.3 生态的城市海绵雨涝系统构建方法
        4.3.1 城市海绵雨涝系统组成
        4.3.2 城市海绵雨涝系统构建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家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现状与局部城区风险评估
    5.1 石家庄城区概况
        5.1.1 自然地理特征
        5.1.2 城市发展目标与特征
        5.1.3 石家庄城区排水防涝现状
    5.2 石家庄局部城区MIKE雨洪模型的构建
        5.2.1 精细模型与快速模型的规划应用路径
        5.2.2 石家庄局部城区雨涝模型的构建
    5.3 基于石家庄市局部城区暴雨径流模拟的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5.3.1 基于2005年城市数据的暴雨内涝模型分析
        5.3.2 基于2011年城市数据的暴雨内涝模型分析
        5.3.3 快速城市化对研究区域的内涝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石家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规划设计与防涝规划体系提升
    6.1 石家庄市区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现存问题梳理
        6.1.1 源头控制系统缺失、排水防涝系统低效
        6.1.2 忽视规划内涝防控、疏于雨涝协调管理
        6.1.3 功能布局与竖向设计欠佳、有利调蓄能力丧失
    6.2 基于风险评估模拟的石家庄市局部城区防涝初步规划设计改造
        6.2.1 基于风险评估的研究区初步规划提升方案
        6.2.2 基于模型的规划设计方案提升与完善
    6.3 基于现状的石家庄市暴雨内涝灾害城市规划体系防控提升
        6.3.1 城市总体风险评估是城市规划体系防涝的重要前提
        6.3.2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防涝提升
        6.3.3 石家庄市各专项规划防涝提升
        6.3.4 石家庄市城市详细规划防涝提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3.1 引言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3.2.1 配方依据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3.5 模型评价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1 引言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1 引言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1 引言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6.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1 引言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7.5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1 引言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8.5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1 引言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1 引言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0.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1 引言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11.5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主要结论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1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数据来源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7)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短缺风险概述
    1.1 水资源短缺
    1.2 水资源短缺风险
2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2.1 确定风险敏感因子
    2.2 性能指标
    2.3 综合评价
        2.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3.2 支持向量机法
        2.3.3 评估与决策框架体系法
        2.3.4 信息扩散理论
        2.3.5 模糊聚类分析
3 水资源短缺风险调控
4 结论与展望

(8)隐蔽的水分配政治 ——以河北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2 关键概念
    1.3 研究社区介绍
    1.4 研究过程与研究内容
    1.5 分析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隐而未显的水分配:国内外水研究梳理
    2.1 水利与社会
    2.2 水利与管理
    2.3 水权与水市场
    2.4 水政治与水攫取
    2.5 小结
第三章 生产用水界面的水分配:隐性的水资源攫取
    3.1 村庄的水利景观变迁
    3.2 选铁厂圈水的策略与逻辑
    3.3 村民的应对与水分配结构的强化
    3.4 水资源攫取背后的输赢
    3.5 小结
第四章 生活用水界面的水分配:合作传统的式微与水分化
    4.1 水短缺的出现以及应对水短缺的合作
    4.2 集中供水干预、资本依附与村庄政治
    4.3 水分化的形成与强化
    4.4 小结
第五章 水短缺叙事反思:被遮蔽的水分配政治
    5.1 水短缺的认知分类
    5.2 水短缺的“技术”说:去政治化的调水工程
    5.3 水短缺的“商品”说:水资源商品化的反思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生产用水界面:农村工业背景下的水攫取
    6.2 生活用水界面:个体化的水分配理念
    6.3 作为生存权的水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4.5.7 水利发展机制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5.2.2 节约用水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5.4.1 水循环机制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第六章 结论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测算方法研究 ——以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受水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2.1 受水区概况
        2.1.1 受水区范围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经济社会概况
    2.2 受水区水资源现状
        2.2.1 降水变化情况
        2.2.2 水资源演变趋势
    2.3 受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3.1 1997年以来五省市供用水变化趋势
        2.3.2 受水区现状供用水情况
第三章 挤占农业用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3.1 理论基础
    3.2 供水层面挤占水量的计算
        3.2.1 水库供水水量变化法
        3.2.2 城市地表水供水总量变化法
        3.2.3 灌区供水水量变化法
        3.2.4 农业供水比例法
    3.3 用水层面挤占水量的计算
        3.3.1 农业用水总量变化法
        3.3.2 灌区灌溉定额变化法
第四章 受水区挤占农业用水量分析
    4.1 用水层面计算实例分析——北京市
        4.1.1 城市供水系统分析
        4.1.2 农业用水变化情况分析
        4.1.3 农业用水总量变化法计算挤占水量
        4.1.4 供水层面各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4.2 供水层面计算实例分析——河南省
        4.2.1 存在农业挤占水量的供水工程
        4.2.2 挤占农业水量分析
    4.3 受水区挤占农业用水总量分析
        4.3.1 天津市挤占水量计算
        4.3.2 河北省挤占水量计算
        4.3.3 山东省挤占水量计算
        4.3.4 挤占水量总体分析
第五章 受水区返还挤占的农业用水量可行性研究
    5.1 返还水量的可行性
    5.2 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可行性
    5.3 政策机制的可行性
    5.4 返还方案
        5.4.1 外调水直供农业用水方案
        5.4.2 直接置换方案
        5.4.3 间接置换方案
        5.4.4 水权有偿转换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损失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短缺、调水工程与水分配:一个政治视角[J]. 李华,安苗. 科学与社会, 2018(03)
  • [2]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3]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变化环境下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综合应对 ——以滦河流域为例[D]. 袁喆.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北方典型城市暴雨内涝灾害规划防控研究 ——以石家庄为例[D]. 倪丽丽. 天津大学, 2016(02)
  • [6]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7]我国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进展综述[J]. 代稳,王金凤,仝双梅. 宁夏工程技术, 2014(03)
  • [8]隐蔽的水分配政治 ——以河北宋村为例[D]. 李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10]城市挤占农业用水量测算方法研究 ——以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为例[D]. 回晓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2(07)

标签:;  ;  ;  ;  ;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及其流失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